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330|回复: 32

穿行夷望溪(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9 0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夷望溪,一廊绚丽多彩的山水画,一组荡气回肠的田园诗!

     上周二,风和日丽,我们有幸走进夷望溪。夷望溪发端于桃源南部西安镇,长70公里,从兴隆街乡水心岩悄然注入沅水。它青山如屏,翠竹成荫,湖光山色,掩映成辉,简直就是桂林山水、漓江景色。我们立于这青山碧水之间,自由地呼吸着新鲜气息,陶醉在这博大无际的自然里。


      在兴隆街乡政府完成公务,已经是上午11时20分。伙伴们拿脚就向船码头奔去,码头原来就在门前,不足1分钟。马达声响,兴隆1号游船立马劈波逐浪,逆江挺进。

      这里的沅江,宽阔而浩瀚,碧蓝而深邃,与下游的常德之平淡、桃源之浅薄,形成鲜明的对比。沅江造就了凌津滩电站,电站又反哺了沅江。这段沅水,叫做新湘溪,江水将南北两岸起伏绵延的青山分为武陵山余脉和雪峰山余脉。清湘溪,素有“武陵西子湖”和“明月池”之美誉,“船行其间,不知江水何来,不见江岸何去,峰凝千重壁,江弯九曲明”。明代文坛巨匠、公安袁宏道先生曾与常德杨阁老邀游于此,以诗文大加赞赏。

      浴风船顶,蓦然回望,兴隆街城和它对岸的码头及其建筑,早已被两岸青山携邀远去。再回头时,隐约可见,远处江面独立一座突兀的山,就像一颗倒立的陀螺。这陀螺越来越近,越来越雄,孤竦中流,四周峻绝,岩纹斑驳,山顶上三座屋宇依稀可见屋尖。这就是水心岩,夷望溪风光线中第一景,也是沅水进入夷望溪的门户。水心岩又名夷望山,俗称水心寨。郦道元《水经注》载“昔有蛮民避寇居之,故曰‘夷望’”。据说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幺曾在山上设坛祭天,驻扎主寨,读兵书,习武艺,从此战事节节胜利。因此,水心岩又叫水心寨。

      正当我们为攀登水心寨而摩拳擦掌的时候,新隆1号却无停意,直航夷望溪。一楼传来信息,返航时再上山寨。心头顿生几许怅然,但瞬间被眼前的风光一扫无余。50多米宽的夷望峡,江水碧翠如玉,清澈见底,两岸高山耸峙,神峰相逼,竹林森森。一座座巨大的钟鼓石相伴而生,倒扣水面,怒态凌天,构成钟鼓山。山峰飞泉,若钟鼓齐鸣。狮子崖就像一头雄狮在悠然酣梦。象鼻山,正甩着长鼻冲绿波款款走来。牛形山则蜷伏溪边,分明就是一头耕耘劳累后戏水的牯牛。月亮山,一块光滑、坦荡、半月般的大石头,与状似海浪的三座低矮石丘相依相戏。

      游船舒缓行进。两岸,青山绿水间时现农舍,或楼房、或平房,屋前总有一条山路连山接水。简易码头边,静悄悄地躺着乌篷船,或木划子,或竹筏子,还有大码大堆的楠竹。三三两两的木划子悠闲地漂行在江面上。作为民俗爱好者的,难免几许遗憾:我期盼的竹排、竹筏,排古佬及其船夫号子,已随着发达的水陆交通而成为历史。


     在竹林江边的夷望溪农家餐馆,我们用完了午餐,踏上了返程,顺江而下,阳光明媚,波光粼粼。一盹醒来,眼前豁然开朗。南岸一大片田野,三面环山,山边散落着七八家农舍,几处袅袅炊烟。跃下船去,行经一座尚未竣工的农家馆舍,禾场上一地金灿灿的包谷,阳光下特抢眼球。越过那片包谷地,奔向空旷田野中那棵古樟。古树干如龙,冠似云,遮天蔽日。兴之所至,我和小肖扣手围着半边树干,惬意地留下了历史性的影像。古樟地下,一块掩面石碑,以模糊的字迹诉说着古樟树的沧桑历史。石碑对面的土地庙,从狭窄的门洞里看进去,小石板上以清晰的线条刻画着土地夫妇的坐像。如此供奉土地神像,这是我有生以来新发现,它丰富了我的民俗见识。

