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石门的著名历史学家申悦庐 申悦庐,名前芳,号文龙,笔名行健,石门县新关镇人。曾就读于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担任留日学生总会刊《民彝杂志》编辑。学成回国后,曾到山西国民师范讲学五年,与邓初昆等组织学术研究会,创办《新觉路》杂志并担任社长,任过北京师大附中语文教师兼授民国大学《中国教育史》。回县后,先任石门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兼任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校长、后改任石门县中学校校长。 清光绪十年 (1884)农历九月二十日申悦庐出生。少时多病,但不自馁,刻苦研学文史。光绪三十年(1904)考中秀才。1906年至1910年,在长沙就读于师范讲习所和政法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悦庐无比兴奋,专程回石,提倡剪发、放足,宣传革命。1912年春,应乡贤李执中相约,去荆州转武昌,听孙中山先生演讲。秋,回石门,任石门中学史地课教师。不久,被选为留日学生。1913年元月考入东京明治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对哲学兴趣亦浓。后由易象、王九龄介绍加入“乙卯学会”。不久被选为学会代表,后又被选为留日学生总会刊物《民彝杂志》编辑。此时,袁世凯密谋窃国,留学界酝酿反袁。l915年,申悦庐发表《历史上中国治乱之观察》,为留学界反袁之力作。以后“乙卯学会”与“中华学会”合并为“神州学会”,悦庐被选为教育科主任兼干事长。出刊《神州学报》,悦庐任编辑,曾撰《中华民族特性论》。文词严谨激烈,宽厚宏博,充满热爱祖国、热爱民族之情,国内报刊纷纷转载,上海、北京且冠以《国魂篇》之名,以单行本印发全国。 1917年,申悦庐从日本归。时国内军阀混战,阻于上海。朝鲜革命领袖申胥余专程自杭州来沪会见。1918年,马鹤天约去山西国民师范讲学,连续5年。l921年,与邓初昆等组织学术研究会,创办《新觉路》杂志,发表《文化与地理》、《文化与民族》等论文。l923年,林硕儒约去北京,悦庐任师大附中语文教师,兼授民国大学《中国教育史》。1925年冬回石门,次年春任石门第一高等小学校长,秋兼任石门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校长。1927年改任石门县中学校校长。此时,正值国内革命时期,县内农民运动兴起。4月,申悦庐组织石门中学全校师生下乡铲鸦片苗,宣传戒烟,积极投入革命活动。石门“沁日事变”发生后,悦庐被列为石门十大“暴徒”之一,避居乡间。l927年下期,旅京学生返县,创办石门中学校补习班,又返校任教。l928年3月23日,县警察所长上官嗣西串通国民党四十三军雷世光师宋团搜捕石门中学校进步教师,制造“石中惨案”,申悦庐被捕。后迫于舆论压力,被释放继续担任校长。7月,悦庐潜入长沙,再往北平。l929年,在北师大附中任教。1932年,受石门教育界之托,去定县参观平民教育。l933年春返石门,在《石门民报》发表平民教育调查资料,再度出任石门中学校长达8年之久。1945年Il月至l949年7月,任县参议会议长。新中国成立后,备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信赖,先委以编修石门县志专职(1950年刊印七卷)。继又任教石门中学,兼任石门抗美援朝分会副主席。 1953年上期,教育部调申悦庐去山西师范学院任教《明史》。l954年,他辞去该院职务,受湖南文史馆之聘,回长沙从事文史工作。1956年所撰《关于大顺军领袖李白成被害问题的存疑》一文,旁征博引,持论允当,对研讨李自成归宿历史疑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l958年以后,申悦庐曾任省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并担任省政协《湖南文史资料》编委。 1970年申悦庐卒于长沙湖南省文史馆,享年8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