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75|回复: 14

壶瓶山与蒋介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1 11: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壶瓶山与蒋介石

编辑:孙昌喜 日期:2017-06-12 11:01:42
名缘“介石”
壶瓶山是湖南境内最高的山,近几年才出名;蒋介石是名满天下的中华民国大总统、原国民党总裁。老蒋从大陆败走台湾,压根儿终生就没有到过壶瓶山,壶瓶山关他什么事,他与壶瓶山有什么关系?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蒋介石何许人也?姓蒋名中正,字介石,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及军事家,中华民国陆军特级上将,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逝世于台湾台北的士林官邸。当今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恰恰是尽人皆知的“介石”二字从何而来、因何而起,至今鲜有人知;且“介石”之名源起壳瓶山、出自“泥沙河”就更没有哪个晓得了。
说起这件稀奇古怪的事儿,还得从孙中山的得力干将、首届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林德轩讲起。林德轩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石门人,字道盛,号伯仙。光绪三年(1877)农历四月十六日,生于新关莫家塌,光绪十五年(1889)12岁时过继给泥沙狮子溪的族伯为嗣,在山青水秀的泥沙河畔度过了他的少年岁月。年少时就读于私塾,从师于姜子牙后裔姜茂斋,课余习武学文,喜驰马使剑,学得一身功夫。他文武兼备,性情温厚,豁达大度,少年时便有经世之志。曾任湘、鄂边督办。先后争取湘督赵恒惕部下四个师中的唐生智、贺龙师响应北伐,后被追授国民政府陆军中将。 1928年5月9日病逝,享年51岁,现安葬于二都天供山。林德轩早年供职于在孙中山麾下东渡日本期间结识蒋介石,曾经过从甚密,以兄弟相称。蒋介石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是结识林德轩以后因“石”结缘,才有“介石”之名。老蒋一代枭雄,命运跌宕起伏,雄起于大陆,亡命于台湾,却是“成也介石、败亦介石”;名本无错,与“石”有关。
奇石来历
“介石”本是“石门”境内的一块石头,出自于石门人林德轩之手。林德轩赠石之后,老蒋才弃本名“瑞元”,以“介石”为字称之。一块名不见经传的泥沙河里的石头,是如何落入林德轩之手,而又为聪慧一世的蒋公所喜,命之以名且载入史册的?说起来神乎其神,但又不得不信。其中的天机奥妙,科学无法解释,我只能说是机缘巧合了。
农村里有句老话,叫做“男儿十五立父志,女儿十五掌家志”。旧社会男孩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早就谈婚论嫁了。林德轩出身世家,生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身材魁梧、气宇轩昂,那真是少年英俊、一表人才。在泥沙狮子溪那块天地是点起灯笼难寻、打着火把难找的主。不到十五岁就有十里八乡的有女之家托人前来提亲说媒。有道是“高山出好水,好水育美人”,泥沙河畔的美女却又多的是。林德轩胸怀大志,其族伯眼光独到不俗,百里挑一选中了附近如花似玉的贺家女儿贺光昭,林家上下皆大欢喜,林贺两家常有来往、互为上宾。
1894年初夏,林德轩十五岁那年,丈人登门来访。为款待稀客,伯父(即父亲)从书房叫出林德轩,高兴而得意地吩咐道:“伯仙啦,你丈人来了要搞点新鲜菜,你下河去摸两条鱼来看得。”言下之意一则显哈儿子的本事,二则融洽一下翁婿关系。丈人吃女婿摸回来的新鲜鱼,肯定是别有一番滋味与欢喜。林德轩二话不说,扯腿就往河里跑。时值春末夏初,水波不兴,气温适宜,河水清澈见底。林德轩“近水知鱼情”,对狮子溪河道上下了如指掌,轻车熟路找了个“码头”下水,在一片三石相挨有隙的地方,虎腰微躬、两眼向上、耳根左低右高,蹑手蹑脚慢慢向水下岩撒轻轻摸去。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居然手到擒来摸上来三条巴掌大的小鱼,一一用细长柳枝串好。心想“打碗鱼汤应该差不多了”,怕家里客人久等,正准备离河上岸,没想到脚下踩到一块石头,倏地一下一屁股坐到了水里,一下子湿齐了裤腰,好不容易摸到的几条小鱼失手掉下被暗急河水冲得无影无踪。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双手摸起脚下那块石头正要狠狠地摔出去出口恶气,捡出水面一看惊呆了:那石头似乎面带微笑,十分亲切。他用手浇水洗去糊在表层的细沙,一幅白底青色的行草“介”字浮现在他的眼前。他抱着这块石头上岸,脱下湿漉漉的裤子,把石头放在身旁,躺在岸边眯缝着双眼,不知不觉坠入梦中。恍惚之间不知何时一个颇有仙风道骨的银发白须老者,一脸慈祥站在他的眼前轻声吟道:“猛水高涨我变身,岁月厉练聚神能,今世巧会贤能者,便把神能现世真。尔后若做天下事,须拜子牙后世孙,草民藏戊百里外,文而有武指路径。切记,切记。”说完对着他的面颊长吹一口气飘然而去,林德轩打了一个喷嚏猛然惊醒。反复吟诵梦中所得诗句,不敢丝毫忘记。稍稍停顿了一会儿,才穿着一身半湿半干的衣服,抱着那块石头悻悻而归。
待他回到家中,伯父与岳父早已酒足饭饱,正在堂中东扯葫芦西扯叶,说些趣闻轶事。见林德轩抱块石头回来,颇觉奇怪,也忘了要他下河摸鱼的事。几个人反复观赏石头,又听了林德轩所说的梦中赠诗,觉得这块石头非比寻常。岳父虽然只是粗通文墨,却精明过人,居然勘出诗中名师就是文武兼备的武师姜茂斋。于是两亲家不约而同一拍即合,便先行托人捎信送礼,尔后亲自登门,送林德轩拜姜茂斋为师。这一拜,拜出了石门当时独一无二的一代武将、中华民国的开国元老。林德轩携石远行,视为至宝,后随孙中山南征北战、东渡日本,石不离身。
赠石扬镳
