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17|回复: 22

井冈英烈的红色家书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9 08: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汉平 于 2018-5-9 08:31 编辑

          转者按,人生自古伤别离。井冈山斗争时期,无数革命先烈纷纷告别亲人,投身革命。英烈们在戎马倥偬中,怀念妻儿音容;在枪林弹雨中,砥砺爱情风雨。让我们撷取几封流传于世的红色家书,走进革命者的内心深处,品读最温暖的人间大爱。
井冈英烈的红色家书

邱明
2018年05月07日08:12    来源:学习时报
d788d43f8794a4c2c531c54b0cf41bd5ad6e39bb.jpg

    卢德铭的“行军书”

   卢德铭(1905—1927),四川自贡人,黄埔二期毕业生,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东征和北伐中屡建奇功。攻占武昌后,他受命组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武昌警卫团,将这支部队改造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劲旅。

   南征北战,卢德铭时刻牵挂着家人,留下一封封“行军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情的渴望:“我不是不怀念家庭,其实我也想念父母及兄嫂侄儿等……在梦中我曾发呓语,呼喊权一(卢德铭的大侄子)、少南(卢德铭的小侄子)。醒来时同志们笑我说,参谋长还在思乡呢!”此时未婚妻瑞勤在家乡等他,年少的卢德铭充满着革命激情,他写信交代家人转告未婚妻:“如果瑞勤真要等我,则我对她有几点要求:一要读书;二要革命;三不要缠脚……”

   血与火的考验让卢德铭信仰更加坚定。1926年汀泗桥战斗,叶挺独立团的共产党员、营长曹渊牺牲,他极为悲痛地告诉家人:“这场战役歼灭很多敌人,但是我们的伤亡也不少。我们的营长曹渊同志也在这次战役中牺牲了。当他受了重伤时,我去扶着他,他向我说,德铭同志,我已无救了,请你不要管我。为了革命,你带着同志们冲啊!”这次战斗成为北伐进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革命胜利的喜悦很快消失殆尽,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屠杀,卢德铭寄出了最后一封家书:“现因时局转变,为了不连累家庭,今后我暂时不寄家书,你们也不要来信……我没有钱寄回来。家中如果没有钱用,可将杨家的十几石租卖了。”这位堂堂国民革命军的团长,居然身无分文,对补贴家用无能为力。

   1927年9月按中央指令,卢德铭率部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担任总指挥。战斗中卢德铭不幸中弹,成为上井冈山时牺牲的最高将领,年仅22岁。毛泽东闻知痛惜不已,连呼“还我卢德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9 08: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堂堂国民革命军的团长,居然身无分文,对补贴家用无能为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9 09: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英烈早逝,英雄也有儿女情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9 09: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战斗中卢德铭不幸中弹,成为上井冈山时牺牲的最高将领,年仅22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9 09: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9 09: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10: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18-5-9 08:57
这位堂堂国民革命军的团长,居然身无分文,对补贴家用无能为力。

谢谢首席关注和支持及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10: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18-5-9 09:17
英烈早逝,英雄也有儿女情长。

谢谢关注和支持及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10: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18-5-9 09:17
战斗中卢德铭不幸中弹,成为上井冈山时牺牲的最高将领,年仅22岁。

谢谢关注和支持及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10: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18-5-9 09:54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谢谢关注和支持及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1 06:42 , Processed in 0.0369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