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家的"三不"
一.董必武的"三不许":
1949年11月,董老因公去南京,几位随员想把一辆"别克"牌黑色小轿车带回北京。董老得知提出"三不许":不许向地方要东西;更不许以我的名义在任何部门搞活动;不许接受礼物。从此,这个"约法三章"便成了董老和他身边工作人员抗腐防变的座右铭。
二.陈毅的"三不要":
陈毅同志痛恨资产阶级的假公济私和利己主义。在父母回四川安家时,他对陪送的同志提出"三不要":把两位老人直接送我妹妹家,不要惊动省委;找普通民房住,不要向机关要房子;安家事宜自行解决,不要向国家伸手。
三.陶铸的"三不准":
1958年,陶铸同志在广东期间,一次去粤北检查工作,有位县领导给他大摆酒宴,他十分恼火。从此,他每到一处,约法三章:不准请客,不准迎送,不准送礼。为人民树立了一身清白,廉洁奉公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