林德轩20岁应试澧州,考中武举,21岁赴武昌府文学堂深造,22岁入湖南弁目学堂(后改讲武学堂)学军,立志救国救民,文武兼修。光绪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德轩先后在长沙、奉天任新军排长、管带、协参领等职。光绪三十年(1904),调任四川新军协统。赴川途经长沙,会见华兴会首领黄兴、宋教仁,与之商讨革命大计,随即参加革命活动,并与刘复基、胡有华等联络会党,壮大革命力量,准备武装起义。因事泄流亡日本,会见孙中山,深受嘉勉信任。次年(1905)8月,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林德轩成为首批会员。因蒋介石深受孙中山器重,林德轩亦对其青睐有加。东渡日本期间,两人相识,互相仰慕,猩猩相惜。林德轩爱蒋之才,对其寄予兴国之厚望,故将灵石至宝送蒋,并赠诗一首:“天地有灵性,介石生壶瓶;手摸介石面,富贵随你行”。蒋回诗曰:“长兄赠灵石,中正受若惊;天地人和贵,从此介石称”。自林德轩赠石以后,蒋中正便以“介石”为字,不再使用原名了。
民国十四年(1925)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蒋介石得“石”(势)以后,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大屠杀,清洗共产党人,林蒋之间初生嫌隙;1927年12月1日,蒋与宋美龄女士于上海结婚。国民党四中全会预备会议决议请蒋复职,并负责筹备四中全会,蒋返回南京就任国民党总裁、继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与林德轩的交情逐步淡薄、渐行渐远。林德轩1926年1月当选为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同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他先至湘鄂,设秘密机关,争取唐生智师、贺龙师响应北伐。林为国民革命积劳成疾,无钱医治,得贺龙等友人资助才赴南京就医。1928年5月19日病逝,年仅51岁。死后丧葬无资,得友人呈请政府批给治丧费,派员襄助丧事,才得以建墓于石门二都天供山,后被追授为中将。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从重庆返都南京时将灵石丢失,随后连走麦城、败退台湾,在台临终弥留之际不禁仰天叹息:“介石在身边,不会来台湾”。可见壶瓶山“介石”之于蒋,犹如《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口“宝玉”一样,是万万不能丢失的。目前,此介石隐身何处,还是一个谜,惟愿有缘者得之。
     (本文由李育举先生提供素材,成文于2017年6月11日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1 1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壶瓶山与蒋介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1: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传奇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1: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传奇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2: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掌故,增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3: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似传说,却又真真实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6: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传奇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6: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石,读音为jiè shí,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操守坚贞,也可以指碑石。
(1).谓操守坚贞。语出《易·豫》:“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宋书·谢灵运传》:“时来之机,悟先于介石,纳隍之诫,一援於生民。”《北史·隋本纪下》:“岂美璞韬采,未值良工;将介石在怀,确乎难拔?” 明 陆采 《明珠记·珠圆》:“义士施偷天之计,郎君秉介石之心。”
(2).碑石。 唐 上官灵芝 《王居士塼砖铭》:“迹往名留,不刊介石,孰播徽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8: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石已逝,文化不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8: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17-6-21 16:04
介石,读音为jiè shí,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操守坚贞,也可以指碑石。
(1).谓操守坚贞。语出《易·豫》: ...

这才有文字据!可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30 02:49 , Processed in 0.0352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