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4|回复: 6

【德老话常德】我们的学校我们的上学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上学路
                周玉连
      六十年代末,我们葵花村的小朋友上幼儿园,就是在各自的队屋里上课,没有正规的课桌,我们就在家里搬一把高一些的木凳和一把矮凳子坐着听课;黑板呢,就是队物的大门,没有老师,没有课本书,就是葵花五队的一个妇女队长教我们写字识字、唱红歌。
      学生操场就是晒谷的晒场,有稻晒的时候,我们还得帮忙逐鸡赶鸟和翻晒。上课时,老师用粉笔在队屋大门上写字,我们就把本子和铅笔放在高一些的木凳上跟着写。老师写的字不规范,我们的字也不咋样。我们没有正规的作息时间,下雨呆在家里玩,晴天才上学,我的上学路约百米路程,走过门前的一条山路,上个小坡就到了。一路上,小青松向我点点头,小鸟唱几句动听的歌。通过一年学习,还是跟着老师认识了二、三十个字(当然也会写字)唱会了几首红歌。
        次年上小学,我就要步行三里多路程。晴天还好,一到下雨天,泥乱路滑,黄泥沾在鞋底上,重重的,走得两腿疼痛。上一年级时候,春天涨水了,一米多宽的水沟,浑水从五、六米长的独木桥下冲击下来,速度之快,低年级的学生手脚并用,从独木桥上爬过去,高年级的则撑着竹篙子跳过去。有时候,老师把裤管挽得高高的背着小学生过去……
       我们的教室是一栋土砖青瓦房,课桌是土磴子,上面放一块宽一米、长六米的木板,木板下面是四个凳子(是四个学生的座位)成排放着,一个教室容纳几十学生。大家都用纯乡亲,包括(民办)教师讲课,倒是有些亲热感。
      上课铃声一响,我们从操场上跑步进教室,背后尘埃萦绕。下课了,我们跳绳踢毽子,扬起好高的尘,土地板、土操场就是这个样。我们的课程就是语文和数学,作业不多,压力不大。放学回家路上,大家沿途采摘金银花、扯卜公英交给父母换点小钱作零花钱。
        上小学的路上,我们只见过大人交粮谷用的独轮木推车和两个轮子的人力拉的板车,至于吉普车、手扶车及大型拖拉机及小车之类,读高中时,才亲眼见过。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从葵花五队到白衣中学,途中没有班车,虽寄宿学校,但两周要回家弄米、包菜,还得翻山越岭,步行二十多里路程,我们几个同路的同学奋力赶路,无心观景,常常两头摸黑,父母打电筒在路上接人。
      1989下半年,五岁的儿子在银河小学上幼儿园,笔直的公路上常有手扶车、拖拉机和吉普车及小车行驶,田里有铁牛奔跑。大人们骑单车、开摩托车接送孩子,还有开小车的,平坦的公路,一望无际的田野,四季幽香扑鼻。
       次年的九月,儿子在中心完小上一年级,出门上宽阔的水泥路,过烽火大桥,经烽火街道,就到了中心完小,校园里的教室、操场都是水泥地板,即便是雨天,也不沾半点泥。要是懒得走路,租用私家车或是乘路过的客班车,花上一元钱,直接到家。
        附近几过村子的学生都在这里就读,一到六年级,好几百人。早晨从四面八方走来,街道两旁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有诱惑味蕾的零食;更有热气腾腾的美食。特别是赶集的日子(一月有几次)街道上人山人海,商品密匝匝的,摆满两边街道,孩子们上学的路,很是热闹呢!
       中心完小的教师,都是大专以上学历,若大的校园,一栋栋红砖清瓦坐落于此。教室内窗明几净,座位、学生服装都是统一的。建校,国家出资,学生一期的学杂费才几十元。
       六年学习时间很快结束,儿子以全校最优成绩考上初中。本该是在县城上初中的,想到附近将军山脚下的烽火中学教学楼、教室及校景也好,老师也跟我们很熟悉,而且烽火中学离中心完小很近,熟人熟路,这样,儿子就留在了烽火中学读初中。烽火中学教学仪器齐全,实验室、蓝球场、排球场、食堂和宿舍等样样俱全,校园的花草树木,常送清香。
       烽火中学教师德艺双馨,这里培养出很多优秀学生,我的孩子中考全校第一名,以优异成绩进入临澧一中重点班。
       临澧一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府,省级重点中学,大多农村的孩子从这里走向大学,改变命运。这里的教学楼、教室更是宽敞明亮,教学仪器、图书馆等一切设施齐全。篮球场、足球场、跑道、凉亭花园应有尽有。四季树木郁郁葱葱,花儿争奇斗艳,馨香无比。从我家到临澧一中,出门乘班车,十多分钟就到校。
       儿子读高三时,中心完小、烽火中学一并迁到烽火乡政府附近。2004年,临澧一中又重新建校,新的校园更俱现代气势、更美!老家周边的环境,日新月异,烽火观音庵,一座座新型楼房(民房)拨地而起。儿子上大学的时候,百分之九十的乡亲住进楼房,一个千把人的村子,家家户户水泥路连通,而且部分农户有了小车,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而作为县城的临澧,高楼大厦,车辆奔驰,上学的路,更是美丽无比。
        2013年,一条高速公路穿过葵花五队,站在大哥的家口,便可到无数车辆在高速路上奔驰。2014年,高速公路穿过烽火,又一座现代化的桥梁立于道水河之上,非常漂亮!从武汉市到观音庵老家,如果乖大巴车,五个小时到达烽火街头,多方便。
        我的孙子上幼儿园、上小学,校车代步,武汉市的校车来往准时。不管是老家的子孙后代,还是住进城市的乡亲们,生活条件好了,上学,大多用车代步!翻山越岭,走泥巴路,已成为过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大成 发表于 2025-4-1 18:42
为您点赞!

谢谢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0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浮山松 发表于 2025-4-2 08:19
学习点赞佳作!

谢谢秘书长支持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2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点赞周老师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老师好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4 23:33 , Processed in 0.0381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