      航船加速前进。河堤与山脚之间是一些农田,可见两三个农夫在田间耕作。远处山脚下那片田野,也许是烧荒积肥,青烟腾空而起,一阵轻风吹拂,烟柱沿着山脚飘浮,拖起几百米的乳白色尾巴,最终消失在万顷竹海间。

     “看,回到水星寨!”范教授一个提醒,我立即正目前方。“啊”的一声,夷望溪门已牢牢地定格在我的相机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夷望溪看其出口,与从沅江看其进口,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景观和异样的感受。

     船靠水心寨脚下,一行人舍舟而上,争先恐后地登攀上去。岂知道旁灌木稀疏,崖径陡峻狭窄,虽然山腰置有攀附铁索,但只能一人勉强通过。气喘吁吁地爬到崖顶,大汗淋漓,索性脱掉上衣,以赤膊尽情享受扑面的阵阵江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东望浩瀚沅江,千山竞翠,百轲争流;南望夷望溪,江面,如明练穿梭,似锦缎耀辉:远处,绵延不绝的高山、阡陌横生的田园、绕山而行的乡村道路、傍山而欢的小溪,人在其中,就如站在一幅画卷中。

      穿好衣服,跨进水心庵。水心庵由下而上依次排列下、中、上三座,高踞山顶,周临绝壁,真乃“武陵悬空寺”。庵中余香和爆竹残渣告诉我们,这里偶有香火。每殿供奉了尊神。雪白的庵壁上留下了游人们稀稀拉拉的文字,细细品读,觉得也还有些韵味。不知何故,这里只有一位守庙的老妪,74岁,家住山下江边夷望村一组,已守庙12年,白天上山,夜晚回家。面对这位老人,想到这陡峭险要的山道和徒壁的庙宇,我顿生许多敬意和十足的怜悯,义无反顾地从羞涩的囊中奉献出一张大方的香火钱。

      从与老人访谈中得知:三间庙堂都是1998年修复的。过去水心庵,下中上三座庙,依次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傩公傩母、马伏波、关老爷和杨泗将军。那时的水心庵,香火相当旺盛,但30年前的一场红色灾难,小庵堂遭灭顶之灾,惟有残砖断瓦、碓臼水井等遗存无声地向我们倾诉其委屈。
      
      (2009年9月;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9 07: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  山美  水美  人美  是憩息闲居之宝地  养老的天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9 08: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沅江造就了凌津滩电站,电站又反哺了沅江。这段沅水,叫做新湘溪,江水将南北两岸起伏绵延的青山分为武陵山余脉和雪峰山余脉。清湘溪,素有“武陵西子湖”和“明月池”之美誉,“船行其间,不知江水何来,不见江岸何去,峰凝千重壁,江弯九曲明”。明代文坛巨匠、公安袁宏道先生曾与常德杨阁老邀游于此,以诗文大加赞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9 08: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夷望溪,一廊绚丽多彩的山水画,一组荡气回肠的田园诗!
      也是旅游好去处。


   345.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9 09: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样的语言,堪称散文范本。学习、欣赏,只留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9 11: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穿行夷望溪>>一文,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2: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寿县周建勋 发表于 2017-10-9 07:15
常德  山美  水美  人美  是憩息闲居之宝地  养老的天堂

谢谢!夷望溪,一廊绚丽多彩的山水画,一组荡气回肠的田园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2: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17-10-9 08:19
沅江造就了凌津滩电站,电站又反哺了沅江。这段沅水,叫做新湘溪,江水将南北两岸起伏绵延的青山分为武陵山 ...

谢谢!夷望溪,一廊绚丽多彩的山水画,一组荡气回肠的田园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巧中 发表于 2017-10-9 08:26
夷望溪,一廊绚丽多彩的山水画,一组荡气回肠的田园诗!
      也是旅游好去处。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2: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17-10-9 09:20
诗样的语言,堪称散文范本。学习、欣赏,只留大赞!

不敢!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9 02:00 , Processed in 0.0377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