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02|回复: 10

漫谈“端午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0 08: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桃源老光 于 2015-6-20 08:51 编辑



          因为屈原,才有这端午节。
       国人之所以尊崇屈原,也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国家。老夫子把生养他的楚国,简直爱入了骨髓。夫子不忍祖国被践踏,生民遭蹂躏,一谏再谏不被理睬,反而遭受流放。于是乎也,作《离骚》,写《九歌》,既而愤世嫉俗壮怀激烈,将一腔无尽的痛恨,化作为极漂亮的一个鱼跃,纵身往水中一跳,没入了汨罗江底。
       屈原大夫惊心动魄的一跃,激起国人的无限怀念,二千多年过去,始终为后人崇敬不已。从此,楚大夫屈原的忌日,便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响——中华民族的端午节,也是我们从内心底里热爱国家的具体象征。每当我们蘸白糖,吃粽子,情不自禁,便会想到这端午节的来历,是为着纪念伟大的爱国者与诗人。
      再后来,又因为‘端午节’的缘故,衍生出许多的习俗和规矩。
      吃粽子,这是端午节的重头戏。过端午如若是不吃粽子,那真就是天大的一个笑话!
      传说粽子的起源,也是因为屈原大夫所致。
      说的是当日前,老夫子纵身一跃,沉入了汩罗江底。夫子的众多‘粉丝’不忍心江里面的鱼呀,鳖呀,把他的遗体给啃了,嚼了。‘粉丝们’终日沿着汨罗江上下不停地打捞夫子的遗体,一边往江里抛洒煮熟透了的吃食,想把鱼鳖们喂饱,让它们悠哉游哉,不致伤害屈老夫子的遗体。
      再以后,没遗体可供打捞,可习惯一经养成便成为自然。往后的后代逐渐将其演变成为一种仪式与习俗。为便于保存,也为着美观,更为着口舌之福,这种饭食则用粽叶子包裹起来,再用绳子捆扎得紧紧,既可以抛洒,也可以即食。不蘸糖的为素食,蘸上糖的为甜食。
      有人想保存十天半月,把这粽子煮熟冷却之后,搁进清水里面浸泡着,放上十天半月,也不会损坏。只是一条,过得三五天,得要重新煮开一次才行滴。
      常德,桃源一带过端午时兴吃粽子,挂艾叶与菖蒲剑,喝雄黄酒,划尨船……。
      桃源的粽子,包裹时多选用“团粒糯”和“条儿糯”这两种优质糯米。
        “团粒糯”指的是糯米的粒子呈圆团形状,“条儿糯”呢,不消说,指的是呈长条形的糯米粒儿。长条形的糯米颜色白净,看上去如雪如霜;团粒糯呈浸色,似玉非玉,通体带着半透明的色道。至于你要挑选哪一种糯米包粽子,那就是“萝卜青菜,各喜所爱”了。
       粽子的种类,更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讲效率的,怕麻烦,图个快字,三凿子,两斧头,糯米内啥也不放,包几个白白的粽子,便作了数。这纯净的糯米粽子,叫作白粽,吃的时候酌点糖,喜欢红的酌红糖,喜欢白的酌白糖。
       既耐得烦,又霸得蛮的老太太,老婆婆,不打牌,也不玩耍,有的是空闲。包棕子于她们,那是功到业熟,手到擒来。将一盆浸泡好沥干水,又白又净的糯米,搁在身旁,搬一把靠背椅,放在跟前,椅背上绕一砣纳鞋底的粗粗棉绳,场合摆好,从盆中拣两疋煮过的棕叶,用手卷成个筒筒,抓一把糯米进去,再用一根筷子边插边塞。如今滴人的会玩也会吃,光吃那白棕子似嫌乎不过瘾,更多的是在糯米中掺合起蘸了酱油的肉块子,或是腊肉砣,或是绿豆,红豆等等,这叫作咸粽。
      淘糯米事先须用水淘洗得干净,行话讲究,得“淘清水”,意即:看不到混水。然后用器物盛装起,沥干水分。
      粽叶子是本地特产,多似狗毛,端午节前的一晌,乡下人一担担挑哈来,摆在街市上出卖。这东西一多,不值钱,烂便宜,论把把卖,块把钱一把,一把百来疋。
      有些人生怕一口气无处买到,早不早就买起它,丢到屋角角叶片放得黄爽哒。叶片黄了不要紧的,不会影响棕子的香气。粽叶买回来,先要放在锅中煮,一者是杀菌消毒,二者嘛,煮过之后,可降低粽叶的脆性,增强叶片的绵软。
       包粽子一般多用棉绳,图的捆得紧些,煮的时候粽子不易散开。
       粽子在锅中煮熟后不要急于出锅,要放在锅中继续熬起,桃源话把这叫做“憨陡锅里”。“憨”出来的棕子,不仅熟透,而且味道极好,绵软香醇。
       桃源人过端午不仅爱吃粽子,还将粽子作为过节礼物,互相赠送。特别是出嫁哒的女儿,端午节和丈夫回家拜丈人,丈母娘,提几串粽子那是必备之礼。
       桃源人称农历初五是“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所以,过了小端午,还要过大端午。
       大端午也要包粽子,假如是粽叶不好买,初五吃过粽子后,剥下来的粽叶要收捡起来,用水洗净后再包一次。因之,桃源人的端午节,前前后后共有“炮把天(十天)”。
       除了吃粽子,端午那天,儿女们都会拱起回来。家人大团聚,自然,得搞点酒和菜。这过节的菜中,少不得有条鱼。这鱼少不得又要放一些紫苏叶子。
