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吉祥 于 2015-6-15 14:50 编辑
漳江镇简介
漳江镇地处人间仙境桃花源,素有川黔咽喉,湘西北门户之称,是桃源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1995年11月撤区并乡由原城关镇、八字路乡和尧河乡合并而成。现辖有19个社区居委会、11个农业行政村。总人口1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近10万人。总面积10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属常德市大镇之一,系市府南面距离最近的一个卫生城镇。
漳江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县志记载,从东汉殇帝延平元年(106年)将沅南县治迁至浔阳坪(今漳江镇浔阳坪村)起,漳江镇就一直是县治所地在。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按转运使张咏建议,析武陵县置桃源县,将县治由沅水南岸迁至北岸(即今治)。民国30年(1941年)实行新县制时,因镇内有一条小溪流叫漳江,故以此取名为漳江镇。解放后,此镇名仍沿用了5个多月。1951年1月漳江镇改名为城关镇,直到1995年11月撤区并乡时,复名为漳江镇。1882年4月5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宋教仁先生就诞生在这里(今教仁村);贺龙元帅曾几次率部队驻扎该镇开展革命活动;诗人屈原曾泛舟沅水,在此留下千古绝唱;历史学家翦伯赞、词典翻译大师王同亿、文学世匠丁玲、著名作家未央等都曾在此求学,从这里踏上人生的旅程。
漳江镇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沅水黄金水道、319国道、226省道和常(德)张(家界)、常(德)吉(首)高速旅游公路穿镇而过,东接桃花源机场,北接石长铁路盘圹站,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漳江镇旅游城镇,功能齐全。1995年底,县委提出撤县建市构想,将桃花源市定位为“桃花特色,古城新貌,园林风光,旅游城市”的融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这些年来,累计投入50多亿元,加强了县城水、电、路、通讯、扩城等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3月被命名为全省卫生县城,2007年8月获全省“灭蟑先进县城”称号,2009年取得国家卫生城市申报资格。境内现有图书馆、体育馆各1座,大型体育场1个,各类大中型超市5家、商贸市场8个,中型汽车站1处,中等专业学校2所、省重点中学1所普通中学4所、小学14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学生巩固率小学和中学均达100%。镇内有水电站1座、有线电视台1个,电视差转系统1座,电话入户率100%,村通广播率100%。镇内有县办医院5家,社区便民诊所58家,共有医护人员1000多人,床位近2‍000张。全镇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城区居民程控电话入户率100%,成人手机拥有率达90%以上。从总体来看,全镇已初步形成水、电、路、讯、城配套,商业网点、服务设施、生活小区、社区管理、城市绿化、美化、花化、亮化、净化功能较为齐全的旅游城市发展格局。
漳江镇经济持续发展,成效显著。2014年全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61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28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85元,同比分别增长14%、13%。
自2004年成功创建国家重点镇以来,漳江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大旗,突出抓制度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抓透明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抓环境整治,塑造良好形象;抓勤政为民,建设和谐家园。全镇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三个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两次被省委授予“五好乡镇党委”;市委授予“勤、廉兼优先进集体”、“学习型乡镇”、“农民减负先进乡镇”。同时,还荣获“全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国家级卫生城市”、“全省民政工作先进乡镇”、“全省先进财政所”、“省级生态乡镇”等诸多荣誉称号。自1995年底并镇以来,年年在全县乡镇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力拔头筹,2014年度已经连续18年被评为全县乡镇绩效评估红旗单位。
2013年8月1日,国家住建部下文通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漳江镇名列其中。2015年2月,漳江镇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县城。
省级文明县城是评价一个地方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这一殊荣的获得,不仅极大提升了桃源县在全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更为建设美丽桃源、实力桃源、宜居桃源、幸福桃源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如今,15万勤劳智慧的漳冮镇人民,在镇党委书记罗飞东、镇长刘亚敏的带领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跟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推进新创业,建设新桃源,为构筑"中国梦",全面打造“生态漳江、工业漳江、智慧漳江、文明漳江、幸福漳江”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