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汉平 于 2025-7-6 10:33 编辑
[德老话常德]征文 浯溪河战斗(四) 扩红筹饷忙
桃源县俗称湘西“门户”,是省内最早卷入大革命浪潮的一个大县。省立二女师的学潮(贺龙元帅回忆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就在此校)和县域内如火如荼的农运丶工运丶妇运更是在省里闻名; 尤其陬市丶漆家河之间畲田青龙寺成立了湘西北第一个徐溶熙苏维埃红色政权惊动市丶县內外……所以,接受红军的到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红二丶六军团乘浯溪河胜利大捷之威,攻占了县城丶陬市丶漆家河丶常德的河洑之后,除了一方面在桃源一带探视中央红军动向和待令外,马上围绕六件事开始投入了扩红筹饷行动: 一.继续骚扰敌军。红军对于龟缩在常德城内的罗启疆残部和刘运乾警备部队,不时派出小股人员进行骚扰游击;或出没在城外,作出攻打之势……弄得敌人不知所措,惶惶不安,紧闭城门不敢出。 二.开监放人。红军毎逢攻占每一地,即从监獄中放出受害的贫民百姓。如进驻县城后,随即打开县监獄,救出了地下党员潘道烈和数十名无辜群众。 三.严惩恶霸。红军对于在地方一贯鱼肉百姓,为非作歹,坚持反共的的恶霸和坏分子,坚决给予镇压。在灰溪河,红军就处决了极其反动的甲长郑启林和狗腿子丶保丁全克振; 在浯溪河逮捕了曾为罗启疆反动部队带路的大地主熊邦清,在县城逮捕了一贯欺男霸女的大资本家皇甫大少爷,两个坏分子最后在永顺塔卧被处决; 在漆家河的麻溪桥,红军召开了公审大会,处决了冒充红军丶干了不少坏事的流氓地痞姚三佬。 四.捉拿“肥猪”。红军进入桃源县境后,沿路清查各地的土豪劣绅,将其捉拿。对于其中罪恶不太大的,则规定其家属用“光洋”赎回。在三阳港,就抓拿了公开辱骂红军的米行老板娘陶么妹,她儿子李单甫用四十块光洋将其赎回; 在漆家河,红军捉拿了地主易和美的儿子,最后用二百两银子将其领回; 在理公港的小河口,红军将地主胡伯迁的老婆捉去后,胡伯迁用三百块光洋才将其赎回。 五.开仓济贫。红军进驻县城后,即将富商的财产没收:打开积谷仓,将谷廉价卖给穷人; 打开盐仓,将盐廉价卖给穷人; 打开当铺,要当主领回所当物品。驻扎陬市的红军没收了大地主姚湘生和富商罗桃倌丶王加立的全部财产,把他们的粮食丶布匹丶衣物救济散发给周围穷人; 打开陬市铲共联防主任杨怀春的当铺,要当主凭票领回所当之物。 六.开展宣传。自从贺龙在慈利县凉水井凭两把“菜刀”闹革命,扯起了队伍並改编称红军后,就被国民党反动派丶地主豪绅污蔑红军“杀人放火丶奸淫掳掠丶共产共妻”,在群众中造成了一种一听到红军就害怕的错觉,因此,红军毎到一地,就召开群众大会,向群众宣传红军的性质——是穷人的子弟兵,是为穷苦人谋幸福丶求解放的队伍。在宣传我党反蒋抗日的同时,红军处处用实际行动影响群众,宣传和发动群众……红军所到之处,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加之贺龙同志过去曾多次到桃源从事过革命活动,在群众中对他传颂有很多如“贺龙桥”等的传奇故事。离红二丶六军团指挥部不远处的沅水河畔的“红军码头”,更是当年附近百姓对当地红军的所作所为的一种敬赞。 很快,国民党反动派丶地主豪绅的污蔑谣言破产了。红军在浯溪河大捷后的仅仅十余天内的扩红筹饷的行动中,得到了桃源县境内各处群众的积极响应。短短的时间,就筹集军饷百万余块银元; 全县参加红军队伍的工农子弟有数千人。解放后尚健在的就有不少老红军如刘玉廷(黄石人) 丶胡伯溪(漆家河人) 丶朱启坤(芭茅洲人)等。朱启坤家中至今还保存着当年红军用的一面党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