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09|回复: 0

湖南澧州毛氏迁播简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0 07: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澧州毛氏迁播简述
澧州毛氏大经公三十二代孙 毛先金
2024年12月11日


       湖南省常德市辖13个县(市)区,600多万人口。境内有从江西丰城迁来的澧州毛氏,从江西吉水迁来的龙阳毛氏、常武毛氏,桃源毛氏,共5万多人。龙阳毛氏、常武毛氏,桃源毛氏,在毛太华公迁居湖南后不久的公元1404年自江西吉水,分别迁入龙阳县(今汉寿县)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和桃源县,已繁衍二十六代,后裔有散居常德市、张家界以及鄂贵川渝的。     
     澧州毛氏有3万多人,迁入时间比龙阳毛氏、常武毛氏,桃源毛氏早261年,其丰城鼻祖是与毛宝同时代渡江的晋吏部侍郎毛廷辉。公元1143年,廷辉公33代孙大经公从江西丰城,迁入湖广澧阳军州东关外响水桥丹凤溪(今澧县澧阳镇东门外凤凰林),澧阳为澧州治所。      
      西魏恭帝二年(555)始置澧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澧阳郡,唐乾元元年(758)复名澧州,元至元十二年(1275)升为路,明洪武初改为府,后又降为州,清雍正升为直隶州。澧州辖境历来相当今湖南澧水流域西起张家界市全境、至安乡县共八县,一直是江南富庶之地,出仕建功、迁徙落业的首选之地。
      元末明初,澧州毛氏始祖大经公八世孙山、荣、华、德、奇五甫公,因战乱分徙湘鄂边境,在澧水流域之今澧县、临澧县、安乡县、鼎城区、津市市、石门县,张家界市,湖北省松滋市、建始县、巴东县、公安县、五峰县等多个县市(区)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彦俊辈出。

澧州毛氏族谱所载迁播轨迹


      澧州毛氏总谱和五种支谱记载:
     
