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汉平 于 2018-4-29 07:50 编辑
转者按,不兴大赈酒,这囬是家喻户晓,很得人心。这几天,左邻右舍,什么生日酒之类,抢在五一前赈,呵呵......因为有的通知也好村规民约也好,都是五月一日起实施。总之,是好事!故转此文供网友们参阅。每逢佳节酒席多,随不起的份子伤不起的面子
王醒 何雪薇 付兆飒 孙远桃
移山易移俗难 塑文明新乡风 然而,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有效实施限制规定。“结婚、过寿宴送礼少则一两百,多则四五百,家家被礼钱搞得焦头烂额。”来自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民乐乡的陈先生给人民网留言,希望政府部门能“管管”。 在云南,麻江、德江等区县也曾出台过群众操办酒席的相关规范。然而,仍有个别地区群众反映“大操大办”之风依旧盛行:“早就听说政府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为什么一直没有落实到位?现在的农村还是依然如旧,进新房、开财门……这样一直下去农村经济条件必然会倒退。” “政府屡屡倡导,为何总是得不到遏制?”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的一位网友的留言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回复:根据中共凤冈县委办公室、凤冈县人民政府办室关于印发《凤冈县规范操办酒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县民政局指导各村(居)委员会并督促村(居)委员会对滥办酒席进行整治,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个别的村(居)民利用村居委员会节假日放假,督查力度有所减弱的时机违规操办酒席,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当地相关部门也作出承诺:下一步县民政局将会同乡(镇)政府督促村(居)委员会对社会滥办酒席行为督查力度,杜绝违规操办酒席势头蔓延。 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地区都普遍存在。近年来,各地为了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纷纷推出村规民约。然而,也有一些群众不以为然:“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惯怎么能改,家家户户都是这样过来的。你定你的规矩,放不放鞭炮、摆不摆盛宴那是我的事。” 移山易,移俗难。千百年来,淳朴的乡村群众一直遵循着民间形成的老规矩。拿农村婚丧嫁娶来说,作为人情往来,其本意是维系情感,但是在一些地方,人情消费逐渐掺杂了一些功利意识和攀比心理,使得一个好的传统习俗变成陋习,助长了奢华之风。 对此,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比移风易俗,监督干部应该更有办法去解决。党员干部作为先进代表,对群众有足够的影响力,其一举一动能起到模范作用。若干部能长期坚持发挥带头作用,在婚丧事务中,崇尚简朴低调、杜绝铺张浪费,移风易俗便也能立竿见影。 另有评论指出,“移风易俗”多数是为了社会形成一个更好的价值共识,所以无论是红头文件也好,乡约村规也好,无论是规则本身还是执行程序,都必须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标尺来丈量;移风易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用短期规定来规范行为不算难,真正能起决定作用的是移除人们心中的不良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