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88|回复: 7

许建辉《易学与养生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4 18: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学与养生的关系
一一上诚

       易学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创立的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生存发展的学问,是人类认识宇宙中一切自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辨证法学说,它与西方哲学一样,也是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又与西方哲学有所不同的是,它不仅具有形而上之学问,还具有形而下对人的现实生话,及其人生命运,起着实际指导的方法之术,因而,它内含象数理法,注入二因五行,八卦、干支等符号,组建成天、地、人、事、物象数模拟系统,为人类良好的生存发展起着指导意义,造福于人。这一学问是人类最大的学问,它博大精深,所涉及的知识面广范,是一切具体学科的理论之根,所以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总源头。易学是先哲们通过对天地人的观察,逐渐认识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知识,并根据这一知识逐步形成建立起一个太极、二因、五行系统模式的理论体系,其核心理论是二因相对统一辨证法。
        所谓二因,是讲自然存在的事物,都是多方面的两个相互对立统一因素。在自然中,无论是各种不同存在的事物,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二因相对统一的存在。所以任何事物都是多元相联的,多层次递进发展的复合体。自然事物发展运动的原点是性(动能),其性的原本是气(物质),性这一动能是因为气物质的作用而产生,气这一物质变化发展是因为性动能的作用而形成,因此性与气,是相互对立统一存在最起始的二因相互一体的事物,这一事物我们称它为性,其实也内含着气,我们称它为气,实际也包含着性,然而,这一事物又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点因素。 在中医学中,论气是生命的本原,在命运学中,命运的成败,则是性的使然,也有人说:"生命关乎于性",则又有性命之说。其实不论是气还是性,都是一个自然的意思,因为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因素,分开而不成立。从物质的角度看,我们称它为气,其气是欲性动能的,所以也是性。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称它为性,其性是气能物质的,因此也是气,从整体的角度看,二者合一为时空,也就是大自然。
        从上述看来,易学理论模式,是从事物的动能本质性来开展二因相对统一辨证关系的学说。它是事物变化发展系统的起点,也可以说是最普遍的基本点。事物动能性的变化不断递进延续,是形成事物发展运行之道的本质。从这个理论可以看出,万事万物的发展之道,都是性的使然,离开了性事物就不可能发展,也就不能存在。在自然中,事物的存在是在无限中呈现着有限,有限事物的消亡,是回归到无限的大自然中,它对于无限的大自然来说,其生命是要变化着的,也就是要消亡的,要转化变通的,因此是有限的,暂时的。然而无限的大自然,就是因为事物的消亡,又转化为另一事物的诞生,这样不断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变化而永恒存在。
        那么我们从这一理论学说可以认识到,性是驱使一切事物变化发展之道的基本点,是可以支配着事物发展的方向与寿命。人作为自然事物来讲,他是具有思维意识性的生命物体,规范属生物一大类的事物。他们的生存发展之道,无不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发生关联,这一生命物,离不开自然物质资源与社会关系,如天体运转时空气候,地球物质资源,人与人,人与社会整体关系等,都有着蜜切联系。这些都属于人自身内以外的客观环境,人的内因与客观外因必然发生关联,这个关联是产生人性的必然因素,人不可能独自而脱离客观外因会自己生出人性,人的存活就是因为内因与客观外因有着关联,而产生性后,才成为有性命的生命体。这样看来,性对于人的生命存活状态,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正确把握人性,就能达到人生养防健生至善的目的。人这一生命体,也是多元多层次复合的系统,他是要从性这个思维意识观微观动态运转之道,递进发展到生活行为动态运转之道,再由生活行为动态运转发展到人生命运之道。 人生命运之道的灾详、祸福,取决于人对生话生克行为性善恶的把握,人的生活生克行为性又取决于人对客观外因关联所产的思维生克意识性善恶的把握。所以人的生克意识性的善恶,是导致人的生克行为性以及生克命运性的最终结果。这就是易学辨证原理与人的现实生活命运实际相应符合的关系。
        根据这些论述,易学理论知识,是为了开悟人的实践智慧,去认识事物多元复合的辨证关系,以至获得符合逻辑的真理;去认识事物相对生克统一性的和谐之度,从而达到对事物发展运行善道的把握,以防患恶性变化所造成的灾祸。 总之,通过对易学理论的学习,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养生理论的认识,以及实施具体方法的正确性,因为弄懂了易学理论,就会使人改变错误的意识观,得到改造世界观的智慧,使人对自身的本性私欲与公共整体观,有一个辨证清醒的认知。这就好比中医理论对待人体施治一样,把人体的脏腑各部分关联起来,作为整体观去思考加以施治。诊断某部位时,从不脱离整体观,用私性分散观来诊治其部位。中医这一理论,就是根据易理建立起来的事物全息整体观。
         
二O一八年三月九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4 19: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这些论述,易学理论知识,是为了开悟人的实践智慧,去认识事物多元复合的辨证关系,以至获得符合逻辑的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4 20: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学问是人类最大的学问,它博大精深,所涉及的知识面广范,是一切具体学科的理论之根,所以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总源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4 21: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6 16: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正扬!问好网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7 06: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学的辨证法就是模棱两可,任您去分析。
                         点赞3.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6 09: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6 09: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虚心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20:27 , Processed in 0.0387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