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554|回复: 7

毛泽东一九二七年可能第三次来过常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3 22: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泽东一九二七年有可能第三次来过常德
——毛泽东主席的常德情怀(31)
(2019年11月初稿 2025年1月修改)

       五年前笔者在搜集整理毛泽东与常德的有关史料中,发现毛泽东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三次来过常德。
       第一次: 1921年 4月底,毛泽东以湖南省督学身份,和新民学会会友、附小教员易礼容、陈书农三人,从长沙出发,先后考察岳阳、湘阴、华容、南县、安乡、常德,历时半个月,考察学校教育,进行社会调查,沿途写通讯寄《湖南通俗报》发表。第二次:1925年8月,毛泽东在韶山开展“平粜阻禁”斗争,湘潭警察局受命抓捕毛泽东。毛泽东于8月28日离开韶山,先在邹蕴真寓所避难,接着又随邹蕴真转移到汉寿县自己老家邹家大屋一间厢房内。邹蕴真不许任何人接见,亲自照料。一周时间后,毛泽东决定与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五期学习的庞叔侃、周振岳同去广东。一个黑夜,邹蕴真让毛泽东挑上木匠挑子,悄悄地将他送至十里远的南湖码头,搭乘通向长沙的客船转坐火车去广东。为了信守对学友的承诺,邹蕴真对这件事一直守口如瓶。这两次相关内容已经收录在《毛泽东与常德一师同学邹蕴真、周夏藩、潘能源》一文中,可点击这个标题直接阅读。
      第三次就是本文要说的。
      
一九二七年七、八月间,毛泽东常德脱险故事的可能性

      《毛主席为我改名字》披露,1952年国庆期间,毛泽东在接见荆江分洪工程英模代表团时,对常德刘际权说:“常德,我到过,当时常德的反动派要抓我,是刘泽远同志救的我,后来,泽远同志被捕遭到了不幸……”   前几天我在正扬网发表《刘际权说毛主席为他改名并缅怀刘泽远烈士》一文后,又发现了一篇《刘泽远烈士墓解说词》。该文是常德市武陵区2016年11月为参加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而撰写的。文章末尾一段话说 : ”关于刘泽远,代代口口相传的还有他勇救毛主席的故事:1927年7月,长沙地下党组织被敌人破坏,毛泽东从汉寿来到常德郊区的丹洲乡,并组织湘西特委在丹洲草鞋洲开会,传达指示。国民党得到消息后,对毛泽东进行围捕。毛泽东等人紧急转移到孤峰岭,但仍没甩掉敌人。刘泽远带着农民自卫军随即展开战斗,杀出一条血路,用船把毛泽东安全送走。”
      经查《刘泽远烈士墓解说词》的中的这段故事源于武陵区委党史办编撰的《丹洲热血男儿 常德农运英雄——记刘泽远烈士》一书,而《丹洲热血男儿 常德农运英雄——记刘泽远烈士》的佐证却是《毛主席为我改名字》。这样,这个故事又回到了原点,只不过是对《毛主席为我改名字》相关内容演绎性扩展,并增加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与刘泽远的女儿刘遗珍还有书信往来”的内容。
     虽然毛泽东常德脱险故事中的人物和刘际权已先后作古,但以下三点还是可以说的。
      一、刘际权回忆的内容实质应该不容置疑。
      一个翻身得解放的长工,当上劳模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首长的接见,享受这种恩荣,感恩都来不及,根本不可能胡编滥造,更不敢去造毛主席的假。他就坐在毛主席身边,完全能听懂听清毛主席的讲话。毛主席说的“常德,我去过。当时常德反动派抓我,是刘泽远同志救的我”这句话不会错。
      有同志提出质疑,认为这么重要的事情32年后才由常德县报第一次披露,而32年前及32年以来的常德地区媒体干什么去了?还认为刘少奇主席让座、邓小平同志的职务、团中央书记书记帮助签名等问题也值得质疑。我想这些不算的问题,不影响刘际权回忆内容的实质。
       二、从《毛泽东传》看,1927年毛泽东应该有两个时间段可能来常德。
     《毛泽东传》载:”这时的湖南省委,由于遭受马日事变的严重打击,已接近瘫痪。.......六月二十四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新的湖南省委。毛泽东立刻赶赴长沙开展工作,决定打通长沙附近各县及衡阳、常德等地同省委的联系。随后又到衡阳召集会议......毛泽东到湖南不到十天就被召回武汉,七月四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对毛泽东1927年6月下旬回湖南的情况,《毛泽东年谱》第204页记载得更具体:“6月24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组建新的湖南省委,由毛泽东、何资深、夏明翰、李恒、林蔚为常委会,毛泽东任书记。毛泽东随即赴湖南长沙,从事恢复党的组织关系,打通长沙附近各县及衡阳、常德等地与省委的联系,计划成立湘南、湘西、及宝庆指挥委员会,分别指挥所属各县的政治、军事、党务工作,恢复党的组织。”   
       接下来《毛泽东传》说,为落实八七会议精神,根据中央政治局安排,八月十二日毛泽东秘密回长沙。他先到板仓等地向十位农民做调查,八月十八日起在长沙沈家大屋等地三次参加湖南省委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策划秋收起义。八月三十一日,毛泽东从长沙前往安源组织发动秋收起义,直至上井冈山。
      从以上毛泽东工作日程知悉:毛主席有时间也可能于1927年6月底至7月初,或者8月18日至8月底,这两个时间段来常德。虽然没有行踪记载,但有“打通常德同省委的联系”的记载,或许第一次因被召回武汉因时间不够没有来常德,第二次为落实工作部署却来了常德。
      三、从刘泽远生平看,有保卫并护送毛主席安全离开常德的条件
      据刘泽远简介称:““1927年5月24日,敬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刘泽远同县农民协会委员长陈昌厚决心在常德、桃源两县交界的河洑山聚集革命力量,转入地下斗争。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指示,刘泽远把隐蔽在常德和桃源边境山区的共产党员、农会骨干五十余人,集结于河洑山,组织了‘农民自卫军’,在农村开武装斗争。”显而易见,毛泽东1927年在湖南的那些日子里,如果来了常德,刘泽远完全有条件护卫毛主席。      
      至于毛泽东“组织湘西特委在丹洲草鞋洲开会” 则完全不可能,湘西特委11月上旬成立,此时毛泽东在井冈山。

