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116|回复: 42

《常德民生报》让我抒发了乡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31 13: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2008年《常德民生报》的前身《常德周刊》刊发了我的《吆喝声渐行渐远》以来,迄今为止,我已经在《常德民生报》上发表了206篇文章,这些文章都讲述了市城区古往今来的许多故事。它的发表,既弘扬了常德的历史文化,也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可谓是得其所哉。
        我本来是从事工程系列的工程师,几乎没有离开过常德这座城市。退休前,我曾在市炬湘化工厂、市五一制革厂、市塑料七厂、常德宏德实业总公司等单位从事经济技术开发工作。那时候,我将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总结,曾写过一些较有影响的科技论文发表在全国级的学术期刊上。例如1982年撰写的《蛇皮革工艺研究》论文,至今还是某大学毕业生论文的范文。
        退休后,作为出生和生活在常德的老市民,今年72岁的我,自始至终将文学创作作为我的业余爱好。记得那是2008年的某一天中午,当我在饭后午睡时,被一阵“收彩电、冰箱、热水器”的吆喝声闹醒。勾起了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的“补锅、补油纸伞、补磁碗”吆喝回忆。唤起了我对这座城市的新旧对比,感悟到它的沧桑巨变。于是我找了几张原单位的旧文稿纸,写了一篇《吆喝声渐行渐远》的文章。在一次小学同学聚会时,我念给了他们听,这些小学同学许多都是当年居住在原水星楼一带的老邻居。谁知竟唤起了他们的共鸣。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把这篇稿子送到了《常德周刊》(常德民生报前身)。记得我当时是拿着稿子送到市电视台的,编辑汪惠挺着大肚子热情地接待了我,这篇文章很快就被刊登出来了,我看到后高兴极了,并将它珍藏起来。从此以后,我的写作兴趣一发不可收拾。
        我的一些作品发表后,发现市民群众对常德城区旧时的窨子屋特别感兴趣。这也勾起了我出生和居住过的窨子屋、帅孟奇同志居住过的青阳阁窨子,吕祖庙窨子屋、山陕小学和首义小学(高山街小学)窨子屋的回忆。于是我为了寻回常德窨子屋这条文化根,便对城区的窨子屋进行了调研,我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街串巷满街跑,寻找残存在城区内的窨子屋。经过收集整理,先后发表了《寻觅最后的窨子屋》、《那些灰飞烟灭的窨子屋》、《老郎庙与常德汉剧》、《吴相湘与百胜巷窨子屋》、《常德河街的“鸳鸯走马楼”》、《常德河街的美孚洋行》、《常德河街的麻阳会馆》、《说说河街里的窨子屋》、《王府巷那座有故事的窨子屋》等数篇有关窨子屋的文章,获得了读者好评。
        我还发现读者对旧城区的老街老巷历史文脉很感兴趣,于是我分期分批对这些街巷进行调研,在动笔写作前,我掌握“三原则”。一是一定要查找这条街巷的文史资料,二是一定要走访曾经住在这里的老人,三是一定要到现场去看看,找回自己记忆中这条街巷情景。于是我写了有关甘露寺、箭道街、泮池街、四眼井街、常清街、半边街、丹阳楼、水星楼巷、贾家巷、青阳阁、吕祖庙、皇经台、长巷子、铁家桥、老鸦池、光明巷、鲁家巷、中心巷、方家巷、贺八巷、百胜巷、光荣路、利民巷、民族街、王府巷、迎风巷等数十条街巷。这类街巷文章发表后,受到了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老同学鼓励和祝贺,还不断地提供新的写作线索和信息。“我住过的那个地方你怎么还不写?”“我帮你找到一位世居在骡马甸的老人,他已九十岁了,快去找他聊聊。”所以我说,这些写作不是我一个人的劳动成果,而是一个强大团队的集体结晶。由于这些报料滚滾而来,从此在这些老同学的协助下,无论城区哪个旮旯里,我都能找到几位曾住在当地的七八十岁的知情老人为我提供素材。
        近十多年来由于我笔耕不辍,完成了上百万字的乡愁笔记。2015年初,武陵区档案局将我著写的68万字4册1套文化丛书《寻味武陵》出版2500套发行,这套丛书分为《水韵卷》、《街色卷》、《民风卷》、《史迹卷》。它的出版发行,在社会上反响强烈,被誉为武陵文化的“家谱”。那些民谣、方言、民俗;那些古街、老屋和斑驳的封火墙……能够向你娓娓道来千年古郡的万种风情和历史的沧桑。如今,这部散发浓浓家乡气息的丛书早已经走进武陵的各个社区,成为市民群众青睐的本土读本。
        活到老,学到老,是我毕生践行的座右铭。为此,我不得不为了写作而自学电脑,一心想跟上网络时代,不落伍。后来,我发现互联网真的不错,它既丰富了我的资料库,又开拓了我的视野和思维,还交了许多网友。于是在网上取个与我众多老同学共享的昵称“武陵通晓”,这个名字凝聚的是一代人、好几个老同学群体的乡愁记忆啊!
民生报.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1 14: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卓有成就,是我的楷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14: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寿县周建勋 发表于 2017-10-31 14:04
卓有成就,是我的楷模!

成绩渺小,楷模还差劲很多,算不上。谢谢您捧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14: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写作要慎重了。前不久我投了一篇稿子到省某官媒期刊,今接他们通知,这篇稿子通过三次审查以后,才决定2018年第1期刊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1 16: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先生已经在《常德民生报》发表了206篇文章,这些文章都讲述了市城区古往今来的许多故事!大笔杆子,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1 17: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7-10-31 16:05
曹先生已经在《常德民生报》发表了206篇文章,这些文章都讲述了市城区古往今来的许多故事!大笔杆子,向 ...

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1 18: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路上有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1 18: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文章有乡土气息,大多是发掘性的,能引起我辈的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1 18: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路上有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31 20: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卓有成就,是我的楷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5 20:40 , Processed in 0.0420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