     公元317年,西晋灭亡,世族毛廷辉随司马睿南下建康,任东晋吏部侍郎。致仕居南昌府丰城县凤形山毛家岭大樟树,后裔在此居住了800余年。      
     公元1143年夏,金兵南下,廷辉公33代孙大经公避走湖广澧阳军州东关外响水桥丹凤溪,即今澧县澧阳镇东门外凤凰林。是为毛氏迁澧始祖。
      其后裔累代入仕。四世祖靖康,宋大司寇,授十三省清吏司郎中,诏入朝为台谏。为奸臣谮杀。已而受昭雪嘉慰“精忠”,御葬临安西。有挽诗:“名山大川还千古精灵之气,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
     五世祖宝逊,宋进士,少司农,户部左待郎,1275年任澧州安抚使。
      六世祖玉泰,元赐进士出身,钦取大理寺奇事,出镇雁门关。
      七世祖实衍,字兴旺,号世爵,元进士,从六品,初授承务郎。志称“怀古先生”。生五子,山甫、荣甫、华甫、德甫、奇甫。
      元至元十六年庚辰岁(1280),八世祖山甫出生。公字兰岩,乃元进士,山西平阳府知事,归居兰江驿。元末同母舅李滨迁小斗村(今属津市市保河堤镇),避大野湖。明初明主诏民认垦,毛李二公遂插草为据,东抵蒲堤堰,北至南坪,西抵嘉山,南至野湖,粮田万顷。有诗“八百牛儿耕夜月,三千种子播阳春”赞之。因其屡世居此湖滨,人名其湖曰“毛李湖”。公享年93岁。卒于明洪武五年壬子岁(1372)。生子三,景悠、景忠、景恕。
      荣甫,字兰溪,号凤池。居兰江驿,元致和(1328)岁进士,任浙江金华府太守。解组归澧,迁澧阳北山镇守土司。系澧县九百户(即今中武乡、宜万乡)、石门县马鞍铺二处支祖。生子三,景星、景明、景昱。
      华甫,字兰馨,号东儒。武举,有智勇。占籍华容县单家圻。元顺帝至正三年丁丑岁(1337)诏赐行军校尉,加授武毅将军。永震、永昌公系其裔。
      德甫,字兰亭,号绣水。在京监元。生子二,仲材、仲义。占籍湖北公安县孙黄驿建祖圻。公之后裔一支迁澧州岩坝垱,即今湖南澧县、湖北公安、湖北松滋三县交界处。
      奇甫,字兰瑞,号佩庵。占籍岳州府巴陵县。元丙子辟举,职四川成都府华阳县知县。因元末战乱中奉旨运粮至巴陵,苦极,潜逃慈利西三官寺落业。念玖公是其裔。
      元宁宗至顺壬申岁(1332),九世祖景悠出生。公明洪武时科武举,诏入京为都尉。
      元顺帝至元四年戊寅岁(1338)六月初九日子时,景忠公出生。景忠,字德全,号良弼,别号东湖,明进士,例赠文林郎。洪武二十五年起任江西瑞州府上高县知县。后入南昌序谱于兵部昂先生(公嫡侄志昂)家。公所著有《大野东溪游景稿》。生子六 俊、伟、偀、杰、僎、仪。
      景恕,正六品,承直郎,任山西平阳府知事。随二叔父荣甫公往浙江,殁于道州。生殁葬均失考。今安乡流花口是其裔。未合谱。
      景星,元武举。授新森县汛戎司,升赵州衡水参府,加升广东府协征有功,后升定远将军。解组归澧,居北山石所九百户,镇守土司。生子五,玉、珍、珠、璜、佩。
      景明,元朝庠生。生子三,谒、槐、檀。
      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岁(1365),景悠长子毛颖生于孱陵井子冈。年十九,明洪武癸亥岁(1383)游泮,三十岁复归澧,住兰江驿祖基内。32岁洪武丙子科(1396)中试,署宛平县学,升保定府教授。数聘典文,称博士。张御史奏升祁州牧。即任三月,襄阳任驸马以廉慎奏升真定太守。时冀州岁饥,民反如蚁。御差颖公往和,颖曲为赈济,授吏科给事(一说吏部给事中)。成祖于兰江旅邸敕建御制楼,御笔亲书“瞻云楼”三字,又赐玉石图章一颗,上刻“世景堂中人”五字。年六十,因见朝纲日紊,解组归澧。旋宣宗龙飞旨诏颖入朝加授吏部尚书。每临朝冒雪待漏先至。宣宗以珍裘赐之,又赐玉石笏。礼部侍郎易以和赠联于楼曰:“宣宗宠赐珍裘貂,永乐钦颁御制楼。”年七十一告老归。所著有《周易春秋解》、《溪东集》。享寿七十五岁,卒于正统四年己未岁(1439)。《黔江志》载“学行优长,士怀其德。”祀澧乡贤祠。生子四,志大、志轩、志昂、志宏,澧境各地均有其裔。
      明初,景忠公裔俊公长子十一世开先,官荆州知府,一门四世六进士。约1390年致仕后居武陵北阙(旧武陵县城北门)。稍后景忠公支族除偀公之裔外,均迁此址,相邻数代后再迁武陵各地及沅江、桃江。
      景星长子毛玉,初住九百户,系由军家子出云南右卫 ,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任南京吏科给事中,多有政绩,死于狱中,赠光禄少卿。
      景明,元庠生,其裔毛铭,任潮州海阳县知县。
      铭公子毛贵,景泰三年进士,弘治时任江西泰和县知县。
      
公元1385年,山甫公次子景忠公三子偀公、四子杰公(10世)定居今津市市新洲镇鲁家坪。后杰公裔迁鼎城。
      公元1420年,山甫公长子景悠公长子颖公三子志昂(任明兵部差官三年)、四子志宏(任宣德王府奉祀三年)携子孙落籍大城溪(今澧县道河乡毛坪村)。
      其后,志昂公裔毛济入仕峨眉、淳化县知县。志宏公裔毛校入仕云南定边令,毛玠入仕四川资阳县知县。毛校、毛玠之裔部分居大堰垱、临澧县杨板桥等处。
      
