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于乾松 于 2015-5-14 10:47 编辑
澧水河铸就的脊梁(原创四)
党的纪检干部,是反腐倡廉的主力军,为捍卫我们党的纯洁与声誉,赢得了人民的信任。然而,就在另一个战场,即防洪抢险中,他们同样与广大人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对党的那份忠诚,书写了对人民事业的那份执着。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有一根经过澧水河炼就的正气脊梁。 ——题记
四 他叫鲁放,1.6米,貌不惊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纪委领导,从防洪大堤下来的当天,他就又来到了水天一色的熊家湖,组织群众抽水排渍。村里柴油用完了,没钱买,眼看就要停机,他二话没说,从衣袋里拿出刚刚领到的一个月工资;村民们的柴草直流水,做餐饭,烟熏火燎,他不忍心给他们添麻烦,带上几袋饼干。饿了,就往本来已经有了溃疡的胃里塞几块;渴了,就双手捧起脚边的湖水喝几口;实在困了,就在“隆隆隆”的抽水机旁打个盹。就这样,一连几天几夜,当熊家湖有了往日生气时,他才回到了乡政府。群众都说:多亏了咱们的卢书记。 7月14日,彭家厂乡依山而居的新堰村,在村党支部和村纪检小组的主持下,召开村民大会,号召无灾支有灾轻灾支重灾。主持人的话音一落,全场立即沸腾起来,当场捐款1037元,粮食3000多斤。年愈古稀的廖婆婆闻讯后,也拄着拐杖赶到会场,捐出了她老人家从鸡屁股里省下来的五元钱;乡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曲选四同志因公路过会场,当场解囊捐赠50元。新堰村的榜样立即带动了全乡,千官村、缸窑村、和平村、荆河村……以至整个澧州大地都相继出现了群众性捐款捐粮的热潮,向灾民献出一份真诚的心。当这些载着深情厚谊的钱、粮送到灾区的时候;当人们互相帮衬,调剂秧苗、稻种奋起抗灾的时候,人们深深地感到,往日的那种已经失落掉的东西又回来了,人们多久没有沟通过的感情又相融在一起了,群众与干部、干部与群众又有了连接心灵的共同语言。他们滴着热泪,从心底拼发出最能代表自己心声的一句话,还是共产主义好,共产党亲。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如今,澧水河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澧州大地又是一片新绿,到处洋溢着一派勃勃生机。我想,一支有着不屈脊梁的队伍,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留下英雄的足迹,无论肩上什么样的重担,都会有着永不屈服的性格,正是这种不屈的性格,便成了无往而不胜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