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借钱的故事(3)
伟大领袖毛泽东一辈子不关心钱,嘴里很少说钱的事,口袋里一般不装钱,平时也不亲手花钱。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没为钱烦恼过。在他的一生中,还曾几次向人“借”过钱。本文将毛泽东鲜为人知的“借钱”故事逐一讲述,以飨读者。
向徐海东借钱过冬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jpg
1935年, 徐海东任红二十五军副军长时与军政委吴焕先(左)合影。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在历经千难万险后,中央红军主力胜利到达陕甘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师。这时已进入严冬时节,部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缺吃少穿,连温饱都成问题。如何筹到粮被,让官兵们顺利过冬便成为摆在红军首领面前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同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等多次开会商讨解决过冬被服、部队给养问题,并在凤凰镇专门设采办处,以陕甘支队后方部部长杨至成为主任。 杨至成走马上任盘算家底后发现,部队满打满算也只有1000多块大洋了。而当时红一方面军一共有7000多人,要想度过眼前的给养难关,至少需要两三千大洋。 杨至成将情况向毛泽东、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着急道:“上哪儿去弄这么多的大洋啊?”毛泽东听了,突然想到了前几天刚见面的红15军团首长徐海东。他对杨至成说道:“我给你写个借条,你拿去找找徐海东如何?我相信,只要有可能,海东是一定会帮我们这个忙的。”于是毛泽东挥笔写道: 海东同志: 请你部借二千五百元给中央,以便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问题。 此致 敬礼!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杨至成立即拿了借条找到了徐海东。徐海东看完借条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中。自从和中央红军会师后,他早该想到中央的困难了。虽然让经理部给中央几位领导同志做了几套棉衣,送去了几包银耳,但就是没有想到该拨出一部分钱款送去为红军解饥寒。如今反倒让毛主席亲自打条子来借钱,这可真是不该啊! 杨至成走后,徐海东立即叫人把供给部长查国桢找来,问他:“咱们现在总共还剩多少钱?”“还剩7000块大洋。”查国桢答道。 “那好,你把7000块钱留下两千,拿5000块给中央。”徐海东手臂用力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道。 素有“守财奴”之称的查国桢坐在炕沿上,没有言语。他思量到:军团首长决定了的事,他当然不该反对。可是,部队眼下正需要花一大笔钱支付部队伤病员过冬的经费啊! 徐海东明白查国桢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对查说道:“是啊,这点钱我们自己都不够用,若拿出5000块大洋,就更不够用了。可是,你想过没有,毛主席动口向我们借钱,说明党中央、中央红军比咱们还要困难。我们就是不吃、不穿、挨冻受饿,也要支援党中央,也要保证他们度过陕北的第一个冬天啊!” 查国桢毕竟是一名经历了长征生死考验的老红军、老党员,听了军团长的一席话,坚定地点了点头,说:“我们在陕南的时候,天天想中央、盼中央。你和吴政委当时都说,我们哪怕三千多人都牺牲了,也要迎接中央的到来。现在送去几千块钱,这算得了什么!今天,我不当‘守财奴’了,我这就去办!” 第二天,供给部派人把5000块钱送到中央红军后勤部。杨至成高兴地说:“这下可救了急了!”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同志,都把这5000块钱看作是雪里送炭。
(编辑资料来自家族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