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05|回复: 32

难忘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1 09: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题征文】
难 忘 的 记 忆

——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194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3年12月8日,是常德抗战结束日。当年国难的深深记忆至今仍挥之不去,写下那段苦难情景,也算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给人们的启示是:唯有把国家建设得富裕强大,任何鬼子的贼爪子才不敢染指我中华大地,从而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狂    炸
    日寇在合围常德城以前,便实施惨无人道的狂轰乱炸,以实现其战略威慑,动摇军民斗志。不断的从武汉派飞机轰炸常德城,“跑警报” 便成了常德市民每天第一要务。当上午八九点钟警报声响起,人们便蜂拥出城躲避日机轰炸。居河街者渡河至善卷垸,居城西者则躲到原骡马店郊区,居城东者则跑到原甘露寺以东农村,居城中心者则拥出马木桥丶罗卜港一带农村躲避。日机一般在上午十一点钟左右临空投弹,城中建筑物体大多毁于此种狂轰乱炸。据我少年时的记忆,被炸最惨者有:城中心区今家润多、步步高后面至原水星楼城墙下的大片房屋均被炸毁,其中有以典雅著称的同昌祥药号、正隆药行等古窨子屋群及傅元益酱厂周围众多特色店铺;原常德府衙大院(后为武陵区政府办公楼及宿舍区)建筑虽已陈旧,但古风古韵犹存,在此场灾难中,除府衙正堂外,尽被炸毁;城北地区的原三板桥、银房巷、独狮子民房(今市政府后面)几乎被夷为平地;城东区原西围墙武陵花园(即今公墓、四中、卫校、方家巷、小高山巷、下东湖巷)周边大片建筑炸得所剩无几;城西原文庙以东至衣服巷以西房屋被炸得东倒西歪,惨不忍睹;原老关庙西侧至黄金台和四眼井、泮池街、葫芦口一带也炸成了断壁残垣;西门外的渔父中学一带也毁在轰炸之中。这是常德城历史上七次毁城之战破坏性最大的一次,许多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大多毁于这场浩劫,以文化意义及其价值失落而言,是常德人的剜心之痛。
    最令人发指的是日寇无视国际公法,在实施狂轰乱炸的同时,还投下了细菌弹,对平民实行了细菌战,造成人员死亡,这笔血债是常德人永远不会忘记的!
备  战
    “虎贲” 部队进驻常德后,在原守军备战的基础上又强化了战前准备。以我尚能回忆起来的管洞之见是:北撤城墙,南挖甬道,街筑碉堡。
    所谓北撤城墙,是指前守军将北面自城濠湾至原桃林宾馆后墙的城墙内外砖块撤除,只剩一道墙心土堤,是为了所谓“焦土抗战”“ 以利反攻”之需。据说这是重庆最高统帅部那伙人的决策。后来的实事证明,这恰恰成了日寇攻入城内的软肋。真可谓“统帅无能,累死三军”。八千壮士纵有通天本领,岂奈此种荒唐“决策”其何?这是常德抗战血的教训之一!
    所谓南挖甬道,是指将自衣服巷至上南门一段城墙内的黄土挖出,形成甬道,设置多个洞口用于屯积弹药物质,守军轮换与敌鏖战。战后听老人讲,日寇在这一段攻城没占到便宜,死伤甚多,还说余程万等渡河脱险也得益于此甬道之掩护。战后,我在第二完小读书时和同学们入内玩耍,还捡到过一些子弹。后来为防汛,又复填黄土加固了城墙。
    所谓街筑碉堡,城内外多处要隘修筑有坚固的碉堡,城中筑的碉堡最具代表性者当数高山街口的那一个。这个碉堡钢筋水泥(当时称水泥叫洋灰)结构,修在同福金号大门外墙西侧,正对高山街口,设东、西、北三个射击孔,守军驻在同福金号内。巷战开始后,日寇三面环攻,堡内守军三方扫射,是日寇死亡较多的地方。战后,我和住在水星巷的小伙伴去堡内捉谜藏,捡到不少子弹壳卖给荒货佬尔后买糖果吃,而今想起来,倍觉当年卫国烈士之可歌可敬,值得人们永远缅怀!
