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建议
一、请关注这样一批游离党员
汉寿县蒋家嘴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先后办起了县级“国营”的氮肥厂、纸厂、糖厂、棉纺织厂、黄麻纺织厂、苎麻纺织厂。到了八十年代鼎盛时期,产业工人合计有八千余人,其中大部分人的户口落在蒋家嘴镇。到了九十年代末期,这些厂先后破产。除原为厂级领导县里管分配外,其余的人员自谋职业、自找出路。在这些自谋职业、自找出路的人中,有不会少于200名中共党员。 历史的车轮又滚过了20年。如今,这些自谋职业的中共党员,年纪轻的已有50多岁,年纪大的有70多岁,还有少数人去世了。满了60岁的,大部分退休了;未满60岁,有部分人至今还在广东那边打工。没有外去打工的人中,至少有一半人的家庭未住在蒋家嘴镇了,但是户口仍在蒋家嘴镇。 我要向有关领导反映的情况是:这些自谋职业的中共党员在这20年中未参加党组织生活的大有人在,未缴纳党费的大有人在。 我为此提出的一个建议是:蒋家嘴镇的社区居委会要清查这些游离党员,一个一个地落实:继续愿意充当中共党员的,请补交党费,并通知他(她)们参加学习,过组织生活。搬离蒋家嘴镇居住的,要将其党籍关系转到他(她)们现在居住地党组织。 曾某还认为,象蒋家嘴镇游离党员众多的现象,在常德地区其它地方也是有的。
二、请县总工会发挥老劳模的作用
在谈此正文前,我要先发表一声个人感叹:设立老干部管理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发明、一大创举! 工会号称工人之家。——我看有点名不符实。我是常德市劳动模范,从1984年评选为“湖南省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后,从未参加过汉寿县总工会组织的诸如学习之类活动。当然,从最近四年起,我还是参加了两次全面体检(大概是两年体检一次)。我衷心感谢汉寿县总工会对我们老劳模的关怀。为了帮助老劳模更愉快地度过晚年,总工会还是可以做做更多的工作。这一点可否向老干部管理局学习? 老劳模中不少人还是有一技之长的。县总工会把健在的老劳模组织起来搞搞活动,对当地经济建设或许有帮助的。组织老劳模开展活动不一定要增加多少编职。例如,老干部管理局设有老年大学和各种各样的协会,天天都很热闹,都是退休了的老干部自己管理自己。 “建言”人: 曾巧中 联系电话:13077200421 家庭住址:汉寿县龙阳街道辰阳南路81号 所属组织:中共汉寿县龙阳街道护城社区 总支部委员会 本“建言”《两个小建议》发帖两处: 其二:常德正扬论坛“我畅谈.我点赞.我建言.我快乐”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