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70|回复: 24

县三中两年读完六年书:我在“文革”读中学(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0 06: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澧县三中迎来中学的春天;两年学完
六年中学课程,梦溪中学高中部发给毕业证


      (接前文)

      所谓县三中,是原县五中升为高中后改的名字。值得庆幸的是,在这里我们度过了中学的黄金时期,尽管“ 左”的影响依然存在,后期又受到“两个估计”的干扰,但和前几年相比,还是久旱逢甘露,我们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72年1月3日,我在这里高中毕业。毕业前半年学校已改名梦溪中学高中部。录取通知书是澧县三中,毕业证却是梦溪中学高中部。

u=2947792391,625179165&fm=26&gp=0.jpg



       1970年元宵节后,我和刘传元同学相伴去三中,过雷公塔在涔河南岸遇上歇脚的谢承力同学。约下午3点钟我们三人到达曾经耽误我一个学年的母校。今非昔比,学校欣欣向荣。热烈欢迎新生的标语,整洁明亮的校园,有条不紊的报到程序,齐全且透着墨香的教科书,和蔼可亲的老师,春风满面的同学,扎实繁重的教学计划,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教学乱象已成历史,紧张而刻苦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有趣的是,学生仿部队建制,1、2排是高二,高一新生分为3、4、5排。我和谢承力同学分在3排,并同床一直到毕业。3排先后经历了三位班主任,孙逢显老师不到两个月,刘家义老师一年有余,教数学课的易继芳老师一直到我们毕业。
      有独无偶,谢久安校长从我们公社中学调任三中校长,因健康原因不到一学期调离。佘玉明校长在我们毕业的前几个月也调回了他老家石门县。汤道金老师仍然是教务处负责人。还有语文老师龚光美、政治老师王淑兰、英语老师孙登泉、物理老师张儒坤、化学姜先洪,潘宜元老师也偶尔教过我们的语文课。
     这两年,是全面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的两年,既学文,又学工、学农,还学军。学文的任务十分艰巨:两年时间要完成初、高中六年的课程。从1966年下半年到1970年春,读初中四进四出,一晃快4年,所学无几。学校先用一个学期集中补习初中课程,然后攻读高中课程。
      由于新三届和老三届初中毕业生集聚一班,知识参差不齐,施教很困难,教学进度也相当慢。我的语文勉强还过得去,数学、物理、化学有起有落,总算没有不及格的;但英语课糟透了,第二期好不容易记熟的一百多个英语单词,暑假里却全部丢在家乡稻田里了。
     课本都是试用教材,扉页是毛主席语录。
     语文课的政治色彩较浓,除大量的毛主席文章外,还有鲁迅杂文和报刊上的时事评论等,古典文学几乎没有。不管讲哪种课文,毕业于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龚老师都眉飞色舞,口若悬河、抑扬顿挫。早自习叫“天天读”,读毛主席著作,要求雷打不动。这对语文课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政治课没有课本,教学内容紧跟政治形势。先是讲党的十次路线斗争,“九一三”事件后又加上一次,共十一次。然后,是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
     学校组织我们去湖南拖拉机制造厂,分别下到六个车间当工人半个月,拜工人为老师,各学习一门技术。我去的车间里有钳工、车工和锻工。锻工很累,车工很细,钳工很脏。短时间的学习不可能掌握什么操作技术,但了解了拖拉机生产流程,体验了工人师傅的艰辛。学校还组织我们去湘澧盐矿采矿基地考察并亲自参加劳动。
      开了农基课,并有教科书,但几乎没上课,主要种好学农基地。每班十来亩,种蔬菜和油料作物,从耕种到收割一条龙包干负责,每周劳动两个半天。假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也是学农的重要途径,每期开学时必须向学校送交由家乡生产大队盖章的学农证明。
      学军。请解放军来学校对我们进行了半个月的军训;组织实战拉练三次,或风雨交加,或烈日炎炎,日夜兼程一百多里;至于突然深夜全校紧急集合执行紧急任务有多少次,已记不清了。


u=4090437664,2080809438&fm=26&gp=0.jpg



      这两年高中,和前几年比,也是我学生时代吃苦最多、素质全面提高的两年,我既要跟上课程保持中上成绩,又要完成相关社会工作。在若干社会活动历练中,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编辑能力不断增强。
      3排排长(班长)谢承力,赵克勇学习委员、赵素媛文娱委员。团支部书记曾光兰。有全校学生组织,第一学年叫战士委员会,主席是4排的陈明益同学;第二学年恢复学生会,主席是5排的谭徽林同学;这两年我都任宣传部长,主办黑板报和墙报,负责学生广播站和校宣传队的组织工作。由于工作量大,又怕影响他人的功课,具体工作都是自己动手,牺牲了不少的自习和休息时间。
     黑板报办在教室的山墙上,8平方米,每两周出一期。策划、约稿、集稿、审稿、排版、插图,我唱主角。誊写的有毛松柏、雷学舫同学。报头是一条体现本期内容的最高指示;每篇稿子都有毛主席语录;花边是一色的红五星、小红旗和向日葵;插图也多是革命纪念地或工农兵造型。
      中午,同学们刚端起饭钵狼吞虎咽的时候,我们的土广播站响起来了。“同学们,澧县三中广播站,现在开始第一次广播!”土喇叭里飞出赵素媛同学清脆悦耳而又抑扬顿挫的涔水普通话。广播站中晚餐各一次,广播好人好事,播送报刊重要文章,两年如一日。且不说每天至少要十多篇稿子,组稿如何艰难,改稿如何费劲,播稿如何枯燥,仅就每天两次在饥肠轱辘的时刻,在饭香扑鼻的食堂大厅里,驻足一刻钟,看着别人狼吞虎咽,就让人够受的。为了集稿,我们建立了通讯员队伍,每排(班)两人,每天必须交两篇以上稿子,没有好人好事就交学习心得、诗歌、抒情散文。周公布,月评比,期总结。把优秀通讯员事迹在广播里和黑板报上表扬,介绍给团组织优先入团,推荐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
     没齿不忘素媛大姐同学对我工作的理解和鼎力支持,没有她,我的宣传工作至少广播站就坚持不下去。她和我都是3排同组,有一年时间她就坐在我前面座位,我忙的时候,收来的稿子就塞给她修改定稿,平时也提出不少的好的建议。她既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又是校宣传队主力队员,还要每天去食堂广播两次。
     比起广播站、黑板报来,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就不能等量齐观了。主要原因是严重缺乏导演人才。其实,为排好革命样板戏,我们下午步行往返30多公里,到县城影剧院观看《沙家浜》,凌晨1点才回到学校。
     有一次演出,胡成兰同学兴冲冲地跑到台前,运足底气,以涔河塑料普通话报幕:
     “下一个节目,三句半——五七指示就是好!”转身跑回在台上“扑通!”一跤。台下哄堂大笑。还有俏皮的同学大呼:
     “嘿,下一个鸡母:三斤半!” 会场上又哄堂大笑。
     这出折子戏至今在同学们中传播。

