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阳呈祥 于 2025-2-8 11:15 编辑
重读《愚公移山》的体会
蔡发祥
1945年6月11日的“七大”闭幕式上。毛主席以《愚公移山》为标题,把《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正式写进闭幕词中。这篇文章开头是对“七大”的总结和评价,称这次大会是团结的模范、自我批评的模范,又是党内民主的模范。接下去就讲到如何宣传大会的路线,“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接下来他在讲了“觉悟”的概念后,讲述了《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号召人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不难看出,毛主席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比作两座大山,以愚公自称,表示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帝国反封建的决心。
《愚公移山》与《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并称为老三篇,收录于《毛泽东选集》。年轻时多次精读过,收获颇丰。尤其是文章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语句,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如今,再读毛主席的《愚公移山》,使我深刻体会到了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时代精神。
文章以愚公移山的故事为引子,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剖析,揭示了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愚公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地移山,象征着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不畏强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过去激励着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也在今天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前行。 在文章中,毛主席还强调了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重要性。愚公能够移山,离不开他和家人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这告诉我们,在革命斗争中,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最终的胜利。这种团结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珍视团结、维护团结,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外,文章还强调了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愚公移山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勇往直前、不断奋斗。 再读《愚公移山》,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时代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过去激励着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也在今天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前行。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铭记这种精神,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我们的梦想和目标。 离退休朋友们,我们也不妨当当今天的“愚公”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