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4|回复: 0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文艺卷——文艺篇(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0 12: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吴若愚 于 2025-1-10 12:55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文艺卷——文学篇(三)

        新时期津市籍作家中成就最著者为当过知青的李永芹。1985年后,李永芹相继在《桃花源》《芙蓉》任编辑,并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青年文学》等期刊发表作品,其小说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多次转载,风靡一时,曾被誉为湖南女性文学的一面旗帜。其中短篇小说集《寂寞的爱》于1988年获首届丁玲文学奖。1990年后,李永芹寓居海南,从事新闻工作,仍常有文学作品问世,2013年出版长篇小说《媒体这江湖》,2016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虚拟世界的爱情谋杀》,其文笔细腻生动而不失幽默,充满韵味与诗意,为论者称许。后起的女作家还有渔家女出身的刘绍英,从2003年起开始文学起步,已在《小说界》《天津文学》《百花园》《芙蓉》等杂志发表小说、散文,并结集出版上百万字,作品多次入选小说年度选本,并被《小说月报》等选刊转载。小说集《苇叶青青》、散文集《触摸》分获第六、七届丁玲文学奖,另有长篇小说《水族》问世。刘绍英的作品氤氲着水乡的气息,活跃着渔家文化的元素,有活色生香,摇曳多姿之感,呈现出多彩的艺术效果。
        新世纪的津市文苑春光乍现,一大批中青年作者如龚峰、余晓英、彭森、陈希、黄道师.....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虽无鸿篇巨制,然各类体裁的作品亦有颇堪圈点者。乡村中学教师龚峰,教学之余孜孜于文学追梦,小说、散文、诗歌均有尝试,其文字颇具张力,风格独特,有中、短篇小说发表在《芙蓉》《湖南文学》等刊物,已出版文集《骨头里的痒》《野语文》等。超市收银员余晓英,则以其清新、灵动的笔触满怀深情地描绘她所熟悉的事物:故乡、亲人、远逝的岁月、生活日常,散文集《灌缨梦溪》即其近年来在文学之途艰苦跋涉的心血结晶。陈希的散文则另辟蹊径,以湘西风情为描幕对象,叙事冷峻含蓄,平中见奇,一组《壶瓶山纪事》系列散文甫一问世,便获赞无数。此外彭淼、黄道师等一众诗歌发烧友醉于新诗创作,屡有作品发表,已结集《兰.从澧水出发》出版。此间津市的文学社团除成立最早的兰津诗社外,尚有一个纯女性的文学组织—“半边天文学社”,这个包括社会各阶层的文学社团有会员50余人,其中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7人。已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近千件,40余件获省市和国家级奖。2008年,《今日女报》以一个半版三幅照片的篇幅对其进行了重点报道,会员刘绍英、彭梅华、周壬紫、刘宏莲、陈秋华、余志奇、余晓英等先后被推荐到毛泽东文学院青年作家研讨班学习培训,社团已成为津市文学园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由市文联主持的文艺期刊《兰草》自1996年复刊以来,一直承载着发现、培养、推介本士作者及作品的使命,为大家展示才华、发表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备受域内外津市籍文艺爱好者青睐。
                                                                                 摘自《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09:24 , Processed in 0.0297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