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5-3-31 16:01 编辑
阅读日本【3】 五 广旅“经典日本周游”主要景点 1. 东京银座繁华街
银座繁华街
银座是东京最主要的繁华商业街。17世纪初,德川幕府在此铸造银币,遂有银座之称。银座因为在固定时间内禁止车辆通行,它又被称作"步行者的天国。"这个繁华的街区近400多年前还是一片荒凉的海滩。明治初年,东京成了日本的"世界门户",西方商业与生活方式最先渗入此街。以银座大道为界,银座分为东、西银座。大道两旁,高级商店和名牌老铺鳞次栉比,巨大的橱窗展出最新流行的男女时装、锦秀和服、金银珠宝、高级装饰以及精致的艺术品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用品,醒目而又奇特的宣传广告比比皆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三越"、"松屋"、"松坂屋"等大百货店也坐落于此。 2. 浅草寺
浅草寺风雷神门
东京浅草观音寺
浅草寺,位于东京都台东区,是日本现存的具有“江户风格”的民众游乐之地。其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寺院的大门叫“雷门”,正式名称是“风雷神门”,是日本和浅草地区的象征。相传,在推古天皇三十六年(公元628年),有两个渔民在宫户川捕鱼,捞起了一座高5.5厘米的金观音像,附近人家就集资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尊佛像,这就是浅草寺。其后该寺屡遭火灾,数次被毁。到江户初期,德川家康重建浅草寺,使它变成一座大群寺院,并成为附近江户市民的游乐之地。除浅草寺内堂外,浅草寺院内的五重塔等著名建筑物和史迹、观赏景点数不胜数。每年元旦前后,前来朝拜的香客,人山人海。雷门是公元942年为祈求天下太平和五谷丰登而建造的。几经火灾焚毁,后于1960年重建。雷门正门入口处左右威风凛凛的风神和雷神二将,镇守着浅草寺。雷门最著名的要数门前悬挂的那盏巨大的灯笼,远远可见黑底白边的“雷门”二字,赫然醒目,着实为浅草寺增添不少气派。人们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而供拜这两座神。门内有长约140米的铺石参拜神道通向供着观音像的正殿。作为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旅游名胜,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络绎不绝。寺西南角有一座五重塔,仅次于京都东寺的五重塔,为日本第二高佛塔。寺东北有浅草神社,造型典雅,雕刻优美。浅草有名目繁多的节日,一年四季都有庆祝活动。 3. 仲见世商业街
仲见世商业街
位于东京浅草寺,是日本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从德川家康开创了江户幕府以后,江户的人口不断增加,到浅草寺院参拜的旅客也越来越多。之后,在浅草寺院院内负责清扫的附近居民,被授予特权可以在院内和参拜道上进行营业,这就是商业街的开始,当时为元禄、享保(1688 - 1735)时期。商业街长度约250米,横跨街区顶上盖了透明的顶棚,使这里无须风吹雨打太阳晒。街两旁有89家漆着朱红色门面的小店铺,出售供神用品、江户玩具、舞蹈服装、点心小吃和各种土特产品,据说这些店铺中许多是百年老店,久负盛名。这里多家小店都卖浅草的“人形烧”,是浅草最有名的点心。 1. 上野公园
上野公园
上野公园位于东京都台东区,是日本首座公园(1873年设立),占地约53万平方米。其历史可追溯至德川幕府时期,原为家庙与私邸园林,明治维新后改建为公园‌。园内保留着江户时代的东照宫,参道两侧分布着石灯笼群,西乡隆盛铜像作为地标矗立于正门‌。 2. 忍野八海
忍野八海
忍野八海是日本山梨县山中湖和河口湖之间忍野村的涌泉群。因为错落有致地散布着八个清泉,“忍野八海”故而得名且名扬四方。据说忍野八海在1200年前就有了,是富士山融化的雪水经流经地层过滤而成的八个清澈的淡泉水:御釜池、底无池、铫子池、浊池、涌池、镜池、菖蒲池和出口池。忍野八海的平均水温约13℃,水质清冽甘甜,被誉为“日本九寨沟”,是忍野地区指定的国家自然风景区,1985年入选“日本名水百选”。为国家指定天然纪念物、名水百选、新富岳百景之一。 3. 富士山绝景展望台
富士山绝景展望台
美丽的富士山
