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62|回复: 8

有关老屋的回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8 10: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幽兰居士 于 2015-6-18 10:35 编辑

有关老屋的回忆
钟兴珉

  故乡的诠释,应该是多种的:抽象的,具体的;有形的,无形的……然而在我的心底,故乡就是我们做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老屋,则是生我养我的家。故乡朴素的土地,总会生长着太多的乡情。不管是在人类历史大舞台上叱咤风云定转乾坤的大英雄还是漂泊在喧嚣和浮躁的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踽踽独行的小人物,其灵魂都是凝结在脉脉蠕动的乡野泥土之中,因为那是我们灵魂的根。
我的老屋,今天尽管它亦如我的爷爷和我的父母一样都不在了,但在我的记忆深处它仍是我快乐的家园。每当我忆起老屋,就仿佛又看到了父亲如山的脊梁,仿佛又看到了母亲期盼的目光。
父亲共有兄弟姊妹七人,他排行老二,全家人都住在一个四合院内。那时我的爷爷奶奶还健在,家中人多,每天所发生的事情也很多。
石公桥钟家,是当地的大姓,“钟家窝里”又是钟家的望族。住在“钟家窝里”的人,全都是一个祖太爷传下来的血脉。一百多户人家不杂姓,其“窝”的规模可想而知。“窝”里的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房全被绿森森的树木掩映,一般都是你家的后檐接我家的前檐,因此串门时哪怕是连续下雨三天也不会弄脏鞋袜。
唯有我家不受这“窝”的格局的约束,地方上的人都称我家为“钟家朝门”或“朝门里”。
“钟家朝门”,可谓名副其实。它处在“窝”的高处,朝门外不远有一口规模不小的四方堰,那是我爷爷修建四合院打地基时挖出来的,所以叫“朝门堰”。
两扇高大而厚重的木质结构的朝门,座西朝东。一人多高的围墙上一年四季都缀满藤蔓。朝门里有亭子,进朝门后可以先在亭中歇息。走出方亭没几步,就到了天井里。天井比较宽敞,四周栽有杏树,海棠树等,南边有一棵高大的鸡公树。鸡公树的叶片没有枫叶大,其形状有点像鸡冠,这大概就是它名称的由来吧。每到秋季时它的叶开始发黄最后呈现红色,在万里霜天的季节里,鸡公树叶虽然没有枫叶燃烧得热烈但却比枫叶多了一分柔情。
鸡公树不知是何人何时栽的,听我爷爷说当时我的曾祖父就是冲着这一棵华盖如伞的大树才“拍板”在此建四合小院的。
鸡公树有一大把年纪了,繁茂的枝叶摇扯着风声和雨声,它看着我们这一大家繁衍生息。鸡公树的干躯,粗壮得我和我的堂兄表哥等四个孩子手牵手才能抱住。离地面大约两尺的地方,它的躯体竟空了一个大洞。这一个洞,就像是一部神秘的童话,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总是充满了诱惑。树洞里冬暖夏凉,那可是孩们的“乐园”。特别是月朗星稀的夜晚我们玩“躲猫猫”的游戏时,最喜欢钻进那个洞里。日子久了,那个洞口被我们进进出出磨得光溜光溜的,洞里面也被我们收拾得干干净净。如果堂兄他们犯了错或是懒得抱弟妹,就会躲进树洞里一边像老鼠一样偷着吃东西一边做着鬼脸,任凭大人怎么扯着喉咙喊就是不吭声。后来大人知道了这个“秘密”,要找孩子首先就到树洞口来查看。有一年腊月,我奶奶声称带人到镇上去卖家织布。等她老人家前脚一出门,我的五婶和幺姑姑等人就把挂在梁上的腊肉割下来放在火炉上烤得吃。没想到腊肉还没烤熟,我奶奶就回来了,五婶等人害怕奶奶责骂就慌忙要我堂兄把烤的肉藏在树洞里。
我们几个孩子捡了些枯树枝,从家里偷来了火种后就分工,我和表哥等人在外面“望风”,堂兄就在树洞里生火学大人的样子烤肉。烤的腊肉特香特香,那香味儿藏在树洞里也飘出来了然后弥溢四方。我奶奶在屋里终于闻到了就跑出来“追香查肉”,结果是五婶和幺姑姑等人被狠狠的责罚了一番。
爷爷知道此事后,当即吩咐我父亲挑土把树洞填了,而且洞口还砌上了砖。我们这帮孩子虽没遭责,但从此失去了一个天然的“娱乐场”。
每到农历的四、五月间,杏子探出了头。此时的杏子清亮亮的但能把牙齿酸掉,因此谁也不敢摘来吃;但我堂姐和表姐常常要我“放哨”,她们就悄悄地爬上树把那青青的亮亮的杏儿摘下来然后回到房间里。她们把杏仁咬破后就把那还没有凝固的杏仁酸水涂抹在脸上。“干嘛要把那酸溜溜的杏仁汁往脸上抹?就像是沾着米汤洗脸的猫,怪不好看的。”我对姐姐她们的行为实在搞不明白。
表姐告诉我说:“用杏仁汁洗脸,脸上就不长那些疙疙瘩瘩。”
“而且呀——”堂姐对着镜子指着自己的脸说,“洗了杏仁的汁,脸皮儿就又白就又嫩。”
我望着表姐和堂姐那白玉般皎洁的面庞,恍然大悟:啊呀!怪不得那一些大人都说,凡是从“朝门里”走出来的姑娘,一个个都是水灵灵的好像是刚出水的芙蓉。
有一天早晨,我被堂姐从被窝里拉起来。“小懒虫,快起来,咱们家的那一只老龟又回来啦!”
我们家的那一只老龟又回啦!我急忙跟着堂姐跑到天井里。
大人们都在这儿。我爷爷蹲在地上,正抚摸着那一只老龟的背。老龟伸着头,圆圆的眼睛,一只微闭,一只微睁,斜眼看着我爷爷,那样子既亲昵又惬意。
这一只龟,我已看到过两次。听我母亲说它每次来后都是等在外面,我爷爷一早开朝门就发现了它。这一次也是如此。这一只乌龟是我爷爷的爷爷放生的,龟板上刻有我爷爷的爷爷的名字,还有放生的年月日。
爷爷把龟翻了个身,果然我们看到在龟板上刻得有字。那些字虽已模糊,但有的稀依还能辨认得出来。
屈指算来,这龟已有一百多岁了。饱经沧桑、历经风雨达一个多世纪,我不知这一只龟怎么还记得回老家来看看。
这时五叔要我爷爷在龟板把那些模糊不清的字再重新刻一下,爷爷想了想摇头道:“字就不用再刻了,只要它记得我们常回来看看就行了。”
