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老干网宣协会 田明时
连日来,烈日炎炎,气温接近40度,国网汉寿县供电公司毛家滩回维乡供电所电力职工,冒酷暑、顶烈日,为毛家滩回维乡群众解难,传为佳话。​
为变压器“体检”
早晨8点赶到供电所,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在斑驳的树荫下,太阳已然有些灼人。我们和所长袁传孝赶赴第一个目的地—— 高湖村1号台区,与安全交叉检查小组一起检查台区。不一会儿,检查小组两名成员张军和张友华骑着摩托车赶到。袁所长介绍,交叉检查已有一个多星期了,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员工相互取长补短;二是确保总保“三率”到位,预防外人触电事故;三是清查记录台区沿途树障及其它安全隐患,保证供电安全;四是维护用电环境。
张军对总保试跳并记录,张友华拿出一把卷尺,“刷”的一下,一手把卷尺从台架上拉长摁到地上:3.07 米,这便是变压器台架“身高”。张军解释道:“我们不光量‘身高’,前段时间还为变压器测量了‘体温’。怕对地距离不够出触电事故,怕负荷高,变压器‘罢工’”。
在台区检查的时候,袁所长还不时与村民打招呼,了解有关用电情况。不知不觉,到了将近十点。盘算一下,2个小时,6个台区,一天下来,差不多20个台区吧。整个供电所498个台区,2个小组也要将近10来天才能完成。
为养殖户解“难题”
毛家滩供电所管辖供电区域毛家滩乡民族混居,有回、维、苗、土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约三分之一。渔池养殖户多,挂钩用电现象较多。
“老乡,你们不能挂钩抽水。”供电所员工王辉在用绝缘杆取下挂钩线时,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从远处的屋内冲了过来。11点钟,和所长一起赶到田庄村,与“反窃查违”小组一起行动。
“老人家,你用电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违章用电、挂钩用电。这样挂最容易搞到人,命都会没得啦
“我也不想挂,但是隔家里两百米远,怎么搞?没办法,只有挂啰!”老人也有些无奈。
双方在渔池边经过半个小时的协商,老人同意王辉提出的租用临时用电装置的建议,事情才得以妥善解决。对于挂钩用电这些事情,袁所长认为,一是过去形成的陋习,与公安部门多次联合宣传,一起查窃电,但屡禁不止,有时,员工还受到安全威胁。仓库里目前还有收缴的20多个水泵。发生这样的事后,供电所一般教育为主,实在屡教不改的才收缴作案工具;二是服务方式还不到位。近年来尝试建立“便民用电箱”,有一定的效果,但没有普及。一个多小时就这么过去,两位小组成员回到车上,拿起矿泉水一通“咕噜”,显然费了不少口水。
与客户田间话“家常”
“请您不要湿手抽拔插头……”下午三点多,供电所宣传车上的小喇叭开始在西保村“广播”,一条条结合农村实际的夏季用电安全小知识来到了田间地头。
“夏师傅,你要注意,输送稻谷的管子莫伸高达,莫碰到电线达!” 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小组邓振伟看到正忙得欢的收割机,立马上前招呼起来。在这片稻田里,有一条三相四线从上面穿过,远远的看去,高高竖起的输送臂快要擦着电线了。
“哦,我那要注意,还真的没想到会碰到线呢。” 夏师傅从收割机上下来,一边向邓振伟表示感谢,一边查看上面的低压线,确认了输送臂与导线距离。
除了沿途宣传,邓振伟和陈新华还有一个任务。在将军村淘水组台区安装新的计量表计。下午正是气温最高的时候,头一钻到计量箱内,陈新华便觉得热气蒸腾,汗水淋漓。一颗颗汗珠从额头顺着脸颊、鼻尖流淌而下,背上工作服仿佛被水浸泡过,沾一块、鼓一块。
“陈师傅,今朝亲自出来?”
“陈师傅,天气热,搞清白达到我家里喝茶克,屋里一盏灯不亮了。”陈新华是所里的老人,过往的群众大部分都认识,开起了玩笑。
“要的。要的。搞清楚这里的事达就出!”陈新华笑嘻嘻的回谢。
表计安装很顺利,不到半个小时便送电。
一缕荷香扑面来,满脸疲惫随汗去。下午6点半多,走在回所的路上,清风伴着荷池中传来的一阵阵芬芳,让燥热的心得到安宁下来。屈指算来,“电骡子”们一天在这酷暑炎热中,几乎都是忙忙碌碌。袁所长介绍,迎峰度夏期间,从早上6点,甚至更早时间就开始工作,避免高温作业。晚上还要值班抢修,有时通宵达旦。目前还不是高峰期,8-9月份高峰期有时一天要抢修好几起,那时才是“电骡子”最紧张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