公元1505年,毛济长子毛棠中进士,知广东饶平县,被诬入狱。子毛辉、毛煌将大城溪进士第卖杨家入京雪冤,诏升西安府,未至病卒(1529),葬彭家厂毛家峪。其子孙遂从大城溪迁出,主支落籍官陂堰(今车溪乡八里河村)。一支落籍新店铺(今澧东乡团结村一带),稍后一支落籍石门县子良坪。
      公元1520年前后,棠公之弟棣公迁车溪河(今车溪乡万兴村),始修毛家桥,子毛炎入仕为孔子家乡曲阜县训导。塾公一支迁盘龙溪(今张公庙镇九堰村)。.
     公元 1528年,荆江发大水,南大堤毁,澧州东部巨浸始而堆淤。稍后景悠三子颢公裔毛藩之子毛柏(15世)等进入围垦。明万历36年(1608),荆江南大堤再溃,原从观音港东流的澧水改道南行。毛藩五世孙思槐、正槐、少槐(18世)始筑毛家台(位于今九垸乡毕陈村),后裔以该台为中心,经思槐长子顺时之裔及后迁他姓人等数代围垦,形成毕陈垸。
      公元1608年以后,颖公次子志轩公裔迁居南民垸、北民垸。南民垸裔部分后迁大围垸南畔。北民垸裔1955年因设涔澹农场,由政府安排在国内各地。1631年,大城溪大地震,志宏公裔部分迁桑植、施南、石首等地。
      公元1644年前后,李自成部将马守印陷澧,毛二组织2000本宗男丁保境安民,败绩。州志誉为“义民”。自此毛氏元气大伤。临澧四新冈一带毛氏至今仍怀恐惧道:“听说景悠公的后人被闯马杀光了的呢!”
      乾隆18年(1753),在今棚厂街西侧重修澧州毛氏总祠,山甫公、荣甫公、德甫公裔有32个支族参加。
      
公元1790年,山甫公鲁家坪云公一支迁石门县毛家坡(今石门县维新镇)。           1
      公元1851年,太平军攻入澧州,小西门居住的盘龙溪毛氏、新店铺毛氏丁口锐减。      九百户支族部分“锡、戴”字辈先后分别迁湖北巴东、建始、五峰等地。
      公元1855年,鲁家坪毛氏纂修毛氏族谱,与武陵、汉寿等七个县统一派语,其前二十字派语至今澧州、武陵毛氏基本执行,后二十字派语汉寿毛氏在执行。
     公元 1870年后,官坡堰大朋公一支迁湖北省石首县大兴垸高家厂落业。
     公元 1909年,官陂堰毛氏大全公(复旦)介绍著名革命家蒋翊武入湖北新军,发动武昌首义,推翻了满清王朝。大城溪毛氏宗贵公先是参加新军革命,后随毛泽东革命牺牲。
      公元1941—1943年,日军犯澧,其“三光”政策,使南畔、沙湾、新店铺、大坪、澧南毛氏丁口再次锐减。
      公元革命战争年代,众多毛氏子弟随共产党参加人民革命,大城溪毛堂海后来成为大庆油田指挥部工会主席。毛堂义作为八路军指挥员在山西抗日前线牺牲。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后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斗争中,我澧州毛氏英才辈出。
      公元2011—2013年,由我发起组成澧州毛氏合谱续修工作委员会,组织动员部分支族,共16个采丁组,修成16开大本《澧州毛氏族谱》四卷。      
      公元2014年清明节《澧州毛氏族谱》散谱,同时成立澧州毛氏研究会,毛绍业任会长。                              

