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8|回复: 3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十年津澧路-(棠华篇.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6 2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十年津澧路-(棠华篇.2)》
       文革之前的十多年,小学分为两段,一至四年级为初小阶段,五、六两个年级为高小阶段,六个年级都有的学校叫完小,只有一至四年级的叫初级小学,简称初小。棠华中学初始是一所初级小学,大跃进的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级,从而升格为完全小学,学校就叫做棠华完小。首届五年级只招一个班,第二届改成招两个班,低年级学生则逐渐分流到他处。全公社初小有多所,但完小仅棠华和药山两所。
      1968年前两年,澧县的几所县办中学都降格为公社管理的公社中学而停止了招生。小学毕业后的孩子们必须要有学上,加上中央几次强调 “复课闹革命”,于是在1968年春季,各公社的完小与以前的县中一样,都开始在本公社范围内招收初一新生,个别大队学校也招收初中新生。在这股洪流强势地推动下,棠华完小顺理成章地变成了棠华中学。但在六八年与六九年每年都只招一个班。
     早在一九六六年,领袖在著名的 “五七指示” 中就明确指出:“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贯彻“五七指示”,缩短学制毫无疑问成为首选,小学改为五年一贯制(不再初小高小分段),初中高中均由三年缩为两年,但依旧分段。教材各省自行编写。
      时间进入七十年代的头一年,原县属各所县办中学在文革前(1964年,1965年,1966年)入校的初中生都已经在六九年全部离校,六八年春季招收的初中生也毕业了,这一大批孩子,其中的一部分还得上高中,于是全国各地恢复招收高中新生。但要读高中的学生太多,那个时代流行一句豪言壮语:“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很多公社的学校毅然决然地开始招收高一新生,终于实现了 “读高中不出公社” 这一愿景。澧县全县创办了这样的高中几十所,其中就包括棠华中学。
     一九七零年我到棠华中学时,学校就只有四个班:初一两个班,初二一个班,高一一个班,那时候实行军事化编制,教学班不叫班,而叫排。班长称为排长,班内的组长叫做班长。按照入学顺序予以编号,分别叫高一排,初二排,初三排,初四排。此时,公社内有几个大队的学校也有初中班。
     一九七一年,学校又新招收高中班一个,编号为高二排,初中班两个,编号为初五排,初六排,同时毕业一个初中班,这样,全校就有高中班两个、初中班四个,而且有从初一到高二的四个年级齐全,成为了一所名副其实的 “完全中学”,这六个班将学校三栋房屋的六个教室全装满了。
      一九七二年,因为师资严重不足,澧县对高中招生重新布局,大规模压缩高中办学点,包括棠华中学在内的大部分公社中学停招高中新生,只把七一年招收的高中学生送毕业,新的高一学生基本上集中到以文革前的原县办中学为主的十多所,这些学校,除澧县一中外,文革以前都是初级中学或完小。
      在一九七二年,棠华中学毕业一个高中班,两个初中班,招收三个初中班,编号为初七排,初八排,初九排,仍为六个班。从一九七三年开始接下来几年,棠华中学没有高中班,回归成只有六个初中班的初级中学。
     一九七四年,全国将春季招生改回到文革前执行的秋季招生,初二的学生延长一期(小学生也相应延长一期),部分初二学生在秋季成了高一新生;
    一九七六年,根据需要,在老校址东边操坪以北的坡地进行挖填出一块地基,新建两栋平房做为高中教室,同年秋季恢复了高中招生,一届招收两个班,在连续招收三届共六个高中班之后再次停招,一九八零七月,最后一届高中生毕业,棠华中学重新成为一所初级中学。从一九七三年开始,学校不再按军事建制,故这几个高中班的编号依次从高三班直到高八班。
      一九八二年,全国中小学学制全部回归成小学六年(但不分段),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与文革前完全一样。
     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末,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棠华中学原址削平山头,撤掉旧房,陆续修建新教学楼 宿舍楼 科技楼,新世纪初还修建了有塑胶跑道的标准田径场,办成了一所设施齐全环境优雅外观靓丽的中等规模的三年制初中,一九九零年前后达到高峰期,初中每个年级达五个班,初中生总数逾千人。
      进入新世纪后,受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后遗症影响,学龄儿童严重减少,再加上部分家长不吝金钱将孩子送到外地上学,于是学校便将小学部合并进来,改办成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从一年级至九年级,每个年级都设两个班,一共十八个教学班。近几年,班额继续萎缩,目前全校学生总数只五百多人。
    从棠华中学规格的升升降降,学生人数的起起落落,可以管窥普通农村学校这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兴衰。
bbb618c969cb60d6e5e28fd8be70304.jpg
      首届高中毕业生回访母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7 07: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0 12: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听涛老师佳作,欣赏学习,受益匪浅,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8 07: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品佳作,点赞精彩!祝您春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07:23 , Processed in 0.03695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