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5日上午。
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国徽闪烁,华灯辉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全国“扶贫先进个人”表彰大会隆重举行。有一位青春焕发、英俊潇洒的青年人披红戴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他,就是荣获全国“扶贫先进个人”、汉寿县“优秀大学生村官”、汉寿县“好青年”、省级贫困村军山铺镇老鸦塘村党总支副书记刘彪。
满怀憧憬 立志山乡当好“村官”
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
人生路上,有志者,一步一个脚印,迎难而上,奋力登攀,途中洒下青春的汗水、奋斗的足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刘彪出生在汉寿县百禄桥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的辛勤劳作,质朴的农民感情深深地感染了他幼小的心灵。从学生时代起,刘彪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毅力与恒心,养成了乐于吃苦、迎难而上的劳动人民优秀品质和性格。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动手、动脑与组织能力。
在读初中时,父母亲的亲切教育,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就使他深知,自己的人生还刚刚开始,不仅需要刻苦读书,而且更需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断锻炼自己,在精神与信仰的历练中得到升华。自己的人生需要丰富和超越,丰富是扩充自我的基础,超越是升华高度动力,挑战自我是为了明天的腾飞。为了这个理想,分分秒秒、点点滴滴的努力,无不是为壮大自己的人生结构,为自己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些年,刘彪他把知识的勤勉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将理想、生活、智慧、思想、信仰融合于执着的追求中:由此岸向彼岸乘风破浪。在学校读书期间,他是老师眼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同学们的眼中,他是热情自信的好朋友。学生时代的他,勤学苦练、成绩优异,逐步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2008年他考上了湖南怀化学院,在学校里,他刻苦攻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多次评为“三好学生”。2009年5月4日他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了班上第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因学习成绩优异,组织工作能力强,他被选为学院学生会主席,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
4年的大学生活一闪即逝。2012年6月刘彪从湖南怀化学院音乐表演系毕业,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汉寿人,他的梦想就是立志家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
2012年8月,他考取了汉寿县大学生村官岗位,被安排在军山铺镇月明山村工作,当上了一名村支部书记助理。满怀憧憬的刘彪初到月明山村时,才发现原来农村生活并不是他在学校想象的那样美好。为尽快实现角色转换,他暗下决心,要用最短的时间融入到农村这个大家庭中,先当村民再当“村官”。他从会议记录、整理材料、调查研究入手,从头做起,虚心向老支书、老党员学习。他通过半年多的走访村民组长、老党员、致富能手、困难户,对村里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对有困难的群众进行排忧解难。半年后,逐渐熟悉了村里的工作,和群众也走得更近了,关系更好更密切了。
2013年11月,他积极参与到月明山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去。从开始核对户口、学习村委换届选举法规,到推选新一届支部班子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大会。在此期间,他始终走到前面、不掉队,在上级领导指导下,和村干部一起工作,走在最前线。使换届选举工作做到了“快、好、稳”。在其他工作中,他也是说干说干,逐步地融入农村工作实践中去。各级领导及群众对他的信任认可,使刘彪感到非常欣慰。他逐步勾画着自己当好“村官”的梦想,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上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大学生村官。
心系乡亲,引领村民创业脱贫致富
当好村官,首先就要有服务农民的理想,千方百计引领村民创业脱贫致富。
发展才是硬道理,脱贫致富才是真本领。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为了引领群众创业脱贫致富,身为村官的刘彪从一开始就把群众装进心坎里。他于2012年底与村干部一起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现状,结合县、镇发展思路,提出自己的主张与想法。在一次“村支两委”会议上,他响亮地提出要针对目前不少村民劳动力外出打工,本村的一些水稻田出现了抛荒的情况,村里没有其他的实体企业,要想搞活经济,提高村民收入,还得在土地上大做文章。
于是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从2013年开始,他主动带头承包下村里1000多亩的水田,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水稻的创业路。他和村民签订了为期3年的土地流转合同,不仅每年给租金,国家粮食补贴全部给村民,而且还聘请村民到他的稻田里干活,按人均每天150元的标准发放工资。古人言,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2013年夏天遇到了大旱灾,水稻田因缺水减收或绝收,当年他亏损了40多万元,全家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乡亲们看到这样的情形,好心地劝刘彪放弃这个决定。村里有长者对刘彪说:“伢儿,你一个大学生,反正在村里也待不了多久,你亏了,咱村民的租金可以少收或不收。现在改弦更张还来得及!”
