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14|回复: 18

原创:名言的批判(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0 09: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名言的批判(二)



      比如(比喻)是在写作中运用最多的一种修辞格。比如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道理)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道理)。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讲过:“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那简直就是蠢才了。”巴尔扎克讲这话,意在阐述比如贵在创新,运用比如要有创造性。
      可巴尔扎克这个第三个比如的论断,在文人们写作中,出了好多好多的难题。我以为,使用比喻修辞格,只要比如贴切,表情达意适中就是最好多比如了,管他什么庸才、蠢才!朋友也许会问,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干嘛与大作家过不去,哪怕你讲的天花乱坠,又有谁信呢?我只就事论事,谈些自己的拙见,信不信由你。我们知道,长城是在冷兵器时代修筑的抵御外敌(那时的国界与今天不同)入侵的城墙,在保家卫国方面,起到了极为巨大的作用。在《义勇军进行曲》中,就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比如。往后,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又把人民解放军比如长城。我以为,这种比如十分贴切,是比喻修辞格极好地运用。还有,在很多诗词、歌曲中,把党和祖国比作母亲(妈妈、娘亲、亲娘)的作品简直不可胜数!我以为,这是最好多比如句!党、祖国和“我”的关系,说起来十分抽象,用母子关系一比,就极为形象贴切了。当母亲有难的时候,作儿子的自然会拼尽全力为母亲排难;当然,儿子的成长更离不开母亲无私抚育。试问,我们如果拘泥于巴尔扎克的论断,还有更好的比如能说明祖国和“我”的关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0 10: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讲过:“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那简直就是蠢才了。”巴尔扎克讲这话,意在阐述比如贵在创新,运用比如要有创造性。
     既然如此,这与我们把党比作母亲或娘,就无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0 11: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好文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4:1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巧中 发表于 2017-8-30 10:49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讲过:“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 ...

呵呵,谢谢你的关注。我是说,我们不要拘泥于第三个重复比如是蠢才的论断。运用比喻格,比如贴切适当就好,把党和祖国比如母亲的句子,即使是第一千个第一万个也不是蠢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4:1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17-8-30 11:17
拜读了,好文章,点赞!

谢谢临帖鼓励。请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0 14: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见,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0 14: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见,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0 20: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在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06:4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爱玉 发表于 2017-8-30 14:37
高见,点赞!

谢谢鼓励。清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06:4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17-8-30 14:56
高见,点赞!

谢谢鼓励。清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6:54 , Processed in 0.0387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