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汉平 于 2018-3-8 05:59 编辑
转者按,写借条,看起来是小事,较起真来,还真难判是与非??现有几例可供网友参阅。男子借2000元被法院判还22000元 只因这样写借条
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新消息》》 男子借2000元被法院判还22000元 海南海口一男子说只跟朋友借了2000元,但朋友拿出的借条上写着22000元。咋办?打官司吧!然而判决结果让他泪如雨下。海口一个叫李扬的男子在2016年12月曾向洪斌租车,他俩有共同的朋友。当月24日,李扬驾驶从洪斌公司租赁的汽车行驶至海口长堤路时发生交通事故。因害怕受到处罚和承担责任,李扬遂离开现场,同时通过电话和微信告知洪斌去处理交通事故。第二天,李扬通过微信,向洪斌公司转账支付了2000元。 2017年1月6日,因为交通事故的后续处理,含修车费、赔偿款等,李扬在洪斌手写的一份《借条》的借款人处签名。2017年1月7日凌晨,洪斌通过微信向李扬转款1500元。后来因还款问题,洪斌在2017年8月将李扬起诉到了海口美兰区法院。 洪斌呈上法庭的《借条》正文内容为:本人李扬现资金紧张,急需生意周转,今向洪斌借款22000.00元整。如逾期未还发生的一切后果及法律纠纷由本人承担一切责任。承诺于2017年1月30日归还,特立此条为证。如借款人无法还款由担保人承担还款给出借人。该《借条》除有借款人李扬的签字外,同时还有两人共同的朋友作为担保人签字。李扬未按约定向洪斌偿还款项。他辩称,自己确实在2017年1月6日与原告签了一张借条,但是借条的金额是2000元人民币,并非原告所提出的22000元人民币。而且当时只收到原告1600元人民币的微信转账,并没有收到原告提出的其余金额,他表示不清楚22000元借款从何而来。庭审中,作为担保人签字的宋杰不愿意出庭作证。(来源:新闻夜航)
1234...9全文共 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