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阳汉风 于 2018-7-16 18:03 编辑
一位老党员的故事
解正南(1933——2017),湖南汉寿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具有63年党龄。他在汉寿县担任过科长、局长、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在此谨简录四则小故事,聊表怀念。
故事之三:第 五 队
1980年,解正南已经当了五年县委副书记,一直主管农业。他经常深入基层,重点到困难公社、困难大队或者生产队,帮助解决困难。那年正月十五前后的一天,他来到新建的大南湖企业公司(现为岩汪湖镇的大南湖社区)七工区(现为百引障村)五队。
解副书记为什么去第五队呢?因为这个队最困难。全队20来户,不到100人,水田200多亩,耕牛两头。1975年,他们从水灾连年的毓德铺镇东仓铺大队(村)移民到新围垦的大南湖垸。虽经5年创业,口粮标准比老地方高,但是还是比较贫困。农民住着简陋的木瓦结构的住房,基本上没有添新家具、新衣服。因为生活提高不快,而且田多工夫重,所以有些迁移户情緒波动,打算返迁。
县委好不容易围垦南湖,创建南湖企业公司,如果返迁,岂不前功尽弃。所以公司党委派脱产干部吴珍宝到管辖五队的七工区当党支书。年前县委派我带领20人的工作队进驻南湖企业公司,我也被安排到了七工区的第五队。
那天上午阴雨蒙蒙,道路泥泞。解副书记穿着半筒雨鞋,撑着雨伞,从毓德铺出发,过撇洪河,来到了五队。没有随从也没有车,那模样儿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所以谁也不道“县委副书记”来了。 自从大南湖围垦,解副书记也不知来了多少次。这一次,他直接到了徐队长家。徐队长四十大几,有精湛的木匠手艺,人称“三师傅”。他聪明能干,态度温和,又能吃苦,所以大家硬要推举他当队长。徐队长领着解副书记到田间、地头,察看渠道整修得如何? 凼肥积得如何?
他们绕附近的田、土打了一个圈,解副书记这才让老徐到住户家去喊我。老徐说:“解书记到了我家,请你过去。” 我马上跟随徐队长,来到他家。一见面就连声抱歉地说:“解书记,对不起,不知道您来,没有迎接呀。” “嘿嘿!”解副书记笑着说:“我地方熟,随到哪里去,都是先看了再说。这次来南湖,连企业公司党委也不知道。”他怕我心存“失迎”的愧疚,所以作了这番解释。 三师傅说:“解书记一来,我就要去请你。他说天气不好,让你休息,等看了,有什么事,再和你商量。” 解副书记接着说:“伙计,南湖这地方是困难一点,把你们工作队辛苦了,请替我向他们表示问候。” 我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说:“谢谢,不辛苦。”接着简略地汇报了工作队和备耕的情况,并说;“五队住的地方有些特殊,这地方不是冲积土壤,也不是沉淀肥泥,而是一个土岗。岗上像飞机坪,岗四周土壤脊薄,无论种什么,产量都不高,所以变化就慢一点。” 三师傅听了我讲的“特殊”,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马上汇报说:“眼下备耕,耕牛不够。牛少了,田翻不了呀!” 解书记见我也是一种困惑和期待的表情,就立即答复说:“五队的情况是特殊一点,县里给你们解决一头耕牛的钱,由你们自己去买。”我和三师傅听了,喜出望外,激动地说:“谢谢解书记,谢谢解书记!” 三天后,大南湖企业公司通知三师傅领钱买牛。
|