澧州毛氏族谱的编纂历程

     澧州毛氏族谱修纂始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时大经公九世孙明文林郎景忠公知江西上高县事,入南昌序谱于兵部昂先生家。先生秘藏刊版,两对相符,派分未远。二公纂订族谱,刻二部,各执其一,从此往来频通。
      崇祯二年己巳(公元1629年)春,江右武举、应麟生元、凤鸣京监应榜同承天府宗顺、簧门监生之谨,至澧州古南坪振先公家续谱。谱成,恰遇闯献之乱,谱牒遗失,幸振南公先严存有手录。振南公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纂述成篇,形成《墨谱》。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大经公二十二世孙九苞、彩臣、载道、赤明四任为首在澧州城内报恩寺街建立祖祠。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始纂《毛氏族谱》。
       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
北嘉山支族首修《武陵毛氏族谱》(西河堂)。
      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鲁家坪支族始修《毛氏族谱》(传诗堂)。
       道光八年(1828年),九百户支族修纂《毛氏澧西左九宗谱》。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鲁家坪支族续修《毛氏族谱》(传诗堂),共二十卷,本人只寻觅到首卷。从卷首目录略知其范围为景忠公之鲁家坪、南民垸、北民垸、安乡县支系和景悠公大成溪支系:
北嘉山支族完成《武陵创修毛氏族谱》
      民国九年(1910)年,子良坪支族纂修成《毛氏创修族谱》。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
北嘉山支族《武陵续修毛氏族谱》告成。
      民国末年,庆甫公领衔合修《毛氏族谱》(西河堂),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三月告成,共九卷。名曰合谱,实而不全,收族不够十分之一,范围仅山甫公之裔景悠公之官陂堰、车溪河、大成溪、新店铺各支系,和荣甫公之裔景明公之石门马鞍铺支系,而景忠公支系则于澧境鲁家坪支祠设局分叙,可惜谱成后,未曾散谱即遇解放,被付之一炬。更遗憾的是,景悠公之弟景恕公,景明公之兄景星公(我九百户支系)、弟景昱公各系,再往上溯,山甫、荣甫二公之弟华甫、德甫、奇甫三公系,再上而宝逊之弟宝珠公系,再上而定楚公之兄镇楚公系,再上而鸿翎公之兄鸿羽公系,均为大经公后裔,因工程巨大,当时能力不及,尚未合叙统谱。      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安乡支族始修《毛氏家乘》
      公元1999年北嘉山支族修成《武陵三修族谱》(初稿),公元2005年修成再版。入谱范围主要是景忠公后裔开先、砺、得成、得人四公各支系,分布在鼎城区新陂堰、蔡家岗、石板滩、大龙站,临澧县四新岗,石门县盘石,慈利县合堰,桑植县长潭坪、龙难坪、夹石河。同时,原一直入澧州《毛氏族谱》的大成溪景悠公长子之裔梧公支系也合入该谱。
     公元2007年元月子良坪支族修成《子良坪毛氏族谱》。
     公元2014年清明节, 历经三年酝酿、一年筹备、两年纂修的《澧州毛氏族谱》终于面世。该谱是澧州毛氏湘鄂边境11县30多个支族首次合谱续修的成果。新谱派语一统、收族空前、内涵丰富、阅读方便。新谱收录了毛刘台、九垸、官垸、小渡口、官陂堰、车溪河、大城溪、盘龙溪、毕陈—如东、新店铺、鲁家坪、九百户、马鞍铺、永丰等支族湘鄂边12个支族16个采丁组所续范围生丁1万名,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续谱。
     2020年  ,安乡县新堡支族续修《毛氏族谱》,
     值得注明的是,由于年代久远、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原因,澧州毛氏族谱关于迁播的记载和众多姓氏族谱一样,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一是记载远祖有攀附和杜撰之嫌:廷辉公迁居地丰城县凤形山毛家岭和大经公迁出地丰城县大樟树没有找到。历经800多年子孙世代接续不清。旧谱所载廷辉公吏部侍郎,国基公文华殿大学士,智聪公考功司,诗公卫尉丞、定国将军,荣阳公进士,庐州知事,以及迁澧
四世祖至第八世祖的姓名、功名、官职在国史方志中没有查到。
     二是记载澧州始祖有重大疏忽:族谱记载澧州毛氏全是大经公的后裔,但在大经公迁澧之前,澧州就有毛姓,应该还是望族。据清同治《直隶澧州志》记载,澧州毛玉于宋重和元年(1118)中进士,官至大理寺评事。如此显宦,却无后裔记载,显而易见,澧州毛氏中就有毛玉后裔。
     三是族谱收族严重不足,即便是2013年合修的澧州族谱,其支族和丁口不足三分之一。

澧州毛氏派词演变及其传承

       由于澧州支族众多,2014年《澧州毛氏族谱》颁发前有23个支族有派词,仅举例如下:

