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67|回复: 7

闲话当年 (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6 11: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桃源老光 于 2015-7-16 11:10 编辑



         吾与文彬老相识于上世纪70年代初。
      那时候,他在县内某局的办公室当副主任。我呢,同在一个系统内的另外某局的办公室当小干事。
      因同处一个系统,少不得有汇报,碰头,开会的接触,至少十天半月,便有见面的机会。
      那年头,各项运动一波接一波不断纤地涌哈来,上面的头头脑脑尤注重基层单位出现的各种新动向,新情况,新苗头。运动高潮迭起时,往往是一天开一次汇报会,如此一来,与文彬老少不得天天都要碰上回把。
      各局办公室的人员,算起来那是嘿大一群。一群人中数文彬老年纪最长,加之老头又是抗美援朝年代内曾“扛过枪,渡过江”的老资格,大小也立过好几次功。有一回,老家伙把当年立功授奖的‘红本本’摆出好些个,直令我等后生辈不免顿时肃然起敬!一大堆人中,论资历,排年纪,讲功劳,老者当属我辈之中的头一块金字招牌。有此垫作底,一干的小兄弟伙计,对于文彬老,那是相当的十分尊敬,五十分客气,一百分谦让。每每碰头汇报,头一炮非他放响莫属,且容不得他谦让打推辞,大家伙总是把他顶在最前头,让他一如抗美援朝在上甘岭战役那般,冲锋陷阵,打开汇报的局面。候他东扯西拉把话说完,直到无话可扯了,这才轮到我辈年青伢们。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即如俚语所道: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这转来转去,七一转嘛八一转,竟然转到了文彬老一块去。自此以后,便与其朝夕相处。恰好就应中了那一句老话:风水轮流转啊,明年到我家!
      因是老相识,且又有些老交情,如今又转到了一起,同在一个锅里搅起了马勺,这时日一长,来来去去,竟然发现咱俩正好是臭味相投,脾气也有点对味,于是者也,也就忘了彼此的年龄差别,久而久之,竟成为莫逆之交。
      那会儿,人年青,还有点子追求上进的心,更有着再上个台阶的欲念。我时常闷在心底里猜想,如文彬老这等的辉煌经历与老屁股的资格,历史又是非常的清白,应该是早就在了党的。可老家伙一直干到退休打止,依旧是孓然一身,当了几十年的“无党派人士”。每每想到这一层,不禁有些个替他愤愤然不平,觉得世道不公呀!于是也就常常为此,和老头儿扯起这个话把。
      谁又知道哩,一扯起这话把儿,老家伙竟然心如止水,将这事看得极平淡。
      老头儿感叹,当年去朝鲜,拢共打了五大战役,倒参与了三个。战场上,枪林弹雨,炮火横飞,不晓得死了多少人啰!一想到自个能从战场硝烟中存活下来,已然是不幸之中之万幸!每每忆起当年参军入伍的战友同伴,朝夕相处,如今大多都长眠在异国他乡,自己能够平平安安地活到如今,已算是够意思了!
      老头长叹:入朝作战前,本已填写好入党志愿书,没想到上甘岭一役,自己负了重伤,被人从火线上抬下来,送回国内治疗,由此,与原部队失去联系。伤好之后,又由战地医院直接安排转业回了地方。地方党委根据部队转回来的档案,曾经发展过他入党。只是那时候正处在热恋之中,谈的个对象,家庭出身又是工商业兼地主成份。当时组织上也曾派人找他谈过几次话,要求他须以革命军人之身份,坚决与其划清界线,自觉地与意中人,道一声‘古得拜’。领导们严正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生死的冤家对头,你一个革命转业军人,又是国家干部,怎么能与这种人搅在一块哩?!如若是不听组织劝告,你也就失掉了入党的资格,更没得资格当一名合格党员!
      那会儿的文彬老,年青且激进,追求的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处的对象,乃是一块儿长大的儿时好友,自小起,两小无差,算得是青梅竹马顶般配的一对儿,情意笃笃,郎才女貌。意中人与党员资格,如今一齐搁在了眼前,二者任由他来挑选,思来想去,终觉得过日子讲究的是情投意合的为妙。如此的一来,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工商业兼地主的女友作了老婆。
      当年的那个岁月,讲究的是阶级阵线分明。堂堂的光荣的志愿军退伍战士,竟然不听领导的再三劝告,自动放弃了组织的培养,选择那工商业兼地主的女儿当老婆。这样的人么,经受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丧失了明确的阶级观念和是非观念,怎么能发展他入党呢?就此,文彬老与进步二字断了缘分,从此被排斥在圈圈外。
      一年又一年,岁月沧桑。
      随着年龄的消融,人的一点点棱角也渐渐磨蚀去,不断的政治运动,一波接一波起起伏伏,直把人磨得光滑圆润无比,原先心里头的那一点点欲念,有如是扔进了水塘的一块石子,从起始激起的一阵阵涟漪,一圈接一圈荡漾着向外扩展,然后,再又一圈,一圈地归复于平静,慢慢地,心思也就如同止水一般。
      也如文彬老自个体会的那样,党没入成,倒是少了好些的个人负担,至少不会天天无日夜地开会吧!于是乎也,便多了些私人空间和自由。闲着无所事事,再加上有丰厚的退伍金,负伤费等等的物质作基础,有条件捣弄起了收藏。时间长了,名声在外,世人都晓得他有此业余之爱好,手头也有余钱剩米。常有人一时运转不周,急需钱用的时刻,便把祖上遗存下的一些东东西西鼓鼓捣捣给送上门来。只要有人送得来,老头便不惜本钱一齐收将下来。好在那个年头那个时候的价钱也极为便宜,他也不管是真的假的,来者统统不拒。几十年积累,倒也是堆了满满的一屋。
      俺没事时常去他家转上一转,一者,老头比我年长许多,出于内心的尊重,得抽些时间去看望哈他,尊者为大嘛!二者呢,也是想看看他近段时间又收藏了些什么‘宝贝’,乐得一旁傍神享福,长长眼。每回去,老家伙都要搬出一大堆‘古董’,向我炫耀摆谱:这是个什么,这又是个什么的什么……。回数一多,自不然耳濡目染,令我这门外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听到诸如“金丝铁线”啦,“紫口铁足”啦等等新鲜名堂。
      老头儿藏有十来把紫砂壶。据壶底的落款看,有明代时大彬的,邵文银的紫砂珍品,还有清代杨鸣远等名家的精巧细作。
      有一回去了他家,老头拿出一把造型独特,小巧玲珑,壶身遍施釉彩的紫砂壶与我观赏。过手把玩,发现壶底刻款为“荆溪惠孟臣制”。惠孟臣是明代天启朝人,如果这把壶真的是他老人家亲手制作的话,那这把壶可就值了价啦!
      老头见我知晓这壶的来历与身价,俨然不是个“空子”,倒像是肚子里头有点货色,便有些青睐的意味。于是乎,端了茶壶,吮上一口,悠悠然向我讲述起这紫砂壶是如何落到他手中的一段曲折。
      听了老头这一番讲述,倒觉得这一段曲折的经历,似乎也是段历史。只不过,述说的是平民百姓在那个年代内的悲欢离合遭遇。经历虽说平淡也且平常,倒蛮有点子趣味,就像嚼槟榔似,嚼来嚼去,嚼到最后,嘴巴里头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甜甜余味。一时兴起,便敲打键盘,将文彬老向我讲述的那些远已逝去的从前事,记载下来。


