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毛自银 于 2015-7-8 11:31 编辑
城区老干第一忙人 ——湖南常德澧县澹阳社区全国优秀荣誉军人、街道群团组织老干支部书记任泽渊
任泽渊同志,1945年9月生,1960年8月参加工作,1962年11月入伍,196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军虎门学校毕业,在部队任过南海舰队某部炮艇班长、部门长、副艇长。在1965年8月的“八六”海战中,荣立二等功。两次负伤,身受四创,为二等乙级残废军人。曾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叶剑英、陶铸等同志亲切接见。 1966年3月回县后,历任区团委副书记,区棉花办主任,区、县供销社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四次评为地市级先进个人,两次评为省级先进工作者,1974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优秀荣誉军人称号。1985年12月,作为常德地区农业战线基层干部代表,赴北京参加过全国科研棉花生产座谈会,受到当时的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等领导人的接见。工作业绩被编入国家大型文献《当代杰出共产党人》和《延伸的长城》。 任泽渊离职15年来,以一名老共产党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身残志坚育新人,创先争优做贡献。原澧阳镇关工委,在他的领导下,年年评为全县先进单位,五次评为全市先进单位,两次评为省级先进单位;2005年10月,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他个人被评为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省优秀退役军人。近十年来,还先后迎来了共青团中央、国务院机关关工委、省军区、省市关工委和全市各区县领导的参观指导。原省委秘书长、省关工委主任沈瑞庭同志曾给予热情评价:“澧阳镇关工委是我们湘西北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面旗帜。”原市委副书记曹儒国同志亲切地称赞任泽渊是“澧阳红柳”。 多年来,任泽渊同志坚持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城区400多名“五老”的群体优势,主动配合学校、社区、农村,采取一系列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大力帮扶家庭贫困的学生,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抓三教育三生”为品牌的关工委工作迈开了新的步伐;老科协组织年年有新课题新发展,基层成员年年有大创收;退役军人之家由全省第一家被推广开建到每个乡镇。虽然年过七十,仍然容光焕发,勤勤恳恳奔波在县级和城区老干工作岗位上。老同志们很担心他的身体,对他说:“渊伯,您也减点‘负’吧,看你多累呀!” 渊伯的老干工作负担确实是够重的。你看他,现在所担负的实际工作:县关工委常务理事、县老科协常务理事、县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县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澧阳街道群团组织老干党支部书记、澧阳澧西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县禁毒协会副会长、县老战士维稳报告团团长、澧阳街道街道老科协会长、澧阳诗社社长、县城区退役军人之家主任、澧阳片老科协大组组长等等。担任上述组织职务,就是一个季度只召开一次会议,他都要想多少事跑多远的路啊!这些年来,渊伯所主管的城区老干工作,又是享誉全县乃至全市、全省的。只要走进澧阳街道老干组织办公室,那一排排耀眼的从地方到国家级所颁发的奖牌、奖旗、获奖证书就达几十上百件! 他在部队时,是战斗英雄。退伍后,地方工作中年年评优。退休后,他从不顾及自己战斗中落下的伤残病痛,而是一颗红心,为孩子们传薪诗教、救助孤贫儿童,为老专家们继续奉献科技余热寻找工作场地,为退伍军人们创建活动环境,干一行爱一行,季季有文章在各级党政刊物和网络刊载,年年有切合实际的建议和提议上交县委县政府。人们称他是“城区老干第一忙人”。在他的带领下,城区老干们自然也没懈怠,极力配合他抓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