鲁家坪支族
时恒宗儒道,衣冠绍祖先。彩章光华国,钟毓启后贤。

九百户支族
滨政凤炳鸿,金錫戴传宗。秀士承先业,祖德宜光隆。
诗书训翼子,文成达君聪。才学天朝选,经纶帝庭崇。
治道百世昌,心发万世从。官家大有异,一敬同作中。
名臣建奇勋,遐方诵元功。良佐树宏泽,奕祀显精忠。
本仁以华国,上理自昭融。嗣统克紹绪,门祚福履丰。

北嘉山(临澧县)支族
尚思方崇元,鸿声丕振先。彩章光华国,钟毓启后贤。

子良坪(石门县)支族
国正天心顺,永定万世芳。文武登秀士,大廷传儒光。
宗祚培泽远,家声继序长。礼乐承祖德,诗书贻善良。

石柱岗(安乡县)支族
启兆文昌,永际世康。家学有自,科甲联芳。
士教善行,国重贤良。子孙逢吉,其庆孔彰。
绍绪久远,培裕异常。丕成先业,振声名扬。


      1946—1949年3月,澧州本族整修谱牒,根据源流派字清查,由上而下,自迁澧始祖大经公起至三十二世止,依原有各支派字命之。自三十二世起,要求各支均应采用先字为派。


1949年3月澧州毛氏部分支族辈字派行对照表支祖 籍贯小地名   世    代    次    序      (景字辈9世,应字18世,先字辈32世)
山甫 澧县官陂堰 景 颖 志 仕……              应一栖文载金永木光大祖德宏士先
山甫 澧县车溪河 景 颖 志 仕……               应一栖升载大光秀士祖德芳文运先
山甫 石门大堰垱 景 颖 志 仕……               应一栖文兆金大学明德成家开国先
山甫 澧县大城溪 景 颖 志 仕……               文光之应鸿通明殿鲲鹏上玉堂自先
荣甫 石门马鞍铺 景 谒 志 仕……               宠应逊九国世德相承永启家声克先
山甫 澧县南民垸 景 颖 志 仕……               应一栖文载金永学光明德 绍祖先
山甫 澧县北民垸 景 颖 志 仕……                应一栖文载正承大祀宏远 绍祖先
山甫 澧县盘龙溪 景 颖 志 仕……                应一栖文载金大学明德正心诚意先
山甫 石门子良坪 景 颖 志 仕……                痒本文廷一忠国正天心顺永定万先
山甫 澧县新店铺 景 颖 志 仕……                应一栖文载金永木光大祖德宏士先
山甫 澧县宜万岭 景 颖 志 仕………… 滨 政 凤 炳 鸿 金 锡 戴 传 宗 秀 士 承 先
荣甫 澧县九百户 景 谒 志 仕………… 滨 政 贤 炳 鸿 金 锡 戴 传 宗 秀 士 承 先
山甫 澧县毕陈垸 景 颖 志 仕……                 槐时登启弘大学明德正心诚意盛先
山甫 安乡石柱岗 景 俊 志 仕……                 仁应遏之嗣腾兆文昌永际世康祖先
山甫 澧县鲁家坪 景 英 志 仕……                 一身之凤正世恒宗儒道衣冠绍祖先
山甫 慈利沙爬街 景 仪 得 思……                  应大胜启国忠士宗万承鸿声丕振先
山甫 石门花山坪 景 仪 得 思……                  儒启祥胜学文世昌万嗣忠上国定先
山甫 临澧落子山…………………………………………………………          元 鸿 丕 振 先
山甫 安乡右兴垸………………………………………                尚士芳崇原宏声丕振先
奇甫 慈利东岳观 景 志  永……                    胜 文明正景志启芳恒荣华光德泽先
奇甫 慈利东岳观 景 志……………                   宗 大文财儒学显成国正应德远先
此外,常德市鼎城区蔡家岗、大龙站,临澧县四新岗、珠日桥,桑植县、慈利县等旧武陵地区百余支宗裔均出自澧州毛氏,辈分谱系与上述各地大体一致。
2014年澧州毛氏统一派词
彩章广华美,钟毓启后贤。传家惟孝友,经济定权衡。
克复全仁礼,修齐裕治平。民勤培俊杰,邦宁兆恒春。

      自2014年1月1日起,一律使用新派语。自大经公三十二世统一为“先”字辈,从三十三世起启用至此,基本结束了澧州毛氏各支族自立其派、各续其谱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7:03 , Processed in 0.0334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