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说,老一辈的县领导中有几个报告作的特别好,他们经常离开秘书写的稿子,涛涛不绝,极有鼓动力,我觉得张爱亲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 1996年春,我时任县委统战部部长,兼任第四届县政协副主席,为了有计划的培养非党青年干部,部里研究举办一个党外青年干部培训班,地点选在第一招待所(即现在的红都宾馆)会议室,计划三天时间,在培训班上有些学员提出了一些问题,讨论很热烈,我发现有些学员对某些问题在认识上有误区,如党外干部怎样发挥作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统一战线的工作等,我说请爱亲同志上一课,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我去请爱亲同志前还是心有顾虑的,一是爱亲同志自1992年11月县第十一届人大届满后已不在县里主要领导岗位上了,二是他长期身体欠佳,三是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还在交通水利的一线工作上忙碌。我想好了一个请老主席(他曾是安乡县第一届第三任,第二届政协主席)支持工作的由头,去了他的办公室,他刚在年前完成了大石公路接线工程的验收工作,我见他面显病容,看来很疲惫。我还是硬着头皮说明了来意,我原以为他会委婉推辞的,不料想他竟爽快地答应了。他向我了解了一些情况,问清楚了开会时间,他说要准备一下。 第二天上午/8点,爱亲同志准时来到会议室,随便找了一个座位,我请他坐到前台。我简短的向大家介绍了老主席的情况,老主席便开始了他的讲话。他站了起来,手里也没有拿稿子,开讲也没有说大道理和时髦话,他首先给大家讲了他年轻时的一个小故事,他说刚解放时他才十几岁,在农会跑腿(当通讯员),领导介绍他加入青年团,他说我不知道加不加得,我要问我的娘老子。会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他说这个事说明干部的成长总是有过程的。接着他毫不隐讳的讲了他曾经犯过“五风”的错误,受过很沉重的打击,挨整以后一度想回老家种老烟,他说是党挽救了他,使他迅速认识到我们的干部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的道理,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吸取了教训。使他工作作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每说一个事例,总是深入浅出、恰到好处地联系党的统战和培养党外干部的工作。 他一直站着讲了50多分钟,讲话不紧不慢,节奏感很强,音色有磁力,像是在拉家常。他的口头白是“我说”没人计算过他说过多少个“我说”他讲完后大家还沉浸在回味之中。我听过他许多次讲话,我觉得这是我听到的最刹瘾的一次。 (龙治云曾任安乡县政协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