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正扬播报 于 2018-3-16 06:28 编辑
强化转型升级 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提升 2月4日,由常德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主办的常德市中小微企业经济发展高峰论坛隆重举行。论坛上,来自国内一流大学和企业的专家分别作《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逻辑》《以用户思维创造商业价值》等主题讲座,为在场300多位中小微企业阐述了各自关于企业发展的观点,并就中小微企业如何解决人才、资金、市场、研发等难题与企业家代表进行了交流。 聚焦创新,服务创新,引导创新,推动创新……常德市始终把引导服务创新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推动非公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 近年来,非公经济已成为常德市自主创新的“主推手”。目前全市80%的发明专利、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来自非公企业。全市非公有制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 恒安纸业等龙头企业瞄准百亿企业目标大步迈进,云锦集团等一批传统企业加快改造升级,益丰大药房、大湖产业、德成建设、惠生肉业等跻身全省民营企业100强,鸿鹰生物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靠大靠强,中锂新材、迪文科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疆辟土,达门船舶、华乐食品凭借过硬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飞沃新能源、精为天集团等1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品牌就是企业生产力,品牌就是市场竞争力,品牌就是社会影响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推动非公企业转型升级,就是打造品牌企业,形成品牌产品,争创名品名牌。 2017年11月27日,《常德市推进产业立市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对外发布,常德品牌推广位列八大行动之首,将品牌视为加快发展的无形资产和持久动力,以常德品牌行动为载体全面提升产品、产业的质效和口碑,让“常德品牌”成为“中国品质”的重要元素、集中呈现和鲜明标识,强化“常德品牌”理念、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助力企业不断迈向中高端,推动实现转型升级,砥砺铸造名企。 继2017年11月13日,常德品牌推介行长沙首站活动之后,2018年1月12日,常德市第十届农业博览会暨首届年货节在别具一格、乡愁味浓的大小河街开幕;2月1日,“常德品牌·中国品质”常德品牌农业推介深圳站活动,在深圳万科前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3月6日上午,“从桃花源里走进天府之国”——常德旅游产品(成都)推介会暨成都—常德—杭州航线通航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常德市利用工商联组织民间性的特点和优势,加强与异地政府、商会、机构等的联系,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对外经贸交流合作,帮助企业“走出去”寻找和拓展转型升级空间。 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创获中国驰名商标39件、省名牌产品53个,已跻身全省名品名牌大市行业。力元新材的先进泡沫金属材料绿色关键工艺制造综合改造项目被纳入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恒安纸业、华峰锌业成为全省电机能效提升工程试点,华智动漫、创源科技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动漫企业…… 2月9日,常德市第二届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展暨2018年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暖冬活动在常德河街举行。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点燃激情,展示创新创业成果,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浩浩荡荡的转型升级创新大潮,昂然引领我市非公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 强化责任担当 推动非公经济人士回报社会 常德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一边支持促进非公企业加快发展步伐,一边组织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不忘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 走上“同心桥”,同奔小康路。这是常德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常说的一句话。于是,“引进来”与“走出去”、“资源对接”与“资本对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系列活动在沅澧大地铺展开来。 ——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围绕市委、市政府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发展战略,常德市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及工商联界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开展多层次、全方位调研。市工商联关于《实施优势产业精准帮扶战略》和《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的提案分别在市政协七届一次、二次全会上协商发言。《实施优势产业精准帮扶战略》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关于打造泛湘西北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的参政议政课题调研被省工商联评为调研成果一等奖。省政协委员、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关于《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市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湖南实体经济发展》的提案引起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协的高度关注。1月10日,常德市召开统战系统调研成果汇报会,周德睿、曹立军认真听取成果汇报,现场对9个调研报告一一进行回应,并称赞调研报告选题有高度、调研有深度、建言有温度、对策有力度,为常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正能量。 ——积极帮困解难,精准扶贫。深圳、上海、长沙等11家异地常德商会分别对接11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一年来,全国异地常德商会、常德青年企业家商会、工商联直属分会等商协会及352家会员企业,主动对接桃源万阳山、石门大同山林场等337个贫困村,投入金额2亿多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47个,惠及贫困人口2.4万余人。此外,市工商联系统组织“助残”捐资240多万元,助学捐资3000多万元,捐献款物近亿元,彰显了新时代德商的大爱情怀和担当作为。刘海宁、沈冬生、张国友分别荣获省、市最美百名扶贫人物。 ——积极招商引资,牵线搭桥。非公经济人士充分发挥以商招商的优势,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全国异地常德商会主动担当招商引资的桥头堡,充分发挥商会组织资源聚集、情感联结的平台优势,积极参与“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2017年9月28日,香港常德联谊会成立庆典暨常德米粉周开幕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标志着常德与香港又多了一个互动合作的新平台,开辟了一个新窗口,它将在常德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活动、推进“德品出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积极牵线搭桥,协助市政府引进战略投资者清科集团,“柳叶湖清科基金小镇”目前已正式挂牌运营。一年来,全市通过非公经济人士引进大小项目50多个,项目投资额达200多亿元。 展望未来,常德非公经济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常德市委、市政府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战略,为非公经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大美常德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美丽宜人的城市面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为非公经济创造了优越条件。我们深信: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全市非公经济人士一定会奋勇向前,大有可为,更有作为,一定会迎来非公经济更加辉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