疏  散
    1943年5月,日寇逐渐形成合围常德态势,当局发布疏散令。人们收拾细软,带上简单度日物资,扶老携幼,在一片惶恐中疏散。其悲惨景状,令人刻骨铭心。
    战前,我家住在水星楼下一幢窨子屋内,同居者多是江西药业同乡。保甲长奉命逐户催促疏散。各家只得打点行装,纷纷离家出走,各找避难处所。我家六口,只有兄长暂留城内药店继续帮工,病残的父亲、母亲和我及两个妹妹,随着疏散的人群,踏上了避难之路,在丹洲刘家拱桥彭老七(地下党员)屋场上暂居下来。由于行走匆匆,所带生活物资甚少,因而生活很苦,常处半饥饿之中。我母善于治家,在战前就很有心计的积蓄了十多斤食盐,离家时带出。那时,食盐宛如金贵,在兄长接济不急时,便拿些食盐换粮食,以度饥饿。我母在避难同乡中,资辈较高,为人仗义,尽管我家生活艰难,她仍然克己周济同乡和村里贫户,以共度时艰。
    同年8月,我兄因跟药店老板背帐簿跑警报,遭日机轰炸受伤,以致不治而亡,移葬丹洲。如此,我家唯一劳动力丧失,全家老小五口生活陷入绝境,同乡和村民念在我母为人之品德,皆伸出援手,使我们活了下来。真可谓是患难之中见真情。
    兄长遇难时正值十八岁,对日寇的仇恨至今令我难消。同时,我亦坚持认为当时主国者的昏腐无能,丢失大半个中国,不能保境护民,他们是有愧于国人的,何堪夸赞?抗日战争是广大中国人民付出血的代价打胜的,因而是值得颂扬的。历史应当这样书写!
逃   难
    1943年11月,日寇合围环攻常德城。我们躲避在丹洲的难民整天提心吊胆,只闻常德城枪炮声大震,入夜火光冲天,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常德保卫战激烈展开。就在日寇陷城前夕,大约一个班的日寇和伪军于清晨越过花猫堤,扑向丹洲,枪声大作。村里保甲长敲锣鸣警,大呼:“日本鬼子来了,快跑!”人们丢下饭碗,鱼贯出屋,扶老携幼狂奔逃难。我家跟着逃难的人群,从刘家拱桥出发,傍晚抵达龙家咀,难民们沿沅江大堤村落驻足。逃了一天的难,粒米未进,此时,恰好丹洲的橘子红了,难民们只得摘橘充饥。
    日寇窜入丹洲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不少民房被烧毁,逃难未及者被屠杀,有的妇女还惨遭蹂躏,十分凄惨。第二天拂晓,日寇继续追扰难民。人们闻枪声便奔向名叫“义渡”的渡口(对岸在裴家码头附近)。两边的木划子水手义薄云天,轮番摆渡,抢渡难民过河。我家在同乡周氏夫妇的鼎力帮助下渡过河去,幸免于难。上岸后,又随难民队伍逃入丘陵村落停下脚来。
回  城
    在山村小住了些时日,闻听日寇败北,常德已被收复。我家便与逃难的人们在1944年初相继返回常德城里。当时,满城皆是断壁残垣,房屋焚毁无以计数,血腥和腐尸气味弥漫。战前与小伙伴常去玩耍的水星楼亦不复存在。我家原住的那栋窨子屋已被夷为平地,只得在水星楼下另一栋被战火损毁得东倒西歪的江西药业的公产窨子屋居住下来。
    面对日寇侵略造成的这场空前浩劫,回城的人们莫不愤慨,但并未气馁,而是化悲愤为力量,重振破碎河山。人们清理废墟,掩埋尸体,特为抗日烈士修建了纪念公墓并举行公祭。又开展防疫工作,以消除日寇细菌战的后遗症和人们的恐惧心理。一些商家和慈善团体又设粥棚多处,施粥救济无家可归的饥饿人群,笔者全家人就是其中之一。当局对战火损毁严重的下南门一带的城墙进行了填土加固。商店、工厂、学校也陆续复建,恢复营运。至1945年日寇投降,经历血与火洗礼的常德城逐渐重现生机。这一切充分表明包括常德人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1 09: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跟几张有关常德会战的图片


