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829|回复: 24

军旅生涯永不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4 14: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毛自银 于 2017-12-4 14:56 编辑

军旅生涯永不忘
向才新

       我叫向才新,1962年参军,1966年退伍。虽然在部队仅仅渡过了短短的4年,但这4年的军旅生涯,不仅锤炼了我的意志,而且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海疆“南泥湾”
       我入伍刚到福建前线时,国家还处在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困难尾期,全国粮食供应紧张,有的地方还在搞“瓜菜代”。部队口粮标准虽比地方稍高一些,但部队大多数是年轻人,正是吃长饭的时候,加上那时战备施工、训练紧张、体力消耗大,部队饭也不够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不增加国家负担,又满足大家的需要,当时部队特别注重做好后勤保障,改善连队生活,提高部队战斗力。早在我们这批新兵到达部队之前,我即将来服役的四营迫击炮连指战员就发扬南泥湾精神,一面坚持战备施工,一面开荒生产。连队在远离营房20多公里处的透堡村,开辟了成百亩生产基地。战友们从远处运来肥沃的土壤,填在石缝间,铺在梯田上,然后把地瓜苗(即红薯苗)插在石缝间、梯田里。还在这里养了几十头山羊。官兵们称透堡是南国海疆的“南泥湾”。
       透堡地处自东向西的两山之间,山上巴茅葱葱,灌木丛丛,就是秋冬季节,也暖和如春,漫山遍野绿油油的,老虎、野猪常来常往,豹子、狗熊也不少见,山鸡、野鸡更多。这些野生动物为了生存,常到地里抢粮食。所以,越是临近收获季节,越要加强看管。
        196210月,我们四营迫击炮连一排三班,奉命到透堡基地守瓜放羊。路上,我一直咀嚼着连长严加标给我们的一再交待:“地瓜是连队的半边粮,养壮羊儿连队改善生活才有保障。我们一定要守好地瓜,养好山羊。同时,更要提高警惕,保证安全,绝对不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班长林发贵带领我们,只一个上午的急行军,就赶到了透堡。这个生产基地面积大,原住仅七、八户人家。我班驻扎在一个房屋比较宽敞的人家的小阁楼上。连队的30多只羊晚上就圈在这户人家的小茅棚里,大家每天上午学习训练,下午上山放羊,晚上轮流上山守瓜,3个人一个组,责任到组到人。刚去那天,才下午3点钟我们就吃了晚饭。班长带着我和战友陈瑞祥,爬上山顶,来到一个小小的牯牛窝棚前,班长对我俩说:“这就是我们守地瓜的哨所。”
       晚上,班长从窝棚里拿出马灯,点亮后挂在茅棚外面,借着马灯的亮光,我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看了个够,又在棚里用树桩、木头搭了个简易床,把带来的棉被就铺在草床上面,便休息了。忽然看见竹竿上挂着一个螺丝壳,陶罐大小,就问班长这东西是作什么用的。班长告诉我,这是海螺丝壳,用来做螺号吹的,你用力一吹,就能发出很大的声响,把野猪吓跑。野猪不怕枪,如果你开枪,它就顺着子弹道来攻击你,那就很危险。如果野猪来犯,用螺号来赶走它们是很便捷的。班长拿起螺号,两腮一鼓,用力一吹,号声洪亮,刹那间山鸣谷应,“嘟嘟嘟”响了好大一会才静下来。我好奇地拿起螺号,用尽了吃奶的力气吹,只发出“嗡嗡嗡”的响声。班长鼓励我说,“你多练几天,就会吹响的,到时,你就会比我吹得更响。”果然不错,没等到挖地瓜的时候,我的螺号也吹得像班长一样响亮。
      这次到透堡基地守瓜放羊,我们共呆了五个月。秋收季节,全连战友来挖地瓜,过秤足足万斤有余,补充了全连的口粮。春节时,班里杀了一头大肥羊,把羊肉送到连里,全连官兵过了好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年终总结,我受到了营党委的嘉奖。


