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黄南林 于 2025-1-4 17:03 编辑
健康长寿靠自己 (续集 连载 33)
再说健康长寿靠自己
我今年2月已满94岁了,而今还健康地活着,虽然视力、听力差了,走路慢了,但脑子还能用,腿子还能动,生活基本自理。看书、字、上网购物、交费、写短文也还行(看书报要用放大镜)。兴趣来了,有时还写写榜书,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亲眼看到我的同龄人中有的已先后离世,老伴也先我而去。有的同龄人虽还话着,但长期瘫痪在床,形同植物人,痛苦万分,我感到十分难过,也为自己是个幸福的老人而自豪。
我能健康地活着是由于诸多因素形成的,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也曾生过三次重病,由于抢救及时,得以活命。关于健康长寿问题,我看了不少专家的保健书,我也写了一些体会见诸报刊,并于2023年初,还编了一本《健康长寿靠自己》的书。但不能就此止步,还必须继续认真学习、践行新出台的《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只有这样,再健康地活几年的愿望才有可能实现。
一、生活规律
我在工作期间,常因工作需要而熬更守夜,甚至通宵达旦,毫无规律可言,还缺乏健康保健知识,因此病痛不断。40岁就作了胃切除手术。50多岁时,冠心病、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也找上门来。离休后,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逐渐规律,吃、睡、午休、运动、大便、用药等都按时,保证每晚睡足七八个小时,还适时午休一小时左右。
二、膳食合理
人生下来就要吃,吃好有讲究。五脏六腑都重要,胃是基础,一定要吃好,但要合理、科学。现在有的人不是饿死的,而是吃死的、吓死的、治死的,很多病是吃出来的。人到老年,牙齿缺损,嚼食困难,坚持热熟软,细嚼慢咽。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多吃;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不吃宵夜。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年人要吃些鸡鸭禽蛋鱼肉类,不要“谈肉色变”,不敢沾边,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营养。还要养成不烟不酒的良好的习惯。由于膳食合理,50多年胃病没发,有的病已痊愈或减轻。
三、运动适度
适度运动才能促进血液缩环、心肺功能正常,延缓手腿等各个功能的衰老。但也不能运动过度,超负荷的运动效果适得其反,甚至发生猝死。因此在各个年龄段,要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不要一味蛮干。我现在坚持的是早起和睡前按摩全身,十指干梳头,拍打双腿、双膝,或按揑合谷穴、中关穴、足三里穴等。上午10点半、下午4点做自编的保健操半小时。天气晴好时到室外散步半小时(80岁以前是打打太极拳等)。
四、心态平和
喜怒哀乐悲恐惊,要善于控制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正确对待。人生有成功,也有失败,要正确面对。在处理家庭婚姻等事上,也会有矛盾,要认真处理好,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正确正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娱自乐。忘记年龄,忘记恩怨,忘记名利。不攀比,不嫉妒,快乐每一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做一个生产快乐旳人。
五、家庭和睦
家庭是幸福的港湾。家和万事兴,我们家,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基本上都是和睦的。互信互敬,互学互帮。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格。只有和睦相处的家庭,才能心情愉悦,减少生病的几率。特别是子孙孝顺,生活的、精神的面面俱到,是精神愉悦的重要源头。
六、实防笃行
要想健康长寿,还要在“防”字上下真功夫。有了病,三分治、七分养、十分防,防重于治。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
防梗、防呛。吃饭饮水要注意不要哽住呛住,特别是吃糯米食品要小口慢吃;吃药也要分次慢吃;饮水要小口慢饮,最好用吸管。
防跌倒。人生就怕最后一跤,人老了走路不稳易摔跤。洗浴入厕防滑倒,一旦伤了髋关节,瘫痪了,人的生活质量就很 差了。
防烫伤。倒开水、烤火炉,不要烫伤。
七、爱好多样
人的兴趣爱好,对身心都有益。无所事事,生活枯燥乏味,则易伤身生病。我62岁离休后,开始学书画诗词,并参加一些话动。71岁摄影,并参与筹备老摄影家协会等活动。84岁学上网,参加了市老年网宣协会,到正扬网上发帖,传播正能量。还先后出版了博文选集等多种选集。去年还编了四本书,其中有两本笑话集。总之,“不让一日闲着”,不为名利,但收获了快乐。
八、党恩不忘
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是人之所盼。这种幸福除了自身着力做好健康保健外,最重要的是有党的关怀教养,对老人的生活有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样样落实。不干工作,养老金按时定额发放,还享受高龄补贴。吃穿不愁,治病不愁。加上经济、科技发展进步,生活十分方便。党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健康是长寿的根本保证,所以应常怀感恩之心,要常怀爱党、忧党、护党、为党之心。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信谣,不传谣。教育后代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