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3|回复: 0

刘亚波:百禄记忆:古镇早年饭,五更前的年味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5-2-5 16:02 编辑

百禄记忆:古镇早年饭,五更前的年味记忆

刘亚波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百禄古镇的春节总是充满了无尽的欢乐与期待。那时的年味,仿佛能穿越时空,将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浸染得喜庆而温馨。每当岁末年初,古镇的大街小巷便回荡起浑厚的锣鼓声,“咚、锵、咚、锵”,一声声,一趟趟,如同新年的使者,唤醒了沉睡中的古镇。龙灯花鼓队穿梭其间,一班接一班,色彩斑斓的龙灯在夜空中舞动,宛如游动的火龙,照亮了古镇的夜空。鞭炮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鞭炮声中追逐嬉戏,捡拾着未燃尽的鞭炮,即便是雨雪交加,也阻挡不了我们对新年的热切向往。大人们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似乎也格外宽容,任由我们在泥泞中嬉戏,雨水中奔跑,因为,这是过年啊!
  然而,在百禄古镇,过年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那凌晨时分的团年饭。在我们孩童的眼中,那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仪式,一种传承,一种对过去一年的告别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记得那时,大约凌晨三点左右,古镇的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大人们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熟睡中的孩子,却又不得不将我们从温暖的被窝中“摇”醒。煤油灯微弱的光芒下,奶奶是团年饭的总指挥,儿子媳妇们则在一旁打下手,忙碌而有序。我们揉着惺忪的睡眼,穿衣洗漱,心中却充满了对团年饭的期待。
  吃团年饭之前,总要先放上一挂长长的鞭炮,那是对新年的宣告,也是对祖先的告慰。鞭炮声中,爷爷奶奶开始祭祀祖先,他们神情肃穆,动作娴熟,碗上搁一根筷子,酒杯里点一点白酒,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健康、发财。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祖先们的庇护,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温暖。
  不到四更,团年饭便正式开始了。同泰布庄全家族的成员围坐在一起,热闹非凡。桌上摆满了奶奶精心准备的各种美食,桌中间四个精致的木炭炉子上,炖着四个热气腾腾的钵子菜,香气四溢。那些菜,是奶奶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的,每一道都蕴含着她的心血与爱意。红烧肘子做得漂亮极了,色泽诱人,香气扑鼻,但我却不太喜欢吃,总觉得太过油腻。相比之下,我更偏爱奶奶做的肉丸子,那软糯的口感,鲜美的味道,至今让我回味无穷。团年饭上,每一道菜都有它的讲究和寓意,比如吃鱼时,只能用筷子夹一点点,寓意着“年年有余”,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说起为什么要在这么早吃团年饭,奶奶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她说,在明清时期,我们湖南的英雄儿女为了抗击倭寇,常常需要在大年三十凌晨出征。为了让战士们能吃上一顿饱饱的年夜饭,家属们便提前准备,凌晨三四点就开始张罗起来。这样,战士们就能早早吃上团年饭,安心地踏上保家卫国的征途。这个习俗,就这样代代相传,成为了百禄古镇独特的年俗。
  然而,我对于这个故事却有着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百禄古镇之所以有吃早年饭的风俗,或许还与古镇的商业氛围有关。古镇家家都是做生意的,吃完年夜饭,家家户户便要开门营业,迎接新年的第一批顾客。因此,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生意,大家便习惯在四更左右就吃完团年饭。即便有些家庭吃得稍晚些,也会被其他家吃年饭的鞭炮声吵醒,索性也早早吃完,加入到古镇的热闹中去。
吃完团年饭后,古镇便真正热闹起来了。家家户户开门营业,街头巷尾人头攒动。前来古镇游玩、看龙灯花鼓、看大戏的村民们划着黄划子船,拖家带口,涌入古镇。他们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享受着这份难得的节日氛围。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浓浓的喜庆年味,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又是老历新年,我总会想起那儿时的那些温馨画面,想起那些熟悉的面孔,想起那份浓浓的年味。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百禄古镇的早年饭,是我记忆中最珍贵、最美好的一部分。(2025年1月27日,于百禄桥照相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4:13 , Processed in 0.0340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