心中的林排长
      从战士到将军,担任过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林炳尧,曾是我的老排长。1964年,我从4营迫击炮连13班调到24班任班长。当时林炳尧任4营迫击炮连2排长。在林炳尧领导下,我干了1年多。当时在4营迫击炮连与林炳尧同志共事的澧县籍战友还有毛堂金、余以国、张儒玉、杜修明、向多惠、黄道沐等同志。这些年来,每当聚会,一起回忆当年与林炳尧同志和睦相处的场境,我和战友犹在昨日。
      林排长的军人气质,令人景仰。1963年,正是战备紧张时期,我们连队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打坑道修炮阵地,施工任务到排到班,既要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又要保证质量高标准,更要保证不发生事故。那时没有机械设备,施工全靠钢钎、雷管炸药、手工操作。山上地质结构复杂,岩层坚硬,滑坡、塌方时有发生。面对种种险情,林排长沉着冷静,处事不惊,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每当爆破时,林排长总是静听细数,如发现哑炮,他总是一马当先,亲自赶去将哑炮起出并立即将雷管和引线拆卸下来。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施工任务,从未发生任何伤亡事故。
       林排长言语不多,平易近人,从来没有官架子,与士兵说话,无论何时何地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当时大家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思维活跃,兴趣广泛。针对战友的性格特点,林排长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同我们拉家常、谈理想、话未来,常常带我们一道打篮球、排球、乒乓球和排演节目娱乐,从未使任何一个战士感到遭受了冷遇。1964年,我班来了一名广东阳江的学生兵,刚到部队时,他觉得整天施工和训练体力和情感上吃不消,就干脆借口生病躺在床上休息。当时,我对他非常生气,在他面前也没有好言语。林排长见到此景就及时开导我说:“对一时处于后进的新战士,要主动热情帮助他,满怀爱心关心他,更要不厌其烦地耐心教育他……”以后一连数日只要是施工和训练间隙休息时,林排长便邀我去找这个战士谈心、聊天,苦口婆心地给他阐述人生道理,从思想上启迪他成长为一个有血性能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强战士,还从生活上给他开点“小灶”真诚地关心他,使他的“小病”很快好起来。这个年轻战士有一点进步,林排长就在全排表扬他,鼓励他。后来,这个战士进步很快,年终被评为五好战士,不久又被推选为班长。
      林排长宽容大度、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从不争功诿过,有了成绩,总把功劳归于战友和集体;队伍里出了失误和过错,便主动承担责任。一次,一位新战士因是第一次集合迟到了,林排长不但没有批评他,而且主动担责任,说是自己没把集合时间讲清楚的。这位新战士一时面红耳赤很不好意思,此后集合他再也没迟到过。林排长从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对正确的意见,虚心接受,对不实之词,一笑了之。排里当时有个战士文化程度比较高,脑子灵活,工作中常给林排长找岔子,出难题,闹别扭。但林排长毫不介意,一次次主动与这位战士谈心勾通,交换意见,搞好了团结。所以,大家都乐意与他共事,乐意在他的领导下工作。


难舍难分的战友情
       我是穷苦农家子弟,全靠共产党毛主席把我们解放出来,成了国家的主人。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渴望穿上军装,当一名解放军战士,保卫我们安定和平的生活。1962年我的渴望终于如愿以偿。到部队后,训练、开荒等部队生活无论怎样艰苦,从未落后。1963年底,我与同去的战友毛堂金、杜修明、余以国同时提为班长。当班长后,我的工作更加努力了,我带的班年年被评为“四好”班。正当我干得起劲的时候,地方上有那么一个人写了一封不负责任的信函寄到连队,说我的一位长辈亲戚有重大历史问题,迫使我不得不早日退伍返回家乡。
       许多战友听到我提前退伍的消息后,都纷纷来安慰我、亲近我,有的彻夜陪我聊天,有的给我收搭衣服行李……,林炳尧排长还为我专题组织了欢送晚会。离开连队的先天,我到营房驻地走了一圈又一圈,把熟悉的枪炮擦了一遍又一遍,与昔日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手拉着手,心酸、激动的泪水直往下流。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部队,退伍转业回到了家乡。这是196610月。
       难舍难分的战友情,震憾了全体战友,震撼了所有的乡亲们。没什么好说的,中国军人,是真真正正的男子汉,一个个战友都是硬汉子。退伍后,我重新回到教育战线,因为工作努力,面对面通过了最严格的政审,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家乡澧县澧南乡红旗学校担任完小校长直到退休。接着第二次上岗参加澧阳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参与创建澧阳镇“退役军人之家”,自认为始终保持了人民子弟兵的本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口  述:向才新
                                                            整  理:毛自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4: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旅生涯永不忘》,本文的两个重要看点,就是向才新同志在建设海疆南泥湾的过程中任劳任怨,稍后在后来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林炳尧排长手下任班长,亲眼看到了林将军的许多动人事迹,感受到了林将军的许多高尚品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5: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5: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点评

刚才在正扬网上看到有悼念毛自银先生仙逝的帖子,颇感意外。毛自银先生一路走好!  发表于 2018-1-13 17:34
刚才在正扬网上看到有悼念毛自银先生仙逝的帖子,颇感意外。毛自银先生一路走好!  发表于 2018-1-13 17:34
刚才在正扬网上看到有悼念毛自银先生仙逝的帖子,颇感意外。毛自银先生一路走好!  发表于 2018-1-13 17: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6: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6: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上有那么一个人写了一封不负责任的信函寄到连队,说我的一位长辈亲戚有重大历史问题,
——是谁吃饱了撑的?害人啦,可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16: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上有那么一个人写了一封不负责任的信函寄到连队,说我的一位长辈亲戚有重大历史问题,
——是谁吃饱了撑的?害人啦,可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4 23: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5 06: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5 11: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旅生涯永不忘   四年军人  一辈子不退的本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7 07:08 , Processed in 0.04487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