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78|回复: 0

雷公塔的菌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8 20: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哲先生 于 2024-11-28 20:50 编辑

                    雷公塔的菌子      

       雷公塔是个神秘而有趣的地方,所在地打小时候起就没有见过有塔,现在想想这个“塔”应该与我们常说的方言“河涾”有关吧,比周围都低、被河围起来的一小块平地,方言俗称“河涾”。       雷公塔东西两面各有一条小河在东南边汇合后流入涔水,就形成了这个特殊的“涾”,至于“雷公”二字,就没想到出处,是否神话中的雷神曾经在此显灵过?
       雷公塔是个分界地,东南、正南、西南边是一望无际的澧阳平原,东北、正北、西北是丘陵地带,小山包连绵不绝,山丘中曾经盛产松树菌,特别是雷公塔寺庙周围最爱生长。
      雷公塔的松树菌如今成了一种念想,不仅味道鲜美,比周边的菌子品质更优,价格更贵,其特点肉质厚、菌油多、口感嫩滑。每年清明节与中秋节前后,气候宜人,是松树菌最多的季节,松树菌又名丛树菌,雷公塔人习惯称雁喔菌,与夏天生长的黄丝菌,同属于雷公塔特有的优良品种。

      天气炎热的夏天,是五色菌生长的季节,绿豆菌、青宝菌、茶色菌、露水菌、鸡油菌、珊瑚菌、奶浆菌等,品种非常多,乡人大多不知道这些菌子的名称,便习惯统称五色菌。记得曾经也有些非常名贵的菌子,如鸡枞菌、大红菌、牛肝菌等,那时不知道能吃,因没人捡就长得肥大,被捡不到菌子的人遇到,不是用镰刀敲碎就是用脚踢翻过来。
       雷公塔北面的丘陵地带,山地肥沃、茅草丛生,山上曾是大集体时期留下的成片的马尾松、刺杉,还野生出橡树(方言俗称栗树)、白檀、凤凰树等。橡树非常坚硬且干燥后容易开裂,木匠都不爱用,黄檀树木质紧实沉重,因为木质香而常被虫蛀,这两种树木打的农具重量大而实用性不强。没人要的这些树木便生长茂盛,树木特别高大、茂密的地方草难以生长,大多不长菌子。只有松树矮小、稀疏或长青苔的地方,还有布满巴茅、刺蓬,特别是坟头周围,爱长一窝窝的松树菌。

        山地和沟堤边也栽一些油桐树、板栗树,山就显得高大许多,早晨起来喊一嗓子,对面就会传来回音。油桐花儿也非常漂亮,金樱子、蔷薇、刺梅不仅花儿鲜艳,果实也很甜,那诱人鲜红的蛇梅却没小孩子敢吃,据说味道不错的。
       有两种据说有毒的菌子,夏天会肆无忌惮地生长,我小时候都吃过,但从来没有中毒。一种是石灰菌,这种菌子通体白色,比较结实有弹性,一长就是一大片,十分显眼。这种菌子直接炒来吃会很涩口,如同生石灰放多了的米豆腐。只有处理过的才会口感好一些,需要清洗干净之后放在太阳下面晒干,烹饪之前用水泡发,切条放锅里放香油蒜米炒透即成可口的佳肴。
       另一种是火炭菌,它在当地的别名比较多:炭烧菌、黑炭菌、雷打菌、烧火佬(戏称与儿媳有一腿的公公),这种菌子个头大,生长迅速,雷雨过后两三天,在一片区域就能捡到一箩筐。火炭菌的味道虽不及其它菌子,也不能与其它菌子一起煮,单独炒一大锅吃起来也别具风味。
       有毒的火炭菌是不能随便吃的,会毒死人。我小时候就根据经验可以区分出有毒和无毒的火炭菌。无毒的火炭菌生长在地上为灰黑色,采摘或掰开之后半小时内会变为炭黑色,口感无辣无涩。有毒的火炭菌生长时呈灰褐色,采摘或掰开后,会有红色浆液溢出,菌体不会变黑,口感有明显的辣味。
      我生来喜欢捡菌子,也是小时候筹学费的特殊技能。记忆中捡菌子去卖是最安全、最轻松的来钱方式,松树菌六角一斤,绿豆菌、青宝菌、鸡油菌等二角一斤,火炭菌五分钱一斤,卖到了钱也舍不得买点东西吃,喝两分钱一杯的凉茶就算奢侈了。那时读小学一期的学费才三块钱左右。粗心、胆大的男孩子是捡不到菌子的,也许他们根本不屑捡菌子,他们更倾向于上山翻蜈蚣、抓蛇或泥洞中掏乌龟去供销社的收购部换钱。
       捡菌子和钓鱼一样是有瘾的,特别是要记住菌子窝和懂地理,辨别那种环境下菌子多,去别人不注意的地方。长大成家之后,只要有空便去山上捡,每次都满载而归。

       零三年的时候,雷公塔的松树菌卖到一百元一市斤,有次我上山捡满了竹篮和预备的袋子,还有大量的菌子没工具装,那时有种无以言表的收获感。       一零年时,我旅居云南玉溪,见识了当地的野生菌子,品种之繁令人眼花缭乱,菌子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各式烹饪令人胃口大开。我也常去大山里过把菌子瘾,也知道了雷公塔山上曾经有的紫牛肝菌、黑牛肝菌、大红菌、高脚菌都是菌中贵族,比盘子还大的牛肝菌切片炒着吃比松树菌还嫩滑。如今只要回雷公塔,总想去山上转转。姐姐说现在雷公塔周边的山上不怎么长菌子了,大片的松树、刺杉被砍伐了栽培果树,有树木的山也老化了。姐姐曾经也是捡菌子的高手,近年偶尔上山,一次能捡到半斤以上的松树菌,就算撞大运了。           (王关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27 12:44 , Processed in 0.0321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