富士山绝景展望台以多元体验诠释“一山千面”。建筑美学地标如静冈世界遗产中心(倒立富士造型+螺旋登山道设计)与隈研吾的日本平梦观景台(AR望远镜科普火山奥秘),将科技与人文熔于一炉;自然秘境推荐伊豆全景公园(春樱冬灯季节限定)和田贯湖(独木舟拍逆富士+钻石日出观测),深度联结山野韵律。便利之选富士山站展望台5分钟速览山城画卷,摄影发烧友则偏爱忍野村平台(GPS标注雪山古村构图点)与山中湖花之都(四季花海叠富士、冬天鹅共舞)。周游券串联七大点位,夜观星空、晨追御来光,解锁“信仰之山”的立体魅力。 4. 河口湖
富士山河口湖
富士五湖,指富士山周边位于山梨县境内的5个湖泊的总称,分别是 河口湖、山中湖、西湖、本栖湖、精进湖。河口湖处于五湖中心,是富士五湖观光中的主要景点,是五湖之中与都心之间的交通条件最好的一个。此处有五湖中的岛屿,可以从河口湖大桥欣赏宏伟的景色。与山中湖一样,这里可以进行许多的娱乐活动:划船、乘游艇、玩帆板、钓鱼、环绕湖岸骑车和洗温泉浴。从河口湖观赏到的富士山引人入胜的景致为许多艺术家和摄影家提供了理想的素材。春天,从河口湖北面观赏到的富士山的倒影(倒映在湖中的富士山景)和樱花盛开的胜景是日本美景的象征。 7.京都市
日本京都市
古称平安京,别称洛阳 ,又称京洛,位于日本西部,京都府南部,属于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是一座内陆城市,坐落在京都盆地(山城)的北半部和丹波高原的东部山区,总面积827.90平方千米,占京都府的17.9%。京都市曾是日本的首都和天皇的居所,为京都府府厅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根据2020年日本人口普查,京都市总人口为146.37万人。京都市自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794年)到东京奠都(1868年)为止,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京都市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源点,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拥有诸多历史遗迹,部分历史建筑在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的名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京都城市风貌根据历来王朝文化中盛行的日本式唯美意识所构建,以神社、佛阁等历史建筑物、庭院、绘画、传统活动、京都料理为代表,被称为“千年古都”。京都市于1974年5月10日和中国西安市结为友好城市。 5. 清水寺
清水寺,日本佛教法相宗(北派)的本宗圣地
悬于京都音羽山巅的清水寺,是日本佛教法相宗(北派)的本宗圣地,也是千年信仰与建筑美学的交融之作。公元778年,玄奘法师的日本弟子慈恩大师依山而建此寺,将唐代唯识宗法脉东传,至今寺内仍珍藏着玄奘译经手抄本,成为法相宗“万法唯识”教义的活态传承地。 清水寺主殿供奉十一面千手观音,以观音信仰践行“众生救度”的宗派理念。三重塔、仁王门等建筑群融合显密教义,赤门悬挂的藤原行成亲笔匾额,无声诉说着平安时代对大唐佛教文化的虔诚复刻。 标志性的“清水舞台”以139根榉木凌空架设,未用一钉的榫卯结构凝缩着平安匠人的智慧,春樱秋枫在此化作悬空回廊的流动画卷。脚下音羽瀑布清泉三分,铜勺舀起的是健康、学业与姻缘的祈愿,更是流淌了1200年的禅意清音。 1633年德川家光主持重建后,这座“悬造式”建筑杰作与山色共舞——春日樱云漫过朱阁,秋夜枫火点燃佛塔,暮色中唐风斗拱与落日同辉,宛若盛唐佛光穿越时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清水寺以每年400万访客的脚步,在信仰、艺术与自然的交响中,铭刻着东方文明不朽的灵性图腾。 6. 金阁寺
金阁寺(鹿苑寺)
金阁寺(鹿苑寺)是日本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始建于1397年,原为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别墅,后改为禅寺。其核心建筑“舍利殿”通体贴覆金箔,倒映于镜湖池上,与园林相映成辉,四季景致如画,雪景与秋枫尤负盛名。三层阁楼融合平安时代的贵族风格、中国禅宗元素及武士文化,分别供奉释迦牟尼、观音与弥陀佛像。1950年毁于人为纵火,1955年依原貌重建,199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金阁寺不仅是室町时代北山文化的巅峰象征,更因三岛由纪夫小说《金阁寺》及动画《聪明的一休》而广为人知,承载着日本美学中“永恒之美”的哲学意蕴,至今仍以每20年金箔修缮的传统延续其辉煌。游客可赏庭园胜景、品抹茶风味,感受历史与艺术的交融。 10.奈良公园
