古澧州《胜迹纪》之“附”点之:
(一)系马柱① 志载:“州南四十里。《旧志》相传,澧在隋为崇州,有崇欢兜庙,石室在焉。下有相公潭,左有立石三,野人呼为相公系马柱。按:崇州以州境有崇山,因以名州。欢兜四凶之一,圣王所必殛者,谓其有庙、有柱何也?或者假之以流恶,为人臣不忠之诚欤。其事、其迹皆无考证,阙之可也。” 注释: ① 在石门西15里。相传马援将军在此系过马。 (二)白公城① 志载:“在慈利县东五里。四面有门,相传,楚白公胜所筑。” 注释: ① 位于慈利县城东约2公里的良种场。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77米。夯土残墙高21米,宽6米。今护城河遗迹尚存,宽10米,深2米。城址有大量绳纹筒瓦、板瓦、罐、钵等陶器。据史料记载,东周时期在此建白公城,西汉至南北朝,零阳县治设于此。今城址保存较好。相传:战国时期,楚国大夫白胜带着一批楚人在溇澧交汇之处修筑了白公城,带来了先进的楚文化。 (三)白抵城① 志载:“在慈利县境。高千仞,四面绝壁,上广十余里。宋建炎间,土寇廖彦据此为城。” 注释: ① 明一統志卷六十二:白抵城在慈利縣境髙千仞,四面絶壁上廣十餘里。宋建炎間土冦廖彦據此為城新。 {高家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