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河 于 2025-3-11 08:53 编辑
安乡名人何养模(三)
六、何养模对待雇工有另外的情意。观看何养模家的雇工,人人衣帽穿戴都很整洁,应该是与其待遇相关。何养模与雇工的情意,最典型的是与某雇工的关系。他出生贫寒人家,何养模六太太向氏娘家也是贫寒的佃农人家,最初也是何家的雇工,有同样的经历,加之某雇工聪明能干,为人忠厚,向氏待他似干儿子,她的子女与某雇工是兄弟兄妹相称,也得到何养模认可。他靠做何养模家的雇工及其他收入,维持全家人的稳定生活。何养模镇压后,经常接向氏到他家里常居,可见他们之间的情谊。
七、何养模有报国之志。何养模和李大钊都是留学日本学政法的,他们是好友,近朱者赤,应有报国之志。 1、何养模自己服务于国民党,有意探索另一条救国路。1918年何养模派长子何之瑜到北平,拜见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呈送他的亲笔信,希望李大钊指引何之瑜救国之路。之后,何之瑜经李大钊推荐,考入北京大学,成为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学生。何之瑜1921年底由李大钊介绍参加共产党。他毕生忠诚追随陈独秀,成为中共“二大”之前195名党员之一,成为中共湖南、湖北、江苏、上海、山东五省市党委早期重要领导人⑥。 2、何养模从军。辛亥革命任王正雅将军参谋,在攻打湖北荆州时出谋划策立有功绩,如在夺取荆州之前,在荆州多处高地草丛上,派人暗中用糖水写“清兵必败”一类的大字,引来虫蚁成形,清官兵看见后自认是天意,对促进清兵投降起了很好的心理作用。在国民军强大威力下,荆州清兵跪地投诚。收复荆州后镇守荆州。1921年任澧州镇守使署法官,后任湖南省暂编第二师刘部参谋③。 3、何养模从政。辛亥革命后,1913年任龙山县知事(县长),后任永顺县知事,1915年任安乡县地方财政保管处处长。1921年兼任澧县法院承审员③。 八、何养模能接受新思想,改变处事行为。他生于封建时代,学的是旧礼教,但能适应新潮流,费尽周折去日本留学,学习新的知识,广交有新潮思想的人士,成为沈钧儒(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的校友④,成为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的好友,是思想认知的一大转变。他革除男尊女卑的旧习气,主张男女平等,他的子孙,不论男女都享受平等的教育和物质待遇,如送孙女何以铸就读最高学府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在遗嘱中对遗产,无论婚否男女都合情分割产业。安乡县新中国成立前,他已离开安乡,受广西起义的儿子何之瑾讲解共产党政策的影响,情愿回安乡老家,接受新的思想改造。何养模从封建的秀才到洋学生,从清朝的衙署到辛亥革命者,即使已过古稀之年,也能从民国官员转到接受新中国政权,这都是从旧的思想作为到新的思维行为的转换。 2025.2.12 主要参考资料: ①、美国加州大学何志明教授珍藏民国档案资料:1947年《折产通知》; ②、黄允升等著:《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70 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 年5月出版; ③、安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安乡县志》113、152、643、644、页,新华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 ④、日本法政大学史资料委员会编﹕《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记事》74、75、79、120、156、160、16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⑤、永志(应国斌)文:《何养模藏书一瞥》,常德正扬网,2021年1月22日发表。 ⑥、中共湘潭县委主编、湘潭县史志办编著﹕《中国共产党湘潭县历史图志》468 、469页,湖南地调彩印厂印刷2005年7月出版; ⑦、中国军网版:中华英烈网:熊琼仙; ⑧、中共安乡党史办著:《中国共产党安乡县历史》42、50、66、104、105、152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附件: 1、何养模家族部分照片: 何养模夫人李氏 何养模夫人向氏 5子之球
file:///C:/Users/%E4%BD%95%E7%AB%8B%E4%B8%89/AppData/Local/Temp/ksohtml16376/wps57.jpg 4子何之琪、侄玄孙何旭光 后排侄玄孙何陵林、外孙女许娥 前排侄曾孙何立三、幼女何桂生 侄曾孙何立三、3女婿孟凡松、3女何石生、曾外孙顧大地、顧大地妻 后排曾外孙何志明、何志行、何志成 长孙女何以铸(二排中)和长孙何以铭(后右1)全家(台湾) 前排长孙女何以铸、何以铸夫何少南 (台湾) 长孙女何以铸(坐轮椅)全家及亲戚合影(台湾) 何志明妻、侄来孙何俊辰。曾外孙何志明(美国洛杉矶) 幼孙女谢念难(前左2)夫(前左3)妻全家照
2、何养模留学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第五班取得毕业证依据:《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纪事》日本法政大学大学史资料委员会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书面 160页法政速成科第五班卒业生姓名首页 162页红色为何养模 3、民国时期申报登载何之瑜、傅凤君的报道摘录: 1928年4月6日中共党员30多位英烈就义的报导: 其中﹕傅凤君为颜昌颐(湖南省安乡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负责中共湖南区委军事部工作,1927年7月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7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8月30日在上海就义)夫人;未捕到的伍桐是何之瑜(何资深)湖南省安乡县人,1921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毛泽东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第一等县的湘潭县委书记,此时为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部长。 4、王正雅简介: 王正雅(1870—1920),字子豳,1870年出生于慈利县溪口镇。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任云南宝宁县知县。后任富州厅通判、普洱知府、临安知府、广南知府。不久授予他贵州按察使之职。辛亥革命王被委为荆州安抚使,与民军施恩宜荆司令唐牺支联合围攻荆州,1899年12月12日王正雅率革命军攻克了荆州,被授少将加中将衔。民国成立后,王正雅任湘西镇守十营统领,湖南第四区守备队司令,澧州镇守使,驻军澧县,后改编为陆军第六混成旅,任中将旅长,兼常澧镇守使。之后任澧州镇守使。他先后在澧9年,强化辖区治安,也重视教育,私人捐资创办澧县中学、九澧女师、九澧文学专科学校。1920年7月22日,途经猫儿峪时,他被卿衡部营长喻光明枪杀,时年50岁。孙中山先生致电哀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