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焕宁 于 2025-1-3 15:46 编辑
擎旗自有后来人 ——记汉寿县诗词学会会长张良政 . 陈焕宁
张良政先生,1956年生,大学文化,身材魁伟、五官端正、精神矍铄、谈笑风生、步履矫健、目光如炬……永远闪烁着睿智、敏锐、深沉的光芒。
先生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从小就酷爱学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他一直都很勤奋,聪颖过人,学校毕业后,当过教师,后调入公安系统,于2016年退休。 汉寿,山川亮丽,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千年古镇沧港,诗祖屈原故里,是洞庭湖畔一颗璀璨的明珠。汉寿由文化名人侯文汉、邱德沛、肖才发牵头,创办全国“中华诗词之乡”被誉为“诗国先锋”!青史应该牢记他们的功德无量。 县诗词学会第三任会长刘建州突发疾病,英年早逝。学会群龙无首,关键时刻,张良政先生临危受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历史选择了他,会员选择了他,使命选择了他! 先生走马上任,调整领导班子,选用办实事的能人,学会每天安排人在办公室值班,星期一开会,落实本周工作。学会每年出本诗词集,主办一次诗词大赛,组织会员,春秋两季釆风,游览祖国壮美河山,雷打不动。他在组织实施“诗韵龙阳”系统工程中,除做好日常工作外,还自任主编,组织汉寿诗词学会部分会员,广泛收集、精选自前秦至清末的诗词精华,整理当代诗人部分佳作,经三年多的不懈努力,编辑成《诗润龙阳》一书,并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曾获市、省、国家三级荣誉证书,并作“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广。成为“诗韵龙阳”系统工程中的一项闪耀着优秀文化光辉的重要成果。
沧港镇军刘村是由老会长侯文汉先生亲手创办的诗词小组,十多年来坚持诗词创作,农民用种田的双手写身边的生活,写他们的喜怒哀乐,写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巨变,每年出版一本诗集。农民诗人学诗、写诗、吟诗,移风易俗,克服以往打牌赌博陋习,丰富了精神生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这个新农村典型被省宣传部发现并查实,决定拍部反映新农村变化的微电影。2022年9月,请县诗词学会会长张良政担任主要表演角色,拍摄一部名为《生长诗歌的村庄》。该电影当年参加省微电影展,掌声雷动,好评如潮,荣获二等奖。不仅让汉寿县诗词工作得到展示,更重要的是大力宣传了汉寿县委、县政府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蒋家嘴诗词分会会长张长明先生是一个办实事的人,工作扎实,有亲和力,诗词工作开展井井有条,红红火火,学会每年出一本诗集,新修了诗墙,组织会员春秋两季下面采风、写诗、吟诗、赛诗。会长张良政奔走呼号,终于在2023年为蒋家嘴镇申报为“湖南省诗词之乡”并正式授牌。 《中华诗词》拥抱时代,情系人民、知古倡今、求正容变,百读不厌,是一本学写诗词的好刊物。遗憾的是不少读者订阅困难,邮递不便,良政会长独辟蹊径,直接向《中华诗词学会》申请,在汉寿建立一个工作站,已获成功,这将对汉寿诗词普及提高是一个好的机遇,先生却功成不居。 先生离职不退休,他无烟、酒、打牌陋习,精力主要用在读书、写作、书法、锻炼等方面。系统阅读《古文观止》《全唐诗》《全宋词》《元曲》《清词》等。 他酷爱书法,对魏碑、楷书、隶书、行书、草书都有较深的造诣,是我县为数不多的省书家法协会成员之一。2015年曾参加公安部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书法大展,参赛作品获一等奖,作品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本人亲自到北京领奖。另有作品多次在其他赛事中获奖。 先生家庭和睦,爱人贤淑,孩子学有所成,格外孝顺,在省城工作。 “腹有诗书气自华”。他寄情山水,诗词歌赋,独领风骚。近几年有200多首诗词散见全国各刊,并有多首获奖。他也多次被评为县、市、省先进个人。汉寿诗词学会也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 “位卑未敢忘忧国”。遗憾的是汉寿“中华诗词之乡”这张名片还欠重视,他心忧如焚……对工作的执着成就了他的事业和人生,的确是汉寿文艺界名人,天下文人应识君!他很忙,但很充实、很自信、很潇洒。 面对荣誉和成绩,鲜花和掌声,先生他很清醒:因为他要走的路还很长,他要继续练习书法,多写诗词,个人要出诗词集,他要将诗词引入学校、工厂、农村,汉寿县诗词碑林的蓝图还在他心中,汉寿“诗国先锋”的大旗他要高高举起,要永远擦亮汉寿“诗国先锋”这张亮丽的名片,永不言败,笑对人生,这就是张良政先生的风采! 最后以小诗作结: 天下文人半是湘,“诗国先锋”敢担当。 殚思竭虑不言苦,岁月如歌写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