爷爷给龟喂了许多瘦猪肉吃,然后又抱起龟,我们一家老小跟着爷爷出了朝门来到朝门堰边。爷爷蹲下身子把老龟放进水里,可那老龟依依不舍地浮在水面不肯离去。爷爷站起身对它挥手高声说:“老伙计,去吧去吧,以后有机会就回来看看我们。”
老龟似乎听懂了我爷爷的话,两只溜溜圆的眼睛翻了翻便一步一回头地游走了。
老龟走后接连数日都是下大雨,紧接着就听到冲天湖垮垸子洞庭湖溃大堤的消息。此时正是庄稼抽穗扬花的关节时刻,哪知没几天田地都淹没了。我们家有一块好风水宝地叫“窝三斗”。“窝三斗”地势好,旱涝保收。只要把它保住了,我们全家半年吃饭也就无大碍了。因此爷爷亲自上阵指挥他的四个儿子没日没夜地排涝筑坝拦围子,然而无情的洪水疯也似地只一转眼功夫就把那“窝三斗”全吞没了,我父亲和伯伯叔叔们只好急忙用船转移粮食和家禽家畜。
朝门外已是一片汪洋,我父亲驾的船就停泊在朝门边,从父亲的口中我们才知道全村的人都转移了。傍晚时,爷爷和我父亲把两扇朝门卸下来用藤条捆牢后把它绑在旁边的石墩上。望着已经逼到朝门边的洪水,爷爷心情极为沉重地说:“今晚大家可都要小心啦!”
一夜的狂风暴雨,洪水涌进朝门紧接着就灌满了天井漫上了台阶然后冲进了我们的屋子。摆在床前的踏板浮起来了,早晨我起床后懵懂不知一脚踩下去就翻落在水中。踏板压在我身上,幸好母亲及时赶来将我救起。
“涨水的鱼,退水的虾”。这话很有道理。涨大水时,鱼都跑出了鱼塘。这时大人们忧心忡忡忙着收拾东西,而我们这些小孩则高兴地在房间里、屋角头捉鱼。
“蛇、蛇!”我突然看到就在我的房间前面的廊柱上盘着两条菜花蛇,吓得失声大叫。
外面的雨越下越猛,屋里的水越积越深。这时我父亲把船停在了屋檐下,我们全家人早饭都没有吃就乘船离开了老屋。我坐在船舱里,望着渐行渐远的老屋,一个劲儿地问母亲“我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三十多天过后,我们从外地回到了面目全非的“朝门”里。
花开花落,人聚人散。1954年的那一场特大洪水过去没多久,我的爷爷和奶奶相继病逝,接着我的大伯和三叔全家都搬出了四合小院。1958年大跃进时,高大的炼钢炉就立在朝门外,四合小院被拆掉了,它的门板梁柱以及它前前后后的树木全都喂进了那高大的炉膛里,化作了熊熊烈焰。
我们作为儿女在父母们的精心呵护下一个个相继走出了家门。然而,我始终忘不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四合小院。我童年的骄傲,青年的憧憬,中年的惆怅,老年的眷恋都曾多次在那里演绎。
是啊!最难舍的是故土,最难忘的就是那一个作为儿时摆放摇篮的地方。我们生命里的第一声呼唤就是在那里发出的,那一个地方,不管是草堆还是破窑,都总是令我们一生一世去魂牵去梦萦。
老屋,生我养我的家园。你是我灵魂的归处,你始终不渝地嵌着我生命的第一声呼唤。在你那里,我心依旧,情依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8 19: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屋,生我养我的家园,情深意长,难以忘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8 20: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屋乃是根的所在!赞老屋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09: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乡间的小路,弯弯曲曲而又漫长。此际,我站在希望的田野上,在丰收的喜悦里回想起童年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09: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多少最本能的愿望,发生在那生我养我的故乡; 有多少最虔诚的目光,盯着那美丽的田庄。回忆起老屋,就如同还偎依在慈母的身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0: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屋里的岁月,朴实而芬芳。 此刻,让我捧一捧故乡的泥土紧贴在胸前,情倾高天厚土心潮激荡。今天尽管老屋已不存在,但那一份心灵的牵挂,就像是化雨春风,温柔缠绵令我魂牵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5: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屋,是生命开始的地方,童年自在的居所。村前的那一条弯弯的小河,承载着儿时的梦想,流淌着绵长的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3 09: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难舍的是故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5 06: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我养我的家园,情深意长,难以忘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2 04:06 , Processed in 0.0339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