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74|回复: 12

时光,永远带不走那浓浓的“插队”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5 08: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光,永远带不走那浓浓的“插队”情结
“知青”,这个特殊时代的产物,随着时光的流逝已渐渐在人们的关注中淡去。然而,无数知识青年当年与贫下中农一起“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而结下的那份深情却永远留在了心里。2006年底一个雨霁云开的日子,20多名长沙知青相约组成省亲团,回到了37年前他们插队的石门县蒙泉镇水制村“探亲”,留下了一串串美丽动人的故事。
副市长依然是当年的“乖闺女”
长沙知青的省亲车队到达蒙泉镇水制村时,是个十分激动人心的时刻。车未停稳,当年的知青们就迫不及待地从车上一拥而下,争相在人群中寻找他们记忆中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长久而热烈地握手和拥抱,令在场的群众无不动容。30多个春秋过去,丝毫没有减淡知青和乡亲们对往事的回忆,他们几乎不用回忆就能一眼认出对方并一口气叫出对方的名字。
“曹亚!”“曹亚!”乡亲们亲切地呼喊着当年那个聪慧秀气、善良懂事的闺女。“哎,田婶!”“哎,李伯!”现已是长沙市副市长的曹亚十分高兴地一一回应着乡亲们的呼唤。当年,曹亚就在这里插队。她回想起当年在这里所经历的艰苦岁月,不禁热泪盈眶。1969年,时年17岁的她,与正在长沙市12中学读书的同学一起,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从省城来到当时的石门县白洋公社水制大队插队。艰苦的农村生活,炼就了曹亚坚毅不拔的性格,因而她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显得更加成熟。下放农村不久,她不仅熟练地掌握了生产技术,把样样农活都做得有板有眼,而且还经常照顾其他同学,帮他们做饭,教他们做农活。
曹亚出生于医学世家。长期的耳濡目染,使曹亚谙熟医术。那时,农村看病比较困难,她就经常帮乡亲们看病。村民们有点头痛脑热的,她给上两片药准好。曹亚的文化程度较高,加上表现突出,后来,被安排到白洋中学任教。现在,当地不少人都是她当年的学生。让曹亚对这片热土还有一种特殊感情的是,她和丈夫也是在这个地方、在那种难忘的岁月里相识、相知、相爱的。乡亲们笑着调侃曹亚说,当年曹亚的梦想就是自己能在白洋中学当一名教师,老公在公社当个拖拉机手。说着说着,曹亚点着头和乡亲们一起笑开了。
永远怀念着影响过知青人生的贺婆婆
和曹亚一块来这儿插队的邓小燕,当年是大家的“开心果”。现在她虽然已经57岁,但从她的身上透析出来的那种幽默、开朗和活力,使乡亲们又如同看到了当年的小燕。现已退休的她,前年组织了一支省城小有名气的模特表演队。因此,她的退休生活仍然十分充实。这次返乡探亲,邓小燕还特意带上了女儿,并专门从长沙带来了鞭炮、纸钱和香烛,为的是到这里祭奠一个曾经对她的人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还自己一个在心底深深埋藏了37年的心愿。
年少时的邓小燕是个青春靓丽、能歌善舞的女孩。下放到水制后落户到了贺婆婆家。那时,艰苦的条件和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使知青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贺婆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把自己家里为数不多的菜和柴火均给她们。然而,即使是这样,也根本难以维持知青的生计。俗话说“饥不择食”,有一次,邓小燕饿得慌了,连想都没想就拿了把菜刀去偷贺婆婆家的韭菜。没想到刚割了一点点,就被进菜园摘菜的贺婆婆看见。邓小燕一时感到羞愧难当,尴尬地愣在那里进退两难。然而,令邓小燕意想不到的是,贺婆婆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转身就走了。这件事让她既感动又内疚,贺婆婆没骂没吵,更没责备她。“肯定是贺婆婆看我们这些知青太可怜了吧!”邓小燕眼中闪着泪花,一次次回忆当年贺婆婆对她的宽容和照顾。那个时候,人们生活得十分艰难,许多村民和知青在冬季连做饭取暖的柴禾都非常缺乏,因此只能去冰冷刺骨的河里甩衣洗脚。贺婆婆知道邓小燕怕冷,所以每天都给她送热水洗脚。尤其是偷韭菜的那天,贺婆婆照例为她端来了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时,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她发自内心地感谢贺婆婆教她学会了如何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生活和每一个人。知青们都说,全村像贺婆婆那样影响过他们的人还有许多,要对他们一一表示感谢,同时还要使后代从中受到教育,让他们与这里乡亲之间深厚的亲情和友情世代相传。
“家乡巨变让我们欣慰”
37年过去,石门这个昔日的穷地方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水制村更是如此。知青们在这短暂的时光中亲身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他们的“第二故乡”带来的巨变。知青们当年记忆中的土砖房、烂泥路已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村道、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小洋房;他们插队时那大片大片的稻田大部分已经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桔园;大叔大婶们年纪虽然大了,但精神却比以前更好,当年脸上岁月刻下的苍桑,今天已换上了欣喜的笑容;那时四面透风的茅房早已被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卫生间所代替。见到“家乡”的巨变,每位返乡的知青都十分兴奋。曹亚感慨地说:“1969年,我们来到这里,才开始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这里,我才有机会了解了农村。艰难的环境给了我们磨炼意志、体验生活的场所。这对我们的一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都把这段经历当成了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把这个地方当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这次,已是曹亚的第四次返乡,她说她每次回来,都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和乡亲们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家乡”亲人对他们的浓浓乡情。
湖上泛舟忆往事
下午,美丽的蒙泉湖敞开胸腓热情地向远道而来的客人频频招手。与乡亲们话别,知青们专门参观和游览了蒙泉湖。这个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如今虽已繁花似锦,风景如画,但当年在这里修水库的场景即刻在他们眼前浮现。在游船上,知青们个个心潮澎湃,争先恐后地回忆着在这里兴修水库时“大战牛蛙凼”等许许多多难忘的经历和趣事。一位姓陈的知青略带羞涩地说:“当时我年纪小,不懂事,饭煮熟了以后,水沸腾冒出锅来,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转来转去,最后没办法,搬了块石头往上一放……”听完他的故事,在场的人都捧腹大笑。还有比这更好笑的事情,有些知青不知听谁说雨靴湿了以后,在里面放些米,雨靴就容易干些。后来,真有知青把米放在雨靴里,想用这种方式把雨靴烘干。后来,负责水库工程进度检查的人来了,发现有知青把米放在雨靴内,以为知青们连放米的米缸都没有,于是帮他们打了一些家具。这次歪打正着,让他们无意之中享了个福。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大家兴致正浓,不知不觉便已近傍晚时分。大伙丝毫没有归意,依然兴奋地荡着双桨、泛着轻舟,贪婪地欣赏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这湖光山色。夕阳变成了片片金叶撒在了湖中,欢笑声、嬉戏声在湖上久久回荡。
不知是谁唱起了当年的老歌,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歌声又把大家带入了三十多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王渊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08: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永远带不走那浓浓的“插队”情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08: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是谁唱起了当年的老歌,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歌声又把大家带入了三十多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5 08: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推荐论坛头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5 09: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永远带不走那浓浓的“插队”情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5 09: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永远带不走那浓浓的“插队”情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5 11: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永远带不走那浓浓的"插队"情结,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5 11:4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岁月,青春岁月!激情燃烧的岁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5 17:0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感情的回忆,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5 19: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感情的回忆,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2:28 , Processed in 0.0480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