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9|回复: 2

怀念那条清澈的甘溪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4 11: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怀念那条清澈的甘溪河
文/周继志

不能不说,甘溪是变了,那些二十年前的老屋,似乎都找不见了,我试图去找寻一些我依稀记得的景象,邮电所、药材站、桥头商店甚至是当年住过的那栋当时做过镇政府办公楼的房子,都找不见了。甘溪在我离开它之后的二十年间,盖了不少新的房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甘溪中学升格为县里的重点中学,更名为八中。我父亲在甘溪做事,将我转学至此。甘溪因此就成为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驿站。或者说,因为这段经历,我对甘溪有很深的感情,内心里就当它是故乡一样。

那时,甘溪是区公所所在地,其繁华程度比一般的乡镇要强些。甘溪有两条公路在此交汇,一条是澧县到太青山的公路,另一条是石门到甘溪的公路,交汇点在横跨甘溪河的那座水泥桥,因此,水泥桥成为甘溪的重要标志。从水泥桥开始,往太青山方向,住着两三户人家,不成为街道。

跨过桥,与公路平行的,才是甘溪主要的街道,几百米长,布列着区公所、乡政府(那时还叫公社)、粮店、卫生院、银行、邮电所、药材站,还有就是供销社的一些建筑,百货商店、南货店、五金店、废品收购站、饭店、旅社。街道从桥头的桥头商店开始到粮店止。

往太青山相反的方向,也有一些建筑,但不成为街道,主要是税务所、食品站以及一些社办企业,如理发店、裁缝铺,分布比较分散。税务所和理发店之间,是一道斜坡,斜坡的尽头,是甘溪医院,这是当地主要的医疗机构。

从桥头商店往街道相反的方向走,也有一道斜坡路,八中就在路的尽头。八中的正下方,则是公社的主要企业,农技站,有拖拉机、卡车在这里进进出出,烧电焊的弧光常常成为一景,过往的路人会很稀奇地看上一阵。

甘溪主街道与通往太青山的公路之间,有一片农田,跨过农田,就是甘溪河了。而甘溪河与公路之间,也有一溜农田,站在水泥桥上往上望,视野十分开阔,河水、农田,相映成趣。稍远一些,一座木质盖瓦的风雨桥很招眼。风雨桥头有一排房屋,谓之老街。顺着老街的方向,是甘溪河的一条支流;正对着老街的,是另一条支流,它们在风雨桥附近汇合,成为甘溪河。

我对甘溪印象最深的,是那条甘溪河。可能是那片农田增强了视觉效果,甘溪河看起来很宽。印象中,水也丰沛、清亮,尤其难得的,是水泥桥下,有两眼汩汩不绝的泉水,站在桥上,可清楚地看见泉水冒出的水花。



image.png


我一直怀恋这条清澈的甘溪河。忽然想起沈从文先生的“一河清波”,沅水和汇集成沅水的养育了先生的沱江、白河哺育了他,而他的一生始终就生活在这条河上,先生说:“二十年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看来,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怀恋乡土的情分都是一样的啊。

二十年后,我专门去寻访甘溪。扑面而来的,是高矮参差的楼房,它们一幢幢地挤在一起,遮掩着记忆中的那些建筑物,要不是我知道我的目的地已经是甘溪,我真的不敢确信我是到甘溪了。

街道多了,面貌焕然一新,我感慨甘溪的变化。我走在还算整洁的街道上,一方面为甘溪的变化而喜悦,一方面又觉得总有什么不对劲。对了,那条河呢?怎么刚才从水泥桥上走过时,似乎不见了甘溪河?于是,我和陪同我的县政法委孙副书记一起去看河。

我们从一片正在新建的居民小区穿过,往河边走去,居然是风雨桥所在的位置。但风雨桥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木质的桥梁已经更换为水泥材质,也有顶,却是水泥浇注而成的,没有了从前的古朴。往河下看时,河水几乎断流,上面是各种垃圾,我大呼遗憾,一河好水竟然成了这副模样,实在与街道的变化不相符合。

令我好奇的是,记忆中甘溪河很宽阔,再次见到时却显得很窄,似乎就十来米宽的样子。原来,河岸砌整齐了,估计在砌的过程中,占用了河滩。而河的两岸,不仅原先的农田已全部盖成了房屋,就连去往太青山的公路下也被房屋挤了个严实,河道在房屋的相夹下,视觉上就没有原先那么空阔了,于是,河道显得窄了起来。我明白走过水泥桥却视而不见甘溪河的原由了。

甘溪是一个平地较少的地方,河岸边,通常地势较为平整,人们依河道建房,原也是无从选择。但河岸与建筑之间留一点空地,从美学上、实用上,都应该要好一些,比如,沿河有一条小路,路边种点花草树木,是不是比钢筋水泥直接垒在河边好呢?这倒也罢,不往河里扔垃圾,让河道显得干净一些,即使河水不那么丰沛,看起来是不是也要舒服一些呢?

据说,镇政府已经注意到甘溪河的污染问题,计划向县里申请一点资金对河道进行疏浚并且在下游筑一道水坝,让甘溪河保持一定的水位。这是一个好的计划。但一个讯息让我很失望,据说甘溪早年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人们建房基本上是自发而为,城市里必备的下水管网几乎没有布设,于是,生活污水只能向甘溪河排泄。这是为什么甘溪河垃圾蔓延的主要原因。

那么,河道疏浚之后,蓄水之后,因为市政管网不配套,是不是污水照样要排进甘溪河呢?想想真是可怕,甘溪河是涔水河的支流,它的下游,是澧县的大型水库王家厂水库,污水源源不断地注进水库,岂不是要把一座水库给废掉?

我很遗憾甘溪河变成现在这副模样。实际上,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变化。当初沈先生写湘西,正是看到了变化的必然性尤其是看到了“变化中的堕落”,于是,他以他忧伤的情感、清丽的文字,让世人看到了一个美丽而封闭的湘西。

值得庆幸的是,先生记忆中的长河虽然历经沧桑却依然保留了其一河清波,当先生以八十二岁高龄回到沱江边时,他看见的依然是清澈的沱江……这是先生的幸运。不幸的是,“变化中的堕落”似乎是不变的定律,比如先生笔下的“长河”,在他写时的模样今天未必还是那样。然而,变化未必不好,只要不“堕落”,变化就意味着进步,就值得肯定。

寻访甘溪,我为其变化而喜悦,虽然找不到记忆中的那些旧房子,喜悦还是油然而生。而甘溪河的“堕落”,我不曾想象过,初见之下,蓦然而惊,正出于对这条河的喜爱和怀恋。可惜我没有先生优美的文笔,无法写出曾经的甘溪河种种的美好来。我的不堪只能以遗憾来表达,这是对于“堕落”的悲哀。

一次,我与昔日文友修客见面,聊到农村的变化,就提到甘溪河的变迁,很遗憾甘溪河不复清澈。这位已是地方宣传部副部长的诗人同样感喟,他说,现在到哪里还找得到我们小时候的河呢?不愧是诗人,他用诗的语言对现实的质疑,让我生出无限的恍如隔世的陌生和恐怖。沧海桑田,原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而我们小时候的河离我们才多久的时光啊,它是不是消逝得太快了一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4 18: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堪称图精华佳作,欣赏学习,受益匪浅。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5 16: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4-11-24 18:51
堪称图精华佳作,欣赏学习,受益匪浅。衷心点赞!

谢谢老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6:56 , Processed in 0.0358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