曾世平先生撰写《毛泽东常德早期革命活动遇险史事初考》佐证故事的真实性

       前天,正当我在修改完善上述五年前的文章时,喜获余昭绪先生转来《毛泽东常德早期革命活动遇险史事初考》论文,该文由常德史志专家、鼎城区党史研究室主任曾世平先生四年前撰写。文章就毛泽东1927年来常德遇险,刘泽远帮助脱险的故事进行了考证。他多次走访《毛主席为我改名字》的记录整理者肖永明先生,查阅了刘际泉人事档案和相关文献,并专题召开了《毛主席为我改名字》口述者刘际泉同志生前单位鼎城区(原常德县)供销合作社老干部座谈会,还理清了毛泽东与刘泽远遗属的书信往来经过,从多方面佐证了刘泽远帮助毛泽东脱险故事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认为毛泽东于1927年6月24日之后的“十天内”来常德的可能性很大。这个结论与我前述是一致的。
       为充实完善我的文章内容,特摘录《毛泽东常德早期革命活动遇险史事初考》三段文字(小标题我加的):
       一、刘际权的荆江分洪工程劳动模范身份和1952年赴京参加国庆观礼真实可信:“刘际权系原常德县供销社副主任,1987年11月退休。通过查阅刘际权的干部档案,发现其曾使用刘吉泉、刘际泉、刘际权、刘吉全等多个名字,在其“干部登记表”中发现多条“1952年荆江分洪工程特等、甲等模范、民兵模范以及参加国庆典礼大会”的亲笔记录。通过查阅《鼎城区志》,发现在“省(部)级立功受奖者”名单中列有“刘吉泉”的名字。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丁玲年谱》中记载:1954年3月16日,丁玲到常德县六区枫树口乡鄢官坪村刘际泉劳模家访问,并作《记游桃花坪》。在该文中,丁玲将刘际泉化名为杨新泉,记叙了文章主人公“参加荆江分洪工程两次当劳动模范”“赴北京参加国庆典礼接受毛主席检阅”等情节。”
      二、刘际权正直本分,不说大话、假话,亲口说的话都是真实的:“为2020年1月19日,我们召集刘际权原在供销社工作的同事开了一个座谈会,参与座谈的退休干部王光明反映,刘际权在供销社工作期间,曾多次与同事谈起过“受到毛主席接见”的事情。在五、六十年代,刘际权在常德县的名气甚至比同为荆江分洪工程劳模、后来担任中央委员的刘春樵还要大。刘际权为人正直本分,工作扎实,生活朴素,从不说大话、假话。参加座谈的老干部们一致认为,从刘际权的为人品行来看,《毛主席为我改名字》一文记载的内容中,只要是刘际权亲口说的话,就肯定是真实的,他绝不会捏造事实!”
      三、毛主席与刘泽远遗孤之间的书信往来也印证史事真实可信:“新中国成立后,刘泽远的遗孀龙三妹和女儿刘遗珍曾三次给毛主席写信,毛主席也曾三次回信。第一次刘遗珍给毛主席写信是1949年底或1950年初,毛主席写了一封亲笔回信,此信由龙三妹亲自保管,后在“文革”中红卫兵抄家时散失。刘遗珍的大儿子刘志斌1964年曾亲眼见过这封信,当时外婆龙三妹告诉他这是毛主席写的信,但他未看信的内容。通信后不久,刘遗珍于1950年作为烈士子女曾短暂前往北京念书,但因不习惯北京的生活,回来后被安排到常德县简易师范继续读书。1951年5月,中共中央中南局专门派人来常德给烈士子女刘遗珍拍了一张照片,此照现由刘遗珍的小儿子刘志伟保管。第二次刘遗珍给毛主席写信是1957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于1957年7月1日给刘遗珍回了信。回信写到:“刘遗珍同志:六月廿一日寄毛主席的信和你父亲的遗象都收到了,谢谢你的盛意。希望你继承你父辈的遗志,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你的力量。”随信寄给刘遗珍一张毛主席的半身黑白照片,照片右下角注有“首都中国照相馆印制”字样。第三次刘遗珍给毛主席写信是1960年8、9月间,同样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于1960年9月9日回了信。回信写道:“刘遗珍同志:你给毛主席的信,已送主席看过。主席指示我们转告你,希望你在原地好好工作,不要来京。”以上两封信均由刘遗珍的小儿子刘志伟保管至今。这次通信之后,上级民政部门拨专款为刘遗珍一家在河洑镇修建木板房四间,解决了烈士遗孤的住房困难问题。此房屋于1962年底建成,龙三妹一家一直住到1970年才搬离至县城。”