      附:紫砂资料:
      孟臣壶:粉彩鎏金惠孟臣紫砂壶
      此壶高7cm,柄至嘴长12cm,底足直径5cm,口径5cm。壶可盛水两市两,底圈为朱红色紫砂。壶釉凸彩和五点釉黑红。此壶为出土物,其鎏金已呈氧化状。
      惠孟臣,明代天启朝人。宜兴著名制陶师。他制的小壶造型精美,别开生面。到他去世300年后,这种落有“孟臣”款的紫砂壶,还不断出现。
      其生卒年月不详。一说是明代天启或崇祯年间人;另说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陶器史上第一部紫砂壶经典: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所著录的明代宜陶名家中,未见到其人。所以,一般认为,康雍之说比较可信。
      关于孟臣壶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清乾隆人吴骞(1733——1813)的《阳羡名陶录》载:“惠孟臣……皆不详何时人。知孟臣亦大彬后一名手也”。孟臣是分身众多的迷一样人物。
《茗壶图录流源》中,仍只能记载:“惠孟臣,年代不可考,孟臣名优显。”中外文献著录的孟臣壶不胜枚举。
      对宜兴紫砂壶钻研较深的日本人奥兰田在其著作《茗壶图录》中说:“孟臣名尤显”,“惠孟臣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人物。”
      惠孟臣讲究口,流,执三点平呈直线(或相差0.1——0.2厘米),构成对称,形体和明确的中轴线,重心下移在壶的中下部,卧足的处理增强了重心下移的感觉。腹以下适度内收,控制了中心高度,增加了壶的生动感,使造型稳重而不呆板。这正是孟臣壶的基本特点:通体低矮,简练,平稳,凝重,线条柔和,淳朴庄重,忠实茶具功能。适合功夫茶具的审美情趣。孟臣壶的壶底内部加工简单,商有使用工具推 刮底,粘接底片的泥浆痕迹仍清晰可见,与壶身粘接的出水孔为单孔,孔挖得较为随便,呈不规则形……。
      惠孟臣是康熙,雍正年间的制壶名手,多制小型壶,极为精细工巧,在当时就价值极贵。上海博物馆有一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亦有一残件。
      在乾隆年间的一些紫砂壶名匠中,尤以孟臣壶的名气为大。壶的美学价值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多被作为工艺品置于文人士子的博古架上。
      闽南,潮汕的茶博士要求工夫茶的茶具必备“四宝”:供春,孟臣冲缶,茗深瓯(杯),玉书碾(炉),壶为“四宝之首”。
      台湾人品茶与漳,泉,潮相同,“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茗深,
      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以自豪,且不足以待客。《厦门志》(1832年)也记载:“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曰‘孟公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6 16: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碰上回把,呵呵,喜欢看这接地气的词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7: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付蝶 发表于 2015-7-16 16:43
碰上回把,呵呵,喜欢看这接地气的词儿!

此乃地道的常德桃源一带的土话,简直土得掉了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04: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头儿藏有十来把紫砂壶,值得观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4: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5-7-17 04:04
老头儿藏有十来把紫砂壶,值得观赏!

那倒是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7 16: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水轮流转啊,明年到我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6: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州方远 发表于 2015-7-17 16:39
风水轮流转啊,明年到我家!

是啊!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啊!风水年年转,不定明年到哪家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0: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头儿藏有十来把紫砂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02:28 , Processed in 0.0338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