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20|回复: 1

潘相著《事友录》卷之一(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8 1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4-12-28 10:44 编辑

潘相著《事友录》卷之一(五)
安乡潘相经峰辑
次男承炜仲明校刊
国子监碑刻                                                             
国子监.png
故宫国子监



    定武本木兰叙    在国学东厢。《春明梦余录》云:唐太宗留心右军之迹,因魏征言兰亭真迹,在僧辨才处,特遣御史萧翼赚得(1)。武德四年(621)收入秦府;贞观十年(636),始命汤普泽、冯承素、诸葛真、欧阳询、褚遂良(2)各有临本,而欧褚流传最著,后之所谓定武本,欧临是也。所谓唐绢本,褚临是也。定武本,当时石刻。禁中每纸,已值钱数万。迨后石晋之乱,契丹辇之而北,路弃杀狐林(3)。庆历中,李学究得之,其子负官缗无偿。时宋景文守定武,乃以帑金代偿,纳石于库。熙宁间,薛师正出牧,刊一别本以应求者,此郡真赝已有二刻矣。其子紹彭,字道祖,又模之他石,潜易古刻。又剔损古刻湍流带左右五字,为识。大观中,诏向其子嗣昌取龛宣和殿后。靖康之乱,金人取石鼓及兰亭叙,重氊辇至于燕。见宋人姜白石《兰亭考》中。石鼓在国学而兰亭不知所在矣。今存国学者,疑是定州薛师正翻刻本,或薛紹彭所刻本。虽非古刻,然元人不能也。又云此石,或云明初出天师庵(4)土中,或云元顺帝北还,重氊裹载,弃之于路,徐中山王取置国学。
    (1)萧翼,生卒不祥,唐朝官员,出身兰陵萧氏,是梁元帝之曾孙。本名世翼,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去“世”字。太宗时,命为监察御史,奉命取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于越僧辨才。他设酒酣乐,探韵赋诗,成功窃取《兰亭序》而归。
    (2)汤普泽,即汤普彻,唐太宗时书法家。唐代冯承素创作的《兰亭修禊》纸本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馆。诸葛真,唐太宗时人。工摹拓古碑帖,尝奉太宗敕与冯承素拓乐毅论及杂帖数本,赐长孙无忌等主人。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褚遂良(596—658年/659),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
    (3)杀狐林即杀虎林。在今河北栾城县西北十五里乏马铺。《续通典》作杀狐林。宋代张元干的《上张丞相十首》诗有“德光非不僭,终识杀狐林。”
    (4)崇真万寿宫,因元世祖忽必烈封张留孙为“天师”(张留孙坚辞不就)而又称“天师庵”。
定武本兰亭叙.jpg
定武本木兰叙


   石经碑 在旧燕城南金国子学。碑刻《春秋》《礼记》,今磨灭不完。又有赵孟頫临争座位贴(1),临乐毅论帖(2),临金丹四百字帖(3)。又有唐僧洛阳亚棲(4)草书,得张颠(5)笔意,草书千文。
    崇文阁 元人建于国学,今彝伦堂,其故址也。有吴征碑文,又藏书。记,征撰并书。
    (1)《争座位帖》,又名《论座帖》《争座位稿》《与郭仆射书》,为唐广德二年(764年)十一月颜真卿致尚书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信函,是颜真卿行草书法的代表作,原迹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
    (2)《乐毅论》共四十四行,小楷。是王羲之的楷书书法作品。原作者为夏侯玄,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3)《金丹四百字》,宋紫阳真人成道以后,遗与马处厚之文。其文初无定名,后人因其无名,即以《金丹四百字》名之。是文其言约而不繁,其义显而且明,与《悟真篇》相为表里。
    (4)亚棲唐代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僧人,工草书.得张旭笔意,著有《论书》一篇传世。
    (5)张旭(685?—759?),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28 2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6:53 , Processed in 0.0366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