      暂且搁笔,待适时将本文观点材料整合成文。
      (2025年1月13日)


参阅:
1、金冲及等:《毛泽东传》:六、走向农民运动;七、霹雳一声暴动   
2、中共党史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上卷:204页;209页——214页

3、常德县报:《刘际权:毛主席为我改名字》
4、曾世平:《毛泽东常德早期革命活动遇险史事初考
5、红网:《燃烧的火焰——武陵区英烈刘泽远的战斗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4 07: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品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4 14: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天,正当我在修改完善上述五年前的文章时,喜获余昭绪先生转来《毛泽东常德早期革命活动遇险史事初考》论文,该文由常德史志专家、鼎城区党史研究室主任曾世平先生四年前撰写。文章就毛泽东1927年来常德遇险,刘泽远帮助脱险的故事进行了考证。他多次走访《毛主席为我改名字》的记录整理者肖永明先生,查阅了刘际泉人事档案和相关文献,并专题召开了《毛主席为我改名字》口述者刘际泉同志生前单位鼎城区(原常德县)供销合作社老干部座谈会,理清了毛泽东与刘泽远遗属的书信往来经过,从多方面佐证了刘泽远帮助毛泽东脱险故事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认为毛泽东于1927年6月24日之后的“十天内”来常德的可能性很大。这个结论与我前述是一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4 16: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文!好文!《毛泽东年谱》第204页记载得更具体:“7月24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组建新的湖南省委,由毛泽东、何资深、夏明翰、李恒、林蔚为常委会,毛泽东任书记。7月24日 请改为6月24日.因为我在正阳网《安乡县首位共产党员何资深简历(二)》一文中引用了此段文字,今天又复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16: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河 发表于 2025-1-14 16:17
好文!好文!好文!《毛泽东年谱》第204页记载得更具体:“7月24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 ...

谢谢何先生及时指正,已经纠正笔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4 19: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客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5 07:37: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大的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2: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大的天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1:08 , Processed in 0.0347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