       紫苏是门中药材,功能是发汗,走表。据说端午吃紫苏有防病治病的功效。这也是当地的传统,从古至今,一直流传。
      至于过端午吃鱼,有个什么讲究在内,我也不甚清楚。大概是从前这季节里头,雨水太多,天天落了个不停,如俗话所道:落得是缸满,盆满,塘满,堰满,江河齐齐满,水太多,大概河里的鱼也满了吧!
       过端午,家家户户必定要买几把艾叶,菖蒲回来,挂在大门的两边。
       尤其是家里头有小伢儿的人家,还要买几支蕲艾存放起。老人们常说,月伢儿(刚出生的小孩子)肚子痛,哭闹不止,可将蕲艾放在嘴里嚼烂之后,贴在小伢儿的肚脐眼上,治肚子痛那是立马见功效的。
       此外,端午这天,有些人还会买些金银花藤等杂七杂八的药草,熬制成汤药洗个澡。据说是,五月初五这一天,闭起眼睛采得来的百草都是药。用这药草熬汤洗澡,那是百病不生的。
       从前过端午,喝雄黄酒是不能少却的。有人说,喝了雄黄酒,毒蛇,毒虫不敢拢身。现代医学证明,这说法不对头。雄黄有毒,掺杂到酒中喝下去对人没得好处。但有一门可以肯定,把大蒜和雄黄捶成末与酒拌合,捻成砣,存放起作备用。倘有蚊虫叮咬,红肿发痒,用此擦痒处,立可见效,这个,倒是真话。
       划尨船的活动也搞,但桃源县城所处的沅江一段,滩长水浅流急,可能出于安全的考虑吧,我是没看到搞过滴。据县志记载,从清代开始,官家就不允许划龙船竞了。而下面的一些乡村却年年乐此不疲。
       眼下桃源县城河段的水电站已然建成,大坝连结东西,激流变为平湖,一潭清水平静有如镜面,往后,人在这人造湖中荡桨划船,恐怕那意境也是非凡不过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09: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句——将一腔无尽的痛恨,化作为极漂亮的一个鱼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1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屈原大夫惊心动魄的一跃,激起国人的无限怀念,二千多年过去,始终为后人崇敬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3: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鹰a 发表于 2015-6-20 12:19
屈原大夫惊心动魄的一跃,激起国人的无限怀念,二千多年过去,始终为后人崇敬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0 22: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桃源的粽子,包裹时多选用“团粒糯”和“条儿糯”这两种优质糯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18: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桃源端午民俗多,桃源老光都记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9: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河布衣 发表于 2015-6-21 18:10
桃源端午民俗多,桃源老光都记得。

年年都过”端午节“,风俗习惯记入了骨髓,如同刀儿刻印的一般,岂能忘记得了的?是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1 22: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桃源老光 发表于 2015-6-21 19:29
年年都过”端午节“,风俗习惯记入了骨髓,如同刀儿刻印的一般,岂能忘记得了的?是啵?!:hands ...



再次为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16: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网上有一笑话,说全国人要感谢湖南,没有湖南就没有屈原跳的那条河,没有那条河,屈原不会跳河,就没有端午节,就没有三天假。呵呵,笑话而已。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2 16: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付蝶 发表于 2015-6-22 16:28
最近网上有一笑话,说全国人要感谢湖南,没有湖南就没有屈原跳的那条河,没有那条河,屈原不会跳河,就没有 ...

的确如此嘛!须得饮水思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2 03:47 , Processed in 0.0371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