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我市地方产品与文化对接的建议 常德市经信委: 我是土生土长在常德城区,退休前从事工业经济技术开发的工程师,退休后从事常德本土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研究的72岁老人。为了放大常德的城市价值,弘扬常德的地方产品,进一步打造本土文化氛围,推动我市的经济与文化对接,提升我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厚度。今提出此建议。 我知道:常德是个举世闻名的烟都、纺城、酒乡、茶山,以及“洞庭湖的鸭子多得没人管”的鱼米之乡。所以我们认为可以利用常德河街这个平台,作为对外展示我市经济发展和文化厚重的窗口。让中外游客来到河街后,既可比较全面地了解常德的地方特产和常德的文化,又能将常德的特色产品和常德的记忆带到全国,带到海内外,从而名扬天下。 我建议:由常德市经信委牵头主办,商务局、农业局等局协办,在河街兴办以下几个项目: 在河街由常德烟草公司主办,常德卷烟厂协办一个展示烟都的窗口。前店专售常德生产的各款“芙蓉王”牌香烟。烟盒上加印“常德河街特供烟”。作为游客的纪念品加价出售。中店为介绍我市烟草历史发展的展览馆。店后为从前的老式制烟设备和现场制作雪茄烟。 在河街由德山酒业和武陵酒业分别兴办一个展示酒乡的窗口。前店售卖各自生产的德山酒和武陵酒。包装上加印“常德河街特供酒”。作为游客的纪念品加价出售。中店为介绍该企业酿酒的历史发展展览馆。店后为一个小小的古法酿酒糟坊。 在河街由纺织、轻工行业兴办一个展示纺织产品的窗口。前店售卖汗衫、丁恤、湘绣、旗袍、纸伞、雕花床、文房四宝等纺织、轻工产品。产品加印“常德河街纪念”。作为游客的纪念品加价出售。中店为介绍我市纺织、轻工产品的历史发展展览馆。店后为现场缝制旗袍,制茉莉花床、制纸伞作坊。 在河街由产茶、制茶、酱板鸭,麻辣肉行业依样画葫芦,兴办各自的前店后作坊,展示销售我市各款清茶、红茶、酱板鸭和麻辣肉等产品的窗口。 我认为这样充分利用河街的平台,可以促进常德的经济发展,展示本土的文化,又能大大提升常德的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