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76|回复: 33

(悠然的回忆)《岁月如歌》连载1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7 05: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风 于 2018-5-7 06:09 编辑

悠然的回忆18

岁月如歌

陈贤明/作者  天风/责编


十    风暴席卷(上)

        1966年暑假只放一星期,下学期便开学了。同学们照样带着各自的梦想步入校园。

        校园气氛已非昔日,文化大革命工作组进驻了校园,深入到每一个班级。眼前的一切空间事物都仿佛弯曲了,以往站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不讲课了,本来坐在座位上读书的学生不读书了,学生们平时费尽心血整理的学习笔记也散乱了,心爱的课本打入冷角了。

        看报纸,特别是学习党报《人民日报》,党刊《红旗杂志》社论,紧跟党中央步伐,是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强子总是不断地将当天的报纸递到我手上。

        报纸上批判《三家村札记》(吴晗,邓拓,廖沫沙等文人作家合撰)的文章说,《三家村札记》含沙射影地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攻击社会主义,是一株大毒草,必须彻底批判。后来,便把地方上那些喜欢作诗唱和的大大小小文人,也照例冠以“三家村”黑帮的名号。

        6月,《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指出:“一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高潮正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社会主义中国兴起,……要横扫盘踞在思想文化阵地上的大量牛鬼蛇神,……把所谓资产阶级的‘专家’、‘学者’、‘权威’、‘祖师爷’打得落花流水,使他们威风扫地……我国解放16年以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阶级斗争一直是十分激烈的,……就是一场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所谓学术‘权威’,制造复辟舆论,同我们争夺群众,争夺年轻一代和将来一代,……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要彻底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四旧),……创造和形成崭新的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四新)·……我国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引起了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惊慌和混乱。他们一会儿想入非非,说什么我们的文化大革命,表明了中国下一代‘和平演变’已经有了希望呀,他们一会儿又悲观失望,说什么一切消息表明,共产党的统治还是十分巩固呀·····”

        那时,《人民日报》是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性文件(《人民日报》是中央的喉舌,是全国革命群众的统一“领导”),《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则是文化大革命的宣言。

        “彭、罗、陆、杨(彭真: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罗瑞卿: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副总理,国防副部长兼国防工办主任;陆定一: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副总理兼文化部长;杨尚昆: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反党事件的报道,“揭露”了他们如何搞宗派活动,如何搞地下阴谋活动等等,这自然使我们这些初出茅芦的青年学生为之一惊。

          6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北大学生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了些什么?》,大字报带有浓重的火药味,指责北大领导按兵不动,运动冷冷清清,死气沉沉,企图压制文化大革命,搞修正主义。聂元梓发动冲击北京市大学部副部长宋硕,北京市委大学部干部和北大党委副书记陆平和彭佩云,要踢开党委闹革命。这张大字报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那时,我们对“大字报”一词感到很新奇,这个词还从未听说过,就像“文化大革命”一词也从未听说过一样。

        8月,《人民日报》又刊登了一张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大字报,题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内容是:“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得何等好啊!请同志们重读这一篇大字报和这篇评论。在五十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威风,灭无产阶级志气,又何其毒也!联系到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省的吗?——毛泽东,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  这张大字报究竟所指何人何事,我们当时真是不太明白。

        《人民日报》于1966年8月9日刊登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文革“十六”条),是《五·一六通知》以来,又一个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为了更好的开展文化大革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下,各班贫下中农出身的学生(革命小将)代表纷纷上北京参观学习,去见毛主席。强子家是贫农成分,他也上北京去了。在纪录片《毛主席和百万文化革命大军在一起》的镜头里,我们看到革命小将从金水桥像潮水般涌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上人头攒动,革命小将人手一本红宝书(毛主席语录本)高举在头顶,欢呼“毛主席万岁”!红宝书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毛主席和林副主席都佩戴着红卫兵袖章,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挥动着军帽,向革命小将致意。那壮观的场面震撼天地。自此,文革风暴从北京席卷大江南北、长河上下。

        上北京的革命小将回来后,文化大革命工作组靠边站了,后来撤出了学校。各年级由学生头头领导,开始成立红卫兵组织。北京市早在五月底就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只有贫下中农出身的学生才有资格加入红卫兵组织。高一年级红卫兵组织叫“延安战团”,司令为二十班学生肖宏村,副司令为二十一班学生郑德新。高二年级十八班分出两部分,所有贫下中农出身的学生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司令是本班学生卞德桃,副司令刘兴国。非贫下中农(地富出身的学生在外)也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卫东兵”,司令是该班学生马宗禹。高二年级十九班是我所在的班级,成立的红卫兵组织叫“闪电战团”,司令就是强子。高三年级成立的红卫兵组织叫“惊雷战团”,司令是高十七班学生郭金城,副司令叫刘明钰。我不是贫下中农出身,所以,我没有资格参加红卫兵组织。我对强子一方面是羡慕,另一方面心里不知是啥滋味。我仿佛看到了美好下的阴影,我的心似乎慢慢在被阴影包围,被阴影吞噬。





文革1.jpg
文革2.jpg
文革3.jpg
文革4.jpg
文革5.jpg
文革6.jpg
文革7.jpg
文革8.jpg
文革9.jpg
文革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7 06: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7 06: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7 08: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7 11: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7 11: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开始后,我第一次随同学去常德,经过临澧时,下车休息20分钟,见到街上挂的标语:“打倒临澧最大的走资派吴愈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7 12: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新泉先生首席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7 12: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汉平 发表于 2018-5-7 06:50
佳作!为您点赞!

多谢汉平先生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7 12: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汉平 发表于 2018-5-7 06:50
佳作!为您点赞!

多谢汉平先生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7 12: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西岭先生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5 11:32 , Processed in 0.04044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