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田野春色 于 2017-10-11 14:56 编辑
强化考评促保健 ——汉寿县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工作纪实 汉寿老干网宣协会 田明时
汉寿县地处洞庭湖西滨沅水尾阁,有17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区,总人口83.3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14.6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8.07%,9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大2022人,百岁老人45人。 2011年以来,该县坚持建立健全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和老年保健工作考评考核责任机制,纳入县委、县政府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充分发挥“创建”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较好地调动了全县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健康汉寿幸福汉寿”建设。先后受到国、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去年,县老年保健协会被评为“全国敬老助老文明号”单位。 明确意义 深化认识 过来,该县个别单位和部门的同志在贯彻落实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和老年保健工作责任制考评考核上存在着无所谓的模糊思想认识,有的认为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工作,不如党建、经济工作那样重要;有的单位以“硬件建设”代替开展活动,以“制度上墙”体现工作成效等等;还有的抓“创建”工作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上,没有真正的“创建”工作特色与实效,在考评考核形式上大多是采取听听汇报、查查资料、走走过场。导致有的有责任目标,无考评考核结果;有行动布置,无“创建”工作效果,没有把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工作真正抓起来。 针对上述问题,他们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有“的”放“矢”,采取了如下几条主要措施,着力在狠抓思想认识上狠下功夫。 一是主动汇报,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对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和老年保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创建好“中国长寿之乡”工作与党委、政府领导重视和支持程度息息相关。作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工作者就要主动争取,多请示、多汇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主动地赢得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首先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创建”工作根本保证的观念。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争取把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和老年保健工作列为县委、县政府年度重要工作事项,纳入考评内容,坚持“创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表彰。县委常委召开了专题办的会议,形成会议纪要,以文件形式下发,明确了“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强调把“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考评考核范围,提供坚强保障。 二是广泛开展“三大讲”活动,深化各级对创建“中国长寿之乡” 和老年保健工作的认识。“创建”工作一开始,全县上下就把深刻领会上级文件精神,认真理解老年保健及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工作的重要意义放在首位。(一)大讲创建“中国长寿之乡”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政治需要;(二)大讲创建“中国长寿之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民生需要;(三)大讲创建“中国长寿之乡”,是建设“健康汉寿、幸福汉寿”发展的需要。通过大力宣传发动,营造了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使全县各级各部门领导同志及从事“创建”工作的同志的思想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把这项工作纳入了各级党委、政府年度单位目标考核范围,上升到为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内容。 健全机制 强化考评 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好的文件也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实,再理想目标也不会实现。基于这种认识,从2011年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开始,汉寿县就坚持把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工作责任制考评作为激励导向作用,每年与县委组织部门和考核办密切联系联手,着力在抓落实上下功夫。 一是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探索自己成功的做法。他们先后赴外地学习参观考察,吸取先进的经验,结合实践,明确责任制范围要求和考评考核细则,既注重把握过程考核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用计分的形式,确定考核工作标准,操作方式方法。每年初,将部门工作责任制,由县委党委会会议通过,以县委、政府“两办”名义文件下发《汉寿县创建“中国长寿之乡”活动相关部门责任制》,各乡镇、街道、园,也相应印发文件下发所属部门,明确责任制。同时,明确年度目标考核的具体要求,和操作程序,与县组织人事部门及考核办联合进行。 二是抓住重点考核单位,明确部门责任制。县委办、县政府办主要负责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和老年保健工作督查、指导。县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和老年保健工作活动的宣传。县委老干局主要负责离、退休老干部的各项保健工作。县财政局主要负责创建“中国长寿之乡”的经费保障工作。县民政局主要负责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工作的中报,表彰典型、弘扬养老、敬老、孝老传统美德,做好各种养老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建设配套服务、“五类”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县城公交车及高龄补贴工作。卫计局主要负责组织老年保健医疗服务工作。县文体广新局主要负责组织指导老年文体分健身活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老年优惠政策落实等工作。县广播电视台主要负责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宣传工作。县老年保健协会主要负责组织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和老年保健工作。在实践中,他们探索形成了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也结果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想结合的体制和机制,为公正施考和准确评判奠定了基础。 在具体的工作中过程中,他们着重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一)纵向与横向的关系。在对目标任务的考核评判中,不仅注重纵向比较,更注重横向比较,纵横结合,突出考核的可比性。在横向比较中,主要看各部门在全县创建工作中工作特色和亮点,突出任务比例,并适当予以奖励加分,鼓励创先争优和工作创新;在纵向比较中,针对各单位承担的年度目标任务完成主要看单位“一把手”高度重视。(二)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在考核中不仅注重结果考核,而且更注重目标任务完成的过程考核。通过过程考核验证目标任务落实中取得的实际成效,着力把功夫下在平时,不被动地等待结果。(三)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在考核过程中,更加尊重客观事实,把听汇报只作为一种参考,一种“虚”绩,重点是深入基层、深一线、深入现场,严格按照下达的岗位责任目标加以评判。(四)重点与导向的关系。没有重点就没有导向,考核指标过多、过细就会淹没重点。在考核中始终坚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当年工作重点和中心工作搞好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工作的考核考评。 锐意创新 力求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机制,才会使我们的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近几年来,汉寿县在“创建”工作考核考评中,坚持工作创新,重点在考核考评中创新方式,注重实际效果。一是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配合组织部门按照当年度“创建”工作责任制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组织实施,重点了解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创建”工作的情况,确保考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平时考评中发挥了县委办、政府办督导组的作用,每年督导检查两次,适时发出督查情况通报。二是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除围绕“创建”组织网络、工作队伍,基础设施建设,老年保健知识普及,惠老政策落实等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外,每年和视年度工作任务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进行重点考核。三是加大考核结果运用与表彰促进相结合。每年通过考评考核,全县都注重将结果进行通报,纳入组织及部门评先评优。同时,与两年一度的全县“三星”(健康长寿之星,敬老、孝老之星、热爱老年保健工作之星)表彰大会,一并综合考虑作为重要依据。对于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结果差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从而充分发挥了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导向和引领作用,使考核成为促进全县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和老年保健工作开展,加快“健康汉寿、幸福汉寿”建设又快又好发展的“助推器”和原动力,逐步使创建“中国长寿之乡”与老年保健工作形成制度化,常态化。1.坚持每月20日为全县老年人保健知识学习日。2.坚持高龄老人巡诊日,即由县住乡联系组负责人、乡分会会长、卫生院长、医生组成巡诊组,组织对100岁以上老人每月一次,90岁以上老人每两月一次的巡诊医疗活动。3.坚持签定落实居家养老责任书。对全县1604年90岁以上老人(有的乡镇80岁)由县统一制定责任书,乡村牵头,对瞻养责任人与被瞻养对象签定责任书。4.坚持全县及县民政局、县老龄办联合老年保健协会“创建”领导小组与每年4次下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以便正确指导工作。5.坚持按时、按质作好长寿之乡的申报工作。6.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县“三星表彰会”。7、县每年组织3-4次,乡镇街道每年1-2次,老年保健知识专题讲座,请市、县老年保健专家授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