当时,刘彪不但要安慰家人,内心还要承担创业失败的压力,那段时间是他最难熬的日子。多少次他一个人晚上跑到水稻田里冥思苦想:“我的任务就是要当好村官,做发展的带头人,现在不但没有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还没有兑现土地租金,就这样放弃,岂不失信于民,今后还怎么在村里工作,怎么面对老百姓?!”痛定思痛后,他决定再干一年,于是在银行贷款20多万元,首先付清了租金和村民工资,兑现自己的承诺、维护自己的信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4年,他从头再来,从省城请来了水稻技术员,还聘用村里几个种植水稻的行家里手作为长期员工,在这一套固定专业班子的打理下,抓好播种、施肥、防病除虫、抽穗等关键环节,这一年他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平均每亩水稻利润有400多元,纯收入达50多万元。同时,还为村里30多名剩余劳动力长期提供工作,带动了农民就业,全年为100多名村民发放工资17万多元,帮助村里10户贫困户解脱了贫困,逐步走上了致富路。
倾情百姓,一心为了人民美好生活尽力解难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朴实亲切、饱含深情、温暖人心的话语,时常打动着刘彪的心。刘彪认为,要当好一个人民的村官,就必须时时刻刻牢记人民,不忘百姓、倾情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近五年来,刘彪在村官的位置上始终尽职尽责,千方百计为百姓分忧解难。他不论是在军山铺镇月明山村、还是在省级贫困村老鸦塘村任党支部副书记,总是以满腔热情投身到百姓的事业中去,以实际行动服务于每一位需要的人民群众。前些,这两个村村民群众反映道路,水利设施基础问题不少,刘彪便与村支两委成员一道四处奔波,求助资金达30多万元,先后为两个村解决4处道路不畅,3处水利设施老化的问题,人民群众拍手称好。
2016年,刘彪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民情民意,了解到10多户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困难,便带头捐资,结对帮扶,还组织发动党员、团员、企业成功人士捐款6万多元,帮助10多户困难家庭子女及时上学,安坐课堂。
每年春节,刘彪总是带头走访村里的五保老人和残疾特困家庭,为他们送上节日物资和慰问金,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老鸦塘村有一位失足青年,长期精神不振,生活也失去信心,刘彪得知后,先后5次上门,找他谈心,做思想开导工作,进行法律知识教育,鼓舞他重新做人。终于,在刘彪三番五次苦口婆心的开导下,失足青年李某终于开阔了思想,增添了重新做人的信心。今年,还帮助他发展生产门路,拓宽致富渠道,办起了稻虾连作生态养殖,一年增加收入上万元。
为了帮助百姓及时解难,今年刘彪还印发了便民服务连心卡,用便民服务卡的方式,更好地掌握民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搭建起村官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一张小小的卡片,一份沉甸甸的心意,使村民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拨打他的电话,寻求“刘村官”的帮助。今年来,刘彪凭便民服务卡就联系村民达200多人次,及时帮助问题达90多个,村民群众说:刘村官真是俺的贴心人啊!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5年来,刘彪踏实工作,努力进取,联系实际,注重创新,用自己的青春与智慧谱写出辉煌篇章,逐渐由一名大学生锻炼成长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国家公务员,为脱贫攻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他的优秀事迹在中国青年网、大学生村官报、湖南民生网等多家媒体报导。本人,曾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大学生村官”,荣获汉寿县优秀“好青年”、“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扶贫先进个人”等10多个荣誉称号。
“艰难磨练,玉汝于成。”刘彪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焕发出青春绚丽之光彩,他将用自己的诺言,展示一名年轻村官的执着追求,不断为山乡大地再添浓墨重彩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