u=2496824712,2484009301&fm=21&gp=0.jpg


u=3840513984,2951836199&fm=21&gp=0.jpg


u=24551632,104180465&fm=21&gp=0.jpg


QQ图片20150511093541.png


u=2733619808,93841376&fm=21&gp=0.jpg


u=2501072133,326480805&fm=21&gp=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1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被人尊称为“傅老” 的原常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傅启芳先生,世居常德古城,今年80岁高龄了,退休后仍潜心于本土文史的研究,写出了许多篇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的经典之作,成为我学习研究文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他也是我学习的谐模,我经常向他老人家请益、求教于他。
    这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难 忆》横空出世,是他老人当年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回忆写成的,他是1943年常德会战时血与火的真实记录和抗战期间常德军民浴血奋战,日本帝国主义在常德犯下滔天罪行的较全面记述。
    他老人家讲述了:重庆最高统帅部那伙人为了所谓“焦土抗战”“ 以利反攻”之需。决策拆除常德东北面那段古城墙。在会战中“恰恰成了日寇攻入城内的软肋。”“八千壮士纵有通天本领,岂奈此种荒唐决策”
    他老人家讲述了:“日寇在合围常德城以前,便实施惨无人道的狂轰乱炸。这是常德城历史上七次毁城之战破坏性最大的一次,”“许多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大多毁于这场浩劫,以文化意义及其价值失落而言,是常德人的剜心之痛。”
    他老人家还真实地再现了会战前:“北撤城墙,南挖甬道,街筑碉堡。”的情况。说到沅水河边的甬道“战后听老人讲,日寇在这一段攻城没占到便宜,死伤甚多,还说余程万等渡河脱险也得益于此甬道之掩护。”让我也回忆起高山街口(现清真第一春门口)那座抗战时建造的水泥碉堡。……
    他老人家还回忆起鲜为人知的当年市民群众疏散、逃难、回城的情景。让我们的后代牢记日本帝国主又在常德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激励我们紧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强大的中国,早日实现中国梦。
在常德会战中,为国捐躯,英勇抗敌的八千将士永垂不朽!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特别是169团团长柴意新将军为保卫常德城最后牺牲在著名的春申墓旁边令世人景仰。他们的牺牲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他老人家在文中最后告诉我们:“常德人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2: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15-5-11 09:47
俺跟几张有关常德会战的图片

恭谢毛秘配图和推荐至新华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2: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陵通晓 发表于 2015-5-11 12:06
被人尊称为“傅老” 的原常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傅启芳先生,世居常德古城,今年80岁高龄了,退休后仍 ...


通晓先生过奖了。由于当时年仅七丶八岁,今所写记忆难免有误差,还请通晓兄及其它知情者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1 13: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傅启芳 发表于 2015-5-11 12:55
通晓先生过奖了。由于当时年仅七丶八岁,今所写记忆难免有误差,还请通晓兄及其它知情者指正。

谢秘书长!我将我的这篇跟帖发到常德论坛市民留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1 21: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2 09: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3 15: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血泪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3 15: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战争是广大中国人民付出血的代价打胜的,因而是值得颂扬的。历史应当这样书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1 06:20 , Processed in 0.04101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