u=929740145,452253394&fm=26&gp=0.jpg



      那时读书便宜许多。高中每期学杂费和生活费差不多只40多元,外加每月29斤大米指标。当时小菜每斤都只2、3分钱,稻谷每百斤牌价9元5角、市场价15元左右,猪肉7毛4分1斤。每期开学前,我和父亲从家里给公社粮店送去两百来斤稻谷,换成大米指标130多斤转给学校当地粮店,换回的现金20来元就成了学杂费的主要来源。
     便宜归便宜,但伙食不敢恭维。每天三餐饭,一周一次荤。8人一桌,一餐3两米饭,3个少见油花的大锅菜,大多是萝卜、白菜、南瓜、腌菜、米豆腐之类。开饭铃一响,同学每蜂拥而至,迅速将三钵菜均匀地分到8个饭钵,8双筷子风扫残云。饭后总有那么几位同学,在饭厅流连往返,巴望从菜钵里、饭桌上发现什么,哪怕是一片菜、一粒饭;还有那么几位,一双双谗眼,直瞪着那些加餐后仍吃香喝辣的富裕同学。
      十七、八岁的青年,每餐吃3两米,根本不能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虽然学校可以加餐,但谈何容易?那几年,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缺陷,粮食相当紧缺。就在我读高中那两年里,家里连续超支,每年缺半年的口粮,但家里还是千方百计保证我每天加三两饭,邀同学合作,中、晚餐各分一钵。星期天也去街上吃一碗米豆腐。
      吃米豆腐的钱是变通来的。大姐三儿两女,自己还不够吃,也节省自己,给我几次米。小姐姐家里稍好点,有几次回家都绕路去她家,先美餐一顿,然后带回七、八斤大米,以两毛钱一斤的低价卖到街上,这样吃米豆腐就有了钱。
      涔河北面的梦溪镇仅一条街,三块青石板由东向西从街道中延伸过去。街上的饭店、小吃部早已记忆模糊,只有那家米豆腐店历历在目。从学校出发,走过石拱桥,沿河边那条小路,向西走一百多米再上街,左边就是我经常光顾的家价廉物美的米豆腐店。
      在一间木板房前,屋檐下烧着一个藕煤炉子,一口铁锅冒着热气,一张小桌上有序地排列着碗筷、砧板、酱油、辣椒末、香葱和油盐。绿黄色的米豆腐在桌边水桶里静静地躺着,晶莹剔透,惹人口水。
      “同学,吃碗米豆腐吧!昨晚打的新鲜米豆腐呢!”女店老板递上木凳,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边立即摆开了操作的架势。
      我就是为一碗米豆腐而来的。老板麻利地将一小块米豆腐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块,随即轻轻地放入早已沸腾铁锅中。当碗中刚配齐佐料时,锅里已经翻滚了。
   (待续)

  前文地址链接
    公社农中一个月我在“文革”读中学(1)
    澧县二中不足三个月我在“文革”读中学(2)
    火烧牛皮回头卷:我在“文革”读中学(3)
    五中晃过一年再遇火烧牛皮:我在“文革”读中学(4)
    辍学九个月的意外精彩:我在“文革”读中学(5)
       公社中学饱读三个月:我在“文革”读中学(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07: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军。请解放军来学校对我们进行了半个月的军训;组织实战拉练三次,或风雨交加,或烈日炎炎,日夜兼程一百多公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08: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艰难的岁月,勤奋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09: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会长的中学时期可谓是一段传奇!
恭贺.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09: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17-6-20 07:05
学军。请解放军来学校对我们进行了半个月的军训;组织实战拉练三次,或风雨交加,或烈日炎炎,日夜兼程一百 ...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09: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7-6-20 08:02
艰难的岁月,勤奋的精神!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09: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巧中 发表于 2017-6-20 09:09
毛会长的中学时期可谓是一段传奇!

传奇!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10: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艰难困苦难忘的高中学习岁月,勤奋拼搏奋发的学习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11:5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大作,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15: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17-6-20 10:26
艰难困苦难忘的高中学习岁月,勤奋拼搏奋发的学习精神。

谢谢!高中读完了故事也说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2:29 , Processed in 0.04388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