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粮站下岗女职工票友的京剧情怀 汉寿县老干网宣协会 田明时
“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江南国土遭……”无论寒暑,夜晚时分,在洞庭水乡汉寿县城的龙阳大道交通局路口附近,路过的市民经常会听到抑扬顿挫的京剧声从路边绿化带后面飘扬出来,极其穿透力的二胡声飘过草坪、穿过楼宇,在夜空中回荡,唱腔情感充沛而有声有色。在金秋时一个夜晚,循着声音,笔者找到了这位票友。他叫邓建平,出生于1962年,是汉寿县城关粮站下岗一名女职工,今年已有55岁,她年轻时就爱好文艺,喜欢现代京剧。30多年前,那个时候全靠听广播来欣赏,但她总觉得不过瘾,后来自己想办法买了一部收音机抱着听,有空闲就跟着“哼唱”。一来二去,邓建平把京剧爱好者熟悉的《红灯记》中李奶奶和《沙家浜》中的沙奶奶的金典曲目逐步学会了。前些年,她在粮站下岗后,总是以乐观的情绪正确对待,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学习京剧片段演唱。 2013年,她进入了汉寿县京剧协会,进一步抱着拜师求教的态度,虚心向一些老高手学习。出于对京剧的热爱,她平时不断地搜集京剧曲目的录音带、光盘。同时自己买U盘,到处收集下载自己喜爱的名曲名段,又买专门的播放器听学。后来,她还是觉得不能满足她学习京剧的那股热情,干脆不惜花费购置了一名电脑,专心致志的学习国家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李多奎先生的名剧名段。尤其是重点模仿李多奎先生的唱词唱腔,每当她学习唱法时,往往情感高亢,一字一板唱得十分认真。如今,她已经将传统京剧《钓金龟》、《遇皇后》、《打龙袍》、《贵妃醉酒》、《赤桑镇》等10多个剧目中的金典名段都学会唱了。 我们问邓建平,为啥这么喜欢京剧?她满面笑容地说:“嘿嘿,能有啥原因,京剧特别有味道,喜欢就是这么简单。”邓建平自学京剧,不学则罢,一学就像模像样。她认为,京剧搏大精深,至尚至美,非努力不能攻克。她用她自己的方式,在这门高雅艺术的殿堂攀爬。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邓建平参加湖南省“新康戏乡杯”京剧演唱竞赛,嗓音清亮、圆润、甜美,风格落落大方,委婉流畅,深受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获得银奖。 2016年,邓建平还参加了湘鄂边第五届京剧艺术票友大奖赛,荣获银奖。近些年来,她还积极参加了汉寿县银水湖红歌团京剧业余演唱会,先后随团深入到全县的株木山、太子庙、酉港、百禄桥等10多个乡镇敬老院与票友们热情为孤残老人、五保户等义务演唱达20多场次,为广大中老年朋友奉献了一片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