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云华 于 2024-11-21 22:19 编辑
明代诗人曾经描绘十八盘是“地拔五千丈,冲霄十八盘”,从中天门到南天门路都是非常陡峭的,如果体力不好的人建议别冒这个险,干脆坐索道上去,只登南天门到玉皇殿的那段路(也是登泰山的第三段),我们快到龙门时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了,这段很消耗体力。开始还有力气,登着登着就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到了“龙门”有成龙之说,我属龙的自然要拍一张照,到了“升仙坊”寓意能成仙,这几处,我和熊局都照了几张照片,当然沿途好景我们没有少照,也远远的掉在队伍后面了。
从升仙坊到南天门那一段才真是熬人,眼看着南天门就在前面,可从升仙坊上去的台阶又窄又陡,连个歇脚的大台阶都没有。我因为去年阳过,感觉登山比较吃力,因为泰山温差大,也多穿了两件衣服,最后给我形成了累赘,脱下手也懒得提,干脆别在腰间,最后腰部位湿透了。看到那些挑夫,挑着担子登山,真是一万个佩服。到后面我们走几步歇一会,而且完全就是扶着扶手像拉纤似的往上登。当登上了南天门那一刻,虽然汗水如注,气喘吁吁,但是心中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看到先到达的伙伴们大家都开心的笑了,我们从中天门到南天门登了2个多小时。
进了南天门,首先看到的是“未了轩”,既然到了这,就烧一炷香敬敬泰山大神,祈祈福再走。在殿后面有个较大的平台,可以自由走动歇息,有的瘫坐护栏边,在那里喘气;有的仰卧石头上伸直了四肢,也管不了睡相了;有的坐在凳子上脸上挂满了自信......我站在崖边环顾四周,对伟人的那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豪言壮语赞美泰山,恰如其分,心中油然而生敬意。在这边有一个桃花源索道,是另外一条上泰山的路。刚到达南天门时,会有一段平坦的路,到玉皇顶大约有四五百级台阶。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玉皇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始建年代久远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封禅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玉带”。
过了南天门,走上天街--寓意天上的街市,位于岱顶,西起南天门,东止碧霞祠全长0.6公里。天街一侧商铺热闹非凡,商品琳琅满目,看到机器狗在那里忙的不亦乐乎,引来很多游客观赏。这里不仅仅风景优美,而且买卖兴隆,是国内十大特色市场之一。不一会,山上云雾扑面而来,四周的景气影影绰绰,有如人间仙镜一般,使人流连忘返。 经碧霞祠、唐摩崖到玉皇顶,也让我们明白了,泰山属于道教的地盘。但设有观音殿,很多旅游景点都是这样佛道两教都能和谐相处,想必泰山奶奶碧霞元君也应该不会有意见,不然她会托梦给设计者的。
到玉皇顶,很多石刻,最有标志的石刻“五岳独尊”,到达玉皇庙,古代皇帝封禅都要到这里。到了这里自然感觉到唐代诗人杜甫的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了。
站在巍巍泰山之巅,用心感受伟人志士的高瞻远瞩,才能体会出风景的真谛,泰山雄居天下,美丽风光令人向往、啧啧称赞,真不愧为五岳之尊。到12点多钟了,大家赶到南天门右侧索道购票处,买好了票,坐上索道车,约十多分钟就到了中天门,然后乘车回宾馆。(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