奈良公园
奈良公园坐落于日本奈良市东部若草山麓,占地约660公顷,是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千年胜境。园内遍布原始密林与丘陵,四季流转间樱花绚烂、枫红如焰、雪覆山野,呈现静谧的自然美学。约1300只野生梅花鹿自由栖居,被视为“神的使者”,与游客亲密互动,形成独特的人文生态景观。这里汇聚了东大寺、春日大社、兴福寺等世界级文化遗产:东大寺恢弘的木构大佛殿内供奉15米青铜卢舍那佛;春日大社三千盏青苔石灯笼在万灯节中点亮幻境;兴福寺的五重塔巍然耸立,藏有珍贵佛教艺术。公园紧邻近铁奈良站,24小时开放,游客可漫步于古迹与鹿群之间,感受古都的禅意与生机。春日喂鹿需防争抢,冬季若草山烧山仪式更添神秘。奈良公园以“鹿·佛·绿”的和谐之境,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自然瑰宝。 11.大阪
日本大阪市
大阪市是日本大阪府首府,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约275万(2025年)。古称“浪速”,奈良时代起成为中日交流港口,遣唐使由此启航。16世纪丰臣秀吉建大阪城,江户时期以“天下厨房”成为全国商贸中心。明治后发展为工业重镇,20世纪初人口一度超越东京。现为西日本经济中心,2021年GDP占大阪府50%,涵盖钢铁、机械、纺织等产业,商业繁荣,商店超10万家。文化遗产丰富,大阪城、四天王寺与文乐木偶剧、漫才等市井艺术并存。1970年世博会遗产与2025年新世博会场馆呼应,展现城市革新力。关西国际机场与密集轨道交通支撑其国际枢纽地位,延续“水之都”的开放传统。 12.大阪城公园
日本大阪城公园天守阁
大阪城公园坐落于日本大阪市中央区,占地约106公顷,以标志性建筑大阪城天守阁为核心,是集历史、文化与自然于一体的城市公园。其历史可追溯至1583年,由战国名将丰臣秀吉建造,后毁于战火,经德川幕府重建及近代修复,现天守阁为1931年以钢筋混凝土复建,内部陈列丰臣秀吉生平文物及大阪城历史模型,顶层观景台可俯瞰城市全景。公园内保留江户时代的巨石城墙、城门箭楼等遗迹,护城河环绕的广阔绿地四季景致各异:春季3000株樱花如云似雪,秋季红叶与古城相映成趣,冬季梅林幽香袭人。园内设有护城河游船、文化节庆及马拉松赛事,融合休闲与历史体验。交通便利,地铁及JR直达,天守阁开放时间随季节调整(通常9:00-17:00),园内设施齐全,兼具无障碍服务。作为大阪“城市绿洲”,这里既是追溯日本战国历史的窗口,也是现代都市人亲近自然的理想之地。 附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
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供奉着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日本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三万名台湾高砂义勇军等日本兵。 靖国神社由1869年明治天皇下令建立的“东京招魂社”发展而来,只祭祀为天皇尽忠而死的人。通过将死者的灵位不分生前军衔等级平等地供奉起来,达到安抚亲人、动员战争的目的。靖国神社由鸟居、神乐殿、社务所、支社神殿、拜殿、游就馆、围栏等组成。占地10多万平方米,是日本近代史上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 1931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以后,参拜靖国神社就变成了一种“超宗教”的国家祭祀活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宗教理由为借口,拒绝参拜。凡是在战场上丧生的人,入祀靖国神社以后就变成了“护国神灵”,受到众人的参拜。任何无名小卒一旦变为“护国神灵”,就可以得到天皇、大臣的参拜。 靖国神社已成为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活动的大本营,在那里经常举行针对日本和平反战力量的各种集会和活动,特别是每年的8月15日前后,众多的右翼分子集聚在靖国神社内外企图复活军国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