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湖南人,但常居广东。别人时常会误以为我乃广东人。那确实是误会。人们常说: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四川人辣不怕!而我却感觉到,贵州遵义人却有着一种不同的“辣”味儿呢! 不知何故,以往到许多任何地方旅游、采风,都根本不曾有过。而这次,(2018年)4月26日到30日,一踏上贵州遵义的那片土地,仅仅五天时间,却时时、处处令我无不如此动情万分,心潮澎湃。或许,这个时节太美;或许,我是一个抑郁质(不曾检查)的人,爱萌生感触;或许,就因这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事,太让你良心震颤不已吧!这也许就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遵义人骨子里一种与人迥异,非同别处的“辣”味吧! 难怪,人们都赞叹道:醉美贵州遵义!山美、水美、人更美呀! 那天,我们夫妻两个古稀之人,兴高采烈地从广州南站乘坐10:36到达遵义的D1818动车。没到站,就犯愁的议论,如何顺利到报名地点。坐在我们后一排的两个本地青年男女,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便满面春风的安慰说:“不用急,就跟着我们走吧!”顿时,有了本地“导游”,如同一块厚重的石头,一下子从心里掉落下来。过去,我们曾在多处地方,因是外地人到陌生地,被挨宰、受骗而生余悸,仿佛一种“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惶恐。 来到打车处,二位年轻人没有食言。一边安抚我们在僻静处等候,再三叮嘱注意安全,一边上前招揽的士。当时,下车的人不少,如同聚拢的鸭子,目睹他们一个个远去。而我们始终没拦上车,不免焦急起来。许久,那位男士因自己忙于急事,接站的车辆已来到便走开了,身边这位萍水相逢的姑娘却像自己的事情一样不离不弃,一点儿都不厌烦;一边打手机查询我们的地址,一边招手拦着车辆。直到二、三十分钟后,旅客稀疏才拦到的士。此时,激动的我们根本来不及询问这姑娘的大名,只看清楚约摸二十多岁左右,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娇美身材,清秀面容,宛如一朵灿烂夺目的月季花。望着离去的姑娘,我满眼泪花翻滚,心里似乎团团火焰在尽情燃烧。多美好的人儿,非亲人胜似亲人呢!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能有这样如此多的好人、好事,民族振兴,国家发达,实现中国梦,复兴民族大业,一定大有希望!愿好人们一生平安! 我由衷的感叹、祈祷。 坐上车,心里暗自盘算: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任人摆布吧,就随便的士司机往哪里开!我做好拿五十元费用的准备,唯求平安、吉祥、方便就行。 沿途,我惬意的观赏周边美景,被那山清水秀景致一一所迷住。我们如同穿行在水墨丹青画卷里。师傅和蔼的与我们攀谈,介绍遵义城的概况与历史,我懂得了许多。当时,正值下班高峰,不时堵车。后来不足二十元,我们如释重负的顺利到达目的地——卫教中心。过去,不少地方那些黑心的士司机,常常绕圈子,跑岔路,名打表,实瞎喊(价格),让你哭笑不得,唯有打掉牙齿往肚里吞。这里的人们啊,个个实诚,人人厚道。 到了报道处,办理手续的叫小邹的俏丽姑娘,落落大方,热情地接待我们,温和的叮嘱莫丢失证件,还将就近的房间安排年岁大的人居住。叮嘱注意脚下台阶,莫甩跟斗;帮助提携行李,上门开锁,扯亮电灯……把一个个素不相识的客人当做自己最亲的亲人,无不周到,热情,岂能不让人感动至深呀!我非冷血动物,立生感激,便情不自禁将带来的一本自己的作品集《木棉花开》),送给这姑娘作谢礼。 在遵义街头巷尾,一处处醒目文明告示,如同一道道座右铭,指明灯,时时、处处昭示着人们:“尊道行义,自强不息”;“一言一行讲文明,做人做事讲诚信”、“细微之处见精神……” 我顿时明白。遵义人的精神风貌,人格素养,社会品质,道德风格,并非从天而降。何况,这还是一片红色土地,是无数红军烈士用鲜血染红的呢! 遵义,无愧于一座文明旅游城市称号! 徜徉街头,一道道靓丽风景时时迷住我。这里,既卫生,整洁,又极文明。尤其许多车辆在斑马线,看到有行人路过,都会自觉的停下来,礼让他们先走。唯有这里,再者台湾,我才见识到。至于其他地方,均极少见,并且训练有素,自觉成态,约定俗成。一座城市,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呀! 林则徐曾赋下家训告诫后人们: 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 记得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也教导过大家: 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 是啊!大家做人、做事,就是应该都具有诚信,讲良心。那明清时期的湖南学者王湘绮曾经谆谆慰勉其子孙: 戳破窗纸容易补,败坏道德最难修。 多么深刻的道理啊!令人警醒。 为了这次采风活动圆满成功,本地几位作家朋友竭尽全力,鞍前马后,精心安排,周到服务,至始至终,贴心贴意。姚筱红、王宗伦、张维、张主任、杨老师等,他们慷慨无私,尽地主之谊。姚老师并将自购的茅台酒供大家尽情品赏;王老师、张老师自雇请车辆,专程接送与会人员赴桐梓县城享用名扬海内的黄焖鸡,招待特丰盛。那份浓浓的乡情、亲情、友情无不让人喜泪自淌呢!真是比山高,如海深! 我不由得又想起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语,以便作为鞭策与共勉: 做个好人,真正心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不得不说一说,两天两晚为我们奔忙,辛苦驾驶贵CT0973旅游大巴车的杨师傅。那憨厚、善良、热情、淳朴的样儿,无不令人难以忘怀。尤其他,艺高人胆大。29日那天,晚上八九点钟,他不厌其烦,驾驶着满载50多人的车辆,信心满满,稳稳当当,平平安安,在窄狭崎岖的山间村道上奔忙。在一险道处转弯之时,车上有人吓得几乎要呼喊。当时,坐在前面不远的我,第一次目睹此景,不由得也禁不住颤出阵阵冷汗,然而,他却不慌不忙,沉着、冷静,化险为夷,有惊无险的安全驾驶出来。这个时刻,大家已经鼓鼓胀胀,他却仍旧饿着肚子呢! 好了,我这笨拙之笔,难以一一描绘尽他(她)们的事迹和朵朵奇葩。那与众异同的“辣”味儿已在意中了。短促时日,已给我刻留下无尽的印痕与记忆。 遵义城,就像一壶香喷喷的茅台酒,令人陶醉万分!《东方散文》搭建的这次平台,几天的采风活动,我们每个人无不收获满满,感慨良多,香醇醇,甜蜜蜜,醉醺醺呢! 遵义人,真正让我领受到那淳朴、纯真、厚道、无私的辣味儿,永志难忘,一辈子为楷模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