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63|回复: 4

常德米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8 12: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德米粉
    一是常德乃至湘西北地域多数人民日常不可或缺的米食品之一,历史悠久,产生于明代,发展于清代,盛行于当代;
    二是回汉两族同胞共同创造的饮食文化成果,素有传说“汉民造粉,回民佐料”,形成以牛肉为主多种佐料相融为特色,适合各类人民口味的特色米粉;
    三是吃法多样,有汤粉丶炒码粉丶炖粉丶干腌粉丶免码粉。盖浇有牛丶羊丶鸡丶猪肉类及三鲜丶素菜粉等等。
    四是常德形象的一张特色名片,盛誉远播。前任市长陈君文代表常德夺取优秀旅游城市名称的重要内容被评委称赞为米粉美食之乡,马季说相声也赞扬常德米粉,游客来常多求吃上一碗常德米粉。金健米粉公司机械化生产的袋装保鲜米粉,味道鲜美,食用方便,不仅销往国内,还远销欧洲,名扬海外。
    鉴于以上特色,应申报为常德"地标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16: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特色的地方风味,值得申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8 18: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到米粉二字就会想起“七圆地还是七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7 08: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任振敏 于 2015-10-27 08:26 编辑

            作为澧县人,我们小时候把津市当作大城市,有一个笑话:“我有一个远大的理想,长大了当一个皮匠,好住在津市街上。”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津市水运地位的丧失,澧县与湖北陆路交通的畅通,津澧两地的繁荣程度发生逆转。现在竟有人说:津市街上的人没有澧县街上的车多。我们澧县人似乎自豪得很。可是一到长沙就有一件事让我们有点难为情。那就是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挂着”正宗津市刘聋子牛肉粉馆“招牌的小吃店。走进店门和老板交谈几句,就知道老板不是津市人而是澧县人,与津市刘聋子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在长沙,我只发现澧县人冒充津市人,还没发现津市人冒充澧县人,这对我的澧县人自豪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澧县牛肉粉冒充津市牛肉粉不违反现在的法律条文,如果正式申请”地标产品“,会不会有”常德牛肉粉“与”津市牛肉粉“之争的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9: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登山,各凭手足,能